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175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包括支架和液压装置,所述支架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轮,所述预留电缆水平放置在两个所述滑轮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压装置的驱动端竖直向下延伸压接在所述预留电缆上并驱动预留电缆向下弯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在支架上安装液压装置和滑轮,通过滑轮对预留电缆进行定位,通过液压装置对两个滑轮之间的预留电缆进行下压弯曲,可以实现预留电缆的一次成型,本来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只需要1‑2个人即可顺利完成,并且完成的效率大大提高,成形后的电缆也美观大方,不仅减少了施工时间,还减少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留电缆成形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铁路建设中,电缆敷设在整个施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信号、通信、电力等专业在施工时电缆敷设都变得尤为重要。就以信号专业施工为例,在站前单位给的施工面足够大的情况下,信号电缆7敷设的快慢决定整个工程施工面的打开,决定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例如,就渝黔项目而言,信号电缆7一共有将近400公里,那么信号电缆7敷设将决定整个信号工程的施工进度。信号电缆7在敷设过程中,一般规定室外主干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时,每端储备量不得小于2m,采用电缆槽道敷设时,留足一次做头余流量。为了加快信号电缆7敷设的进度,就需要加快信号电缆7预留的施工进度,节省人力物力。但是电缆预留过程费时费力,对于不带屏蔽、小芯数的普通电缆而言,信号电缆7预留十分简单。但是如果电缆芯数过大,再加上内屏蔽,那么电缆预留就变得异常艰难。如主干信号电缆7采用的型号为WDZC-SPTYWPL23的电缆,一般直径都在30-40mm,一个人对该电缆进行预留,弯曲成“∽”或“Ω型”变得及其不可能。要实现对该型号电缆的预留需要4个人一起合作,才能做到电缆预留成型,即使预留后的电缆形状也不美观,有时很难通过设备管理单位的验收,这样就不得不重新进行再一次的信号电缆7预留工作,使整个电缆预留进程费时费力,浪费人力物力,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包括支架和液压装置,所述支架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轮,所述预留电缆水平放置在两个所述滑轮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压装置的驱动端竖直向下延伸压接在所述预留电缆上并驱动预留电缆向下弯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在支架上安装液压装置和滑轮,通过滑轮对预留电缆进行定位,通过液压装置对两个滑轮之间的预留电缆进行下压弯曲,可以实现预留电缆的一次成型,本来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只需要1-2个人即可顺利完成,并且完成的效率大大提高,成形后的电缆也美观大方,不仅减少了施工时间,还减少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一个安装板,两个支撑架竖直相对布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相对延伸出一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连接板分别对应可拆卸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槽中;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一一对应的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液压装置固定所述安装板一侧且位于两个安装槽槽底之间的区域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架和一个安装板,使得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以调节电缆成型之后的大小,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电缆槽的实际需求,也满足了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设计规范规定的预留长度和尺寸。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长条形且水平布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穿设有一调节螺栓;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调节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调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调节孔和所述螺钉孔将安装板与连接板连接起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调节孔和调节螺栓,可以通过调节螺栓在调节孔中的位置来调节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方便可靠。进一步,所述连接板底部开设有一连接槽,所述安装槽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下端分别相对延伸形成一卡接边,所述连接板适配插接在所述安装槽中并压接在其下端的两个卡接边上;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一一对应叠加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槽,并将连接板压接在安装槽下端的两个卡接边上,使连接槽的两侧壁与安装槽的两侧壁叠加设置,可通过连接槽底部的敞口来安装调节螺栓,方便观察和安装。进一步,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驱动部和推杆,所述液压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推杆竖直向下延伸且其端部可拆卸连接有与之垂直布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开设有沿所述预留电缆长度方向布置且与所述预留电缆表面适配的通槽。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推杆下端设置定位杆,并在定位杆底部开设通槽,可当推杆在推动预留电缆的过程中对预留电缆进行定位,避免预留电缆从定位杆底部滑脱。进一步,所述定位杆为沿所述预留电缆长度方向布置且向下弯曲的弧形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定位杆设置为向下弯曲的弧形杆,与实际预留电缆需要成形的形状相适配,使定位杆与预留电缆的适配更加紧凑,成形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还包括对所述预留电缆一端进行定位的定位夹紧装置,所述定位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一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定位夹紧装置,可对预留电缆一端进行定位夹紧,在对预留电缆进行挤压的时候,预留电缆只有一端移动,方便控制预留电缆的预留量和成形过程。进一步,所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容纳部和压紧部,所述容纳部内设有用于预留电缆穿过的容纳腔,所述容纳部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压紧部旋接在所述螺纹孔内且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将所述预留电缆压紧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容纳部和压紧部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留电缆进行压紧,方便当预留电缆挤压成形后解除压紧。进一步,所述压紧部包括压紧螺杆、橡胶块和旋转手柄,所述压紧螺杆竖直旋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橡胶块固定在所述压紧螺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上,所述旋转手柄固定在所述压紧螺杆位于所述容纳腔外的一端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转手柄、压紧螺杆和橡胶块,采用橡胶块对位于容纳部内的预留电缆进行压紧,压紧效果好,并且不会对预留电缆造成伤害。进一步,所述容纳腔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压紧部为多个且一一对应的旋接在多个所述螺纹孔中。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容纳腔上设置多个螺纹孔,并设置多个压紧部,对预留电缆的压紧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板和安装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夹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预留电缆敷设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是实施方式的预留电缆敷设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撑架;11、连接板;111、连接槽;112、卡接边;2、安装板;21、安装槽;211、调节孔;212、调节螺栓;3、滑轮;4、液压装置;41、液压驱动部;42、推杆;5、定位夹紧装置;51、容纳部;52、压紧螺杆;53、橡胶块;54、旋转手柄;6、预留电缆;7、信号电缆;8、电缆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包括支架和液压装置4,所述支架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轮3,所述预留电缆6水平放置在两个所述滑轮3上;所述液压装置4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压装置4的驱动端竖直向下延伸压接在所述预留电缆6上并驱动预留电缆6向下弯曲。所述滑轮3转动连接在支架一侧的两端,液压装置4安装在支架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液压装置,所述支架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轮,所述预留电缆水平放置在两个所述滑轮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压装置的驱动端竖直向下延伸压接在所述预留电缆上并驱动预留电缆向下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液压装置,所述支架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滑轮,所述预留电缆水平放置在两个所述滑轮上;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液压装置的驱动端竖直向下延伸压接在所述预留电缆上并驱动预留电缆向下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支撑架和一个安装板,两个支撑架竖直相对布置,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相对延伸出一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支撑架的连接板分别对应可拆卸连接在两个所述安装槽中;两个所述滑轮分别一一对应的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液压装置固定所述安装板一侧且位于两个安装槽槽底之间的区域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长条形且水平布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穿设有一调节螺栓;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调节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调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调节孔和所述螺钉孔将安装板与连接板连接起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预留电缆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底部开设有一连接槽,所述安装槽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下端分别相对延伸形成一卡接边,所述连接板适配插接在所述安装槽中并压接在其下端的两个卡接边上;所述连接槽的两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壁一一对应叠加设置。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郝玉海涂传鹏于庆冯晓琳董廷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