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拉杆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1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其包括一底座及一按压部,该底座两侧各设有一中空状凸肋,并于凸肋上套设有一弹簧,该按压部套设于底座的开口,其两侧各设有一限位座,供一连动杆螺设,其内于底座的凸肋相对应处设有一限位柱,容设于底座的凸肋内,并藉由螺钉由底座的凸肋另一端穿设于限位柱内,使按压部固定于底座上,可准确、顺畅调整拉杆的位置。(*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尤指一种可防止把手受力不当而造成两侧拉杆高度不等的旅行箱拉杆把手。首先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现有旅行箱1的拉杆12的结构示意图,该拉杆12一端直接套设在把手11内,故当欲调整拉杆12的长度时,必须要施以很大力量方能使把手11连动拉杆12下压,若施力不当则可能造成外管损坏或两边拉杆12高度不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其可快速准确地进行调整,使调整拉杆的动作更为准确、顺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所述把手两侧底缘各穿设有一内管,所述内管上缘设有一垫片,管内设有一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由所述把手贯穿所述内管至一连动装置,且套设一连动弹簧,所述内管下端套设所述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的管壁上设有一内孔,所述连动装置内设置一阀座及接于所述连动杆下缘的推块,所述阀座的一侧设一动力弹簧,一封片封住所述连动装置底缘的开口,所述内管及所述连动装置容设在一外管中,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卡掣孔;所述把手包括一底座及一按压部,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一供内管套设的穿孔,并在相对于两穿孔的内侧各设一中空状圆形凸肋,所述凸肋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凸肋的另一端形成一供螺丝螺设的凹室,所述凹室设有供抵住所述螺丝的内环;所述按压部套设在所述底座的开口上,其两侧各设有一供所述连动杆顶端螺设的限位座,所述按压部在与所述底座的凸肋相对应处设有一容设在所述凸肋内的限位柱,一螺丝穿过所述凸肋固定在所述限位柱内,所述按压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施行箱拉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的按压部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拉杆调整高度时的示意图4为本技术的拉杆定位时的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把手2两侧底缘各穿设有一内管4,该内管4的上缘设有一垫片32,并在内管4内设有一连动杆3,该连动杆3由把手2贯穿内管4至连动装置5,并在其上套设一连动弹簧31,该内管4的下端套设该连动装置5,该连动装置5的管壁上设有一内孔51,该连动装置5内设置一阀座53及接于连动杆3下缘的推块52,该阀座53的一侧设一动力弹簧54,且利用一封片55封住连动装置5底缘的开口,该内管4及连动装置5容设在一外管6中,该外管6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卡掣孔61;该把手2包括一底座21及一按压部22。该底座21两侧各设有一穿孔211以供该内管4套设,并在相对于两穿孔211的内侧各设一中空状圆形凸肋212,在该凸肋212上套设有一弹簧213,且在凸肋212的另一端形成一凹室214,以供一螺丝216螺设,该凹室214设有内环215以供抵住螺丝216;参阅图2A所示,该按压部22套设在底座21的开口上,其两侧各设有一限位座221供该连动杆3的顶端螺设,该按压部22上在与底座21的凸肋212相对应处设有一限位柱222,该限位柱222容设在底座21的凸肋212内,藉由螺丝216穿过凸肋212固定在限位柱222中,使按压部22固定在底座21上;参阅图3所示,当欲调整拉杆长度时,握住把手2,并以手按下按压部22,使按压部22受力下压,该按压部22两侧的限位柱222则同步籍由螺丝216往下滑移,使弹簧213呈压缩状态并完全容设在底座21的凸肋212中,同时带动连动杆3下压,使连动杆3尾部的推块52下切,该阀座53因推块52的推动而向传动装置5内缩,并脱离与外管6的卡掣孔61的卡掣,该动力弹簧54也呈压缩状态,从而可以调整高度。参阅图4所示,当欲固定拉杆时,放开把手2的按压部22由弹簧213的弹力使限位柱222不再完全容设套合在底座21的凸肋212内,该按压部22藉由螺丝216往上移回到原位,同时连动杆3也受连动弹簧31的弹力回到原位,使该阀座53不受推块52的推挤,则该阀座52受动力弹簧54的回复弹力而同时卡掣在连动装置5的内孔51及外管6的卡掣孔61中,实现定位。权利要求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所述把手两侧底缘各穿设有一内管,所述内管上缘设有一垫片,管内设有一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由所述把手贯穿所述内管至一连动装置,且套设一连动弹簧,所述内管下端套设所述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的管壁上设有一内孔,所述连动装置内设置一阀座及接于所述连动杆下缘的推块,所述阀座的一侧设一动力弹簧,一封片封住所述连动装置底缘的开口,所述内管及所述连动装置容设在一外管中,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卡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一底座及一按压部,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一供内管套设的穿孔,并在相对于两穿孔的内侧各设一中空状圆形凸肋,所述凸肋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凸肋的另一端形成一供螺丝螺设的凹室,所述凹室设有供抵住所述螺丝的内环;所述按压部套设在所述底座的开口上,其两侧各设有一供所述连动杆顶端螺设的限位座,所述按压部在与所述底座的凸肋相对应处设有一容设在所述凸肋内的限位柱,一螺丝穿过所述凸肋固定在所述限位柱内,所述按压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专利摘要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其包括一底座及一按压部,该底座两侧各设有一中空状凸肋,并于凸肋上套设有一弹簧,该按压部套设于底座的开口,其两侧各设有一限位座,供一连动杆螺设,其内于底座的凸肋相对应处设有一限位柱,容设于底座的凸肋内,并藉由螺钉由底座的凸肋另一端穿设于限位柱内,使按压部固定于底座上,可准确、顺畅调整拉杆的位置。文档编号A45C13/00GK2290225SQ9720989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建山 申请人:良铮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箱拉杆把手,所述把手两侧底缘各穿设有一内管,所述内管上缘设有一垫片,管内设有一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由所述把手贯穿所述内管至一连动装置,且套设一连动弹簧,所述内管下端套设所述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的管壁上设有一内孔,所述连动装置内设置一阀座及接于所述连动杆下缘的推块,所述阀座的一侧设一动力弹簧,一封片封住所述连动装置底缘的开口,所述内管及所述连动装置容设在一外管中,所述外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卡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一底座及一按压部,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一供内管套设的穿孔,并在相对于两穿孔的内侧各设一中空状圆形凸肋,所述凸肋上套设有一弹簧,所述凸肋的另一端形成一供螺丝螺设的凹室,所述凹室设有供抵住所述螺丝的内环;所述按压部套设在所述底座的开口上,其两侧各设有一供所述连动杆顶端螺设的限位座,所述按压部在与所述底座的凸肋相对应处设有一容设在所述凸肋内的限位柱,一螺丝穿过所述凸肋固定在所述限位柱内,所述按压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山
申请(专利权)人:良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