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为敞开设置,且所述壳体前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螺钉成对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且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端面等距连接有存放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是,固定板和壳体使用螺钉固定的,同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都是借助螺钉进行安装固定的,从而使得整个装置便于安装拆卸,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
本技术涉及医学
,具体为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
技术介绍
分诊是指根据病人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判断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隶属专科,并合理安排其就诊的过程。分诊是指对来院急诊就诊病人进行快速、重点地收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分类、分科,同时按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同时登记入册(档),时间一般应在2~5分钟内完成。分诊的重点: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目前,现有的分诊方式,一般都是人为操作,在分诊的归类上造成了工作效率降低,错率高等问题,其次在分诊的记录上,缺乏有效的手段,人工记录的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丢失,不利于查看,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130911.1的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包括外部装置和内部装置,所述外部装置的内部设有内部装置,所述外部装置上设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前方设有承卡板,所述承卡板通过机壳与外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上方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设有显示牌,所述显示牌通过支架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内部装置的内部设有卡槽器,所述卡槽器的末端设有内接块,所述内接块的内部设有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通过内接块与卡槽器固定连接,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后方设有数模转换器,所述重量感应器通过数模转换器与显示牌固定连接。这虽然能够上述提到的人为操作,数据容易丢失的问题,但是还存在有不足之处,整个装置不便于安装拆卸,从而使得维修成本变高;另外,设置三组承卡板,增加了病历卡的承载总数,但是在最后患者就诊完毕之后拿取病历卡时没有明显的标记,容易拿错,因而还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前侧为敞开设置,且所述壳体前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前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螺钉成对连接有第一安装板,且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上端面等距连接有存放装置,所述承压板前侧等距粘贴有与存放装置一一对应的第一标签,所述固定板前侧还从上至下依次粘连有第二标签,所述承压板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重量感应器,所述重量感应器接口处均连接有导线,且所述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与导线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内壁上部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有数模转换器,所述壳体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上端两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导线分别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数模转换器和显示屏串联。优选的,所述存放装置包括U形放置槽,且所述U形放置槽内壁粘连覆盖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还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二标签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承压板的数量也为三个,且所述第二标签和承压板的数量一一对应。优选的,所述第二标签分别位于固定板的左侧。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三个导线的直径之和。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分别均位于重量感应器的后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是,固定板和壳体使用螺钉固定的,同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都是借助螺钉进行安装固定的,从而使得整个装置便于安装拆卸,降低维修成本。二是,承压板前侧等距粘贴有与存放装置一一对应的第一标签,在第一标签上以数字的标记为准能够方便患者就诊完毕之后准确拿取病历卡,另外,通过第二标签的设置能将抢救区、普通门诊区和观察区分开标记进行记录。三是,通过存放装置中的防滑垫的设置能够将病历卡夹紧防止其滑落。四是,通过自锁式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固定和移动整个装置,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存放装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固定板、3第一安装板、4承压板、5存放装置、6U形放置槽、7防滑垫、8第一标签、9第二标签、10重量感应器、11导线、12第一通孔、13第二安装板、14数模转换器、15第二通孔、16第三安装板、17显示屏、18自锁式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前侧为敞开设置,且所述壳体1前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前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螺钉成对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且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板3之间连接有承压板4,所述承压板4上端面等距连接有存放装置5,所述承压板4前侧等距粘贴有与存放装置5一一对应的第一标签8,所述固定板2前侧还从上至下依次粘连有第二标签9,所述承压板4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重量感应器10,所述重量感应器10接口处均连接有导线11,且所述固定板2上均开设有与导线1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2,所述壳体1内壁上部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安装板13安装有数模转换器14,所述壳体1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壳体1上端两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三安装板16,所述第三安装板16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显示屏17,所述导线11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5使得数模转换器14和显示屏17串联。具体的,所述存放装置5包括U形放置槽6,且所述U形放置槽6内壁粘连覆盖有防滑垫7,通过存放装置5中的防滑垫7的设置能够将病历卡夹紧防止其滑落。具体的,所述壳体1底部还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18,通过自锁式万向轮18的设置方便固定和移动整个装置,方便使用。具体的,所述第二标签9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承压板4的数量也为三个,且所述第二标签9和承压板4的数量一一对应,通过第二标签的设置能将抢救区、普通门诊区和观察区分开标记进行记录。具体的,所述第二标签9分别位于固定板2的左侧。具体的,所述第二通孔15的孔径大于第一通孔12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通孔15的孔径大于三个导线11的直径之和,这样设置方便将导线11进行穿插连接。具体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为敞开设置,且所述壳体(1)前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前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螺钉成对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且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板(3)之间连接有承压板(4),所述承压板(4)上端面等距连接有存放装置(5),所述承压板(4)前侧等距粘贴有与存放装置(5)一一对应的第一标签(8),所述固定板(2)前侧还从上至下依次粘连有第二标签(9),所述承压板(4)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重量感应器(10),所述重量感应器(10)接口处均连接有导线(11),且所述固定板(2)上均开设有与导线(1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2),所述壳体(1)内壁上部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安装板(13)安装有数模转换器(14),所述壳体(1)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壳体(1)上端两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三安装板(16),所述第三安装板(16)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显示屏(17),所述导线(11)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5)使得数模转换器(14)和显示屏(17)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分诊的管理用智能记录显示牌,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侧为敞开设置,且所述壳体(1)前侧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前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螺钉成对连接有第一安装板(3),且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板(3)之间连接有承压板(4),所述承压板(4)上端面等距连接有存放装置(5),所述承压板(4)前侧等距粘贴有与存放装置(5)一一对应的第一标签(8),所述固定板(2)前侧还从上至下依次粘连有第二标签(9),所述承压板(4)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重量感应器(10),所述重量感应器(10)接口处均连接有导线(11),且所述固定板(2)上均开设有与导线(1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12),所述壳体(1)内壁上部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3),所述第二安装板(13)安装有数模转换器(14),所述壳体(1)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壳体(1)上端两侧均通过螺钉安装有第三安装板(16),所述第三安装板(16)上端通过支杆连接有显示屏(17),所述导线(11)分别通过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5)使得数模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泰,徐静,
申请(专利权)人:陈盈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