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729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液阀,且加热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液管,且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吸附罐内侧底部的导管,所述导管远离出液管的一端安装有吸水罩,所述吸附罐远离水泵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活性炭添加口,且吸附罐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四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絮凝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絮凝和活性炭吸附两种方法对莠去津进行处理,使得对莠去津的处理效果更好,且絮凝罐中设置有搅拌结构和加热装置,可以提高絮凝作业的效率,从而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作芽后茎叶处理。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它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通常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使用,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苗圃、林地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看麦娘、蓼、藜、十字花科、豆科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易被雨水淋洗至土壤较深层,对某些深根草亦有效,持效期也较长,但豆类作物和桃树敏感,易产生药害。莠去津容易造成严重的污染,莠去津的处理是水体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当前的水体污染治理流程中没有较好的莠去津处理装置,处理莠去津的方法较为简答,处理效果较差,容易时莠去津继续污染水体,且当前的处理装置不能较好的排出莠去津,操作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液阀,且加热器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液管,且水泵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吸附罐内侧底部的导管,所述导管远离出液管的一端安装有吸水罩,所述吸附罐远离水泵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活性炭添加口,且吸附罐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四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絮凝罐,且絮凝罐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器,所述絮凝罐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且絮凝罐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加料口,所述絮凝罐的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絮凝罐内部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侧壁上安装有三组搅拌叶,所述絮凝罐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料阀,且出料阀的输出端安装有分离罐,所述分离罐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出渣阀,且分离罐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内侧靠近分离罐的一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且导液管的底部与吸附罐的顶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吸附罐侧壁的底部安装有四组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安装防滑片。优选的,所述分离罐呈球形。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的倾斜角度为30°。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添加口和加料口的顶部皆设置有密封盖。优选的,所述吸水罩内侧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通过絮凝和活性炭吸附两种方法对莠去津进行处理,使得对莠去津的处理效果更好,且絮凝罐中设置有搅拌结构和加热装置,可以提高絮凝作业的效率,从而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理的效果,同时絮凝结束后通过球形的分离罐进行分离,配合振动装置,不仅可以较好的分离絮凝后的莠去津,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分离速度,提高效率,同时配合水泵和吸水罩组合成的出水结构,可以较好的分离吸附有莠去津的活性炭和水,提高吸附罐的出料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液阀;2、支撑腿;3、出液管;4、水泵;5、吸附罐;6、出渣阀;7、分离罐;8、出料阀;9、加热器;10、振动电机;11、支撑柱;12、导液管;13、活性炭添加口;14、加料口;15、絮凝罐;16、搅拌电机;17、转动杆;18、搅拌叶;19、导管;20、吸水罩;21、过滤网;22、活性炭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5,吸附罐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液阀1,且加热器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泵4,水泵4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液管3,且水泵4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吸附罐5内侧底部的导管19,导管19远离出液管3的一端安装有吸水罩20,吸附罐5远离水泵4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活性炭添加口13,且吸附罐5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四组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顶部安装有絮凝罐15,且絮凝罐15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器9,絮凝罐15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10,该振动电机10的型号为YZU,且絮凝罐15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加料口14,絮凝罐15的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16,该搅拌电机16的型号为Y90S-2,且搅拌电机16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絮凝罐15内部的转动杆17,且转动杆17的侧壁上安装有三组搅拌叶18,絮凝罐1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料阀8,且出料阀8的输出端安装有分离罐7,分离罐7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出渣阀6,且分离罐7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导液管12,导液管12内侧靠近分离罐7的一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22,且导液管12的底部与吸附罐5的顶部连通。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吸附罐5侧壁的底部安装有四组支撑腿2,且支撑腿2的底部安装防滑片,起到支撑和防滑的作用,分离罐7呈球形,便于出料,搅拌叶18的倾斜角度为30°,提高搅拌效果,活性炭添加口13和加料口14的顶部皆设置有密封盖,起到密封作用,吸水罩20内侧的底部安装有过滤网21,起到过滤作用。工作原理:使用前将装置接通电源,首先通过加料口14对装置的内部添加污水,同时通过加料口14添加絮凝剂,然后打开搅拌电机16,带动转动杆17转动,从而使得搅拌叶18污水进行搅拌,同时打开加热器9,对污水进行加热,提高絮凝效率,絮凝结束后,打开振动电机10和出料阀8,通过振动电机10对絮凝罐15发出振动,辅助下料,同时使得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料阀8进入分离罐7,污水通过导液管12排入吸附罐5的内部,然后打开出渣阀6,将滤渣通过出渣阀6排出,然后通过活性炭添加口13对吸附罐5添加活性炭,吸附内部剩余的莠去津,然后打开水泵4将处理后的水通过吸水罩20吸出,最后打开出液阀1将活性炭排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液阀(1),且加热器(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液管(3),且水泵(4)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吸附罐(5)内侧底部的导管(19),所述导管(19)远离出液管(3)的一端安装有吸水罩(20),所述吸附罐(5)远离水泵(4)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活性炭添加口(13),且吸附罐(5)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四组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顶部安装有絮凝罐(15),且絮凝罐(15)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器(9),所述絮凝罐(15)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10),且絮凝罐(15)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加料口(14),所述絮凝罐(15)的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16),且搅拌电机(16)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絮凝罐(15)内部的转动杆(17),且转动杆(17)的侧壁上安装有三组搅拌叶(18),所述絮凝罐(1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料阀(8),且出料阀(8)的输出端安装有分离罐(7),所述分离罐(7)底部的一侧安装有出渣阀(6),且分离罐(7)底部的另一侧安装有导液管(12),所述导液管(12)内侧靠近分离罐(7)的一端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22),且导液管(12)的底部与吸附罐(5)的顶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活性炭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罐(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罐(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出液阀(1),且加热器(9)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安装有出液管(3),且水泵(4)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吸附罐(5)内侧底部的导管(19),所述导管(19)远离出液管(3)的一端安装有吸水罩(20),所述吸附罐(5)远离水泵(4)一侧的顶部安装有活性炭添加口(13),且吸附罐(5)侧壁的顶部安装有四组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顶部安装有絮凝罐(15),且絮凝罐(15)正面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器(9),所述絮凝罐(15)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振动电机(10),且絮凝罐(15)顶部的一侧安装有加料口(14),所述絮凝罐(15)的顶部安装有搅拌电机(16),且搅拌电机(16)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絮凝罐(15)内部的转动杆(17),且转动杆(17)的侧壁上安装有三组搅拌叶(18),所述絮凝罐(15)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儒星司丽霞朱红亮孙守福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侨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