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26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浮机,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气浮池、浮液回收池、蓄水池,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有气泡管道的一端,气泡的管道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浮池内,气浮池的左侧壁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气浮池内部由隔板a和隔板b分成三个连通的腔体,分别为腔体A、腔体B、腔体C;气泡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出气口,所说两个出气口一个朝下设置在腔体B底部,一个朝上设置在腔体C的底部,腔体C内设置有排渣装置,腔体C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浮液回收池,可以进行二次气浮处理,对水质处理效果更好,而且设置的排渣装置可以更好的进行排渣,且不容易出现堵塞,还设置有浮液回收池,可以对上部的杂质进行更好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米气浮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浮机,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浮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溶气气浮的气泡发生装置是由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罐中的空气通过射流装置被带入溶气罐,在0.3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气水,送到气浮槽中。在突然释放的情况下,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使之产生微小气泡,气泡的粒径尺寸为1-5um。虽然在气浮过程中凝聚体和此方法产生的微气泡可以产生气浮作用(即微气泡参与絮凝剂的混合反应形成带电荷的细微气泡),但是此方法产生的气泡尺寸并不均匀,大小不一,仍有部分气泡不能与凝聚体发生气浮,使得溶气气浮并没有比普通气浮的去除效率高。申请号为201420661570.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气泡溶气气浮机,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泡从腔体B进入腔体C时,进入腔体C中液体里的一些杂质不能很好的被气泡带到上部,还是会在下部,还是会影响水质,而是上述专利的排渣管是横向设置的管道,排渣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机,不仅能产生大小均匀的微纳米气泡、大幅度提高气浮效率,而且可以进行二次气浮处理,对水质处理效果更好,而且设置的排渣装置可以更好的进行排渣,且不容易出现堵塞,还设置有浮液回收池,可以对上部的杂质进行更好的处理,使用效率更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机,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气浮池、浮液回收池、蓄水池,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有气泡管道的一端,所述气泡的管道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浮池内,所述气浮池的左侧壁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气浮池内部由隔板a和隔板b分成三个连通的腔体,分别为腔体A、腔体B、腔体C;所述隔板a的下方与气浮池池底之间留有至少二十公分的开口,隔板b的上方与气浮池池顶之间留有至少四十公分的开口;所述腔体A内悬空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腔体C的底部平行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均匀分布有聚水孔,出水管的一端穿出气浮池侧壁与蓄水池连通,所述气泡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出气口,所说两个出气口一个朝下设置在腔体B底部,一个朝上设置在腔体C的底部,所述腔体C内设置有排渣装置,所述排渣装置包括锥形设置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通过竖直管道与底部的排渣箱连通,所述排渣口上部对应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腔体C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浮液回收池,所述浮液回收池的上部与腔体C的通过排液孔上部连通,所述浮液回收池的下部与排渣箱连通,所述蓄水池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池的侧面设置有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刮渣装置包括设置在腔体C池壁上的电动伸缩气缸,所述电动伸缩气缸伸缩端部设置有刮渣板,所述电动伸缩气缸设置在排液孔上部。进一步的,所述气泡管道设置在腔体B、腔体C内的两个端部设置有释放器。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端部与隔板b之间留有至少六公分的间距。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为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以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电磁阀、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仅能产生大小均匀的微纳米气泡、大幅度提高气浮效率,而且可以进行二次气浮处理,对水质处理效果更好,而且设置的排渣装置可以更好的进行排渣,且不容易出现堵塞,还设置有浮液回收池,可以对上部的杂质进行更好的处理,使用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浮机,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气浮池2、浮液回收池3、蓄水池4,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有气泡管道5的一端,所述气泡的管道5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浮池2内,所述气浮池2的左侧壁上方安装有进水管2-1;气浮池内2部由隔板a2-2和隔板b2-3分成三个连通的腔体,分别为腔体A2-4、腔体B2-5、腔体C2-6;所述隔板a2-2的下方与气浮池池底之间留有至少二十公分的开口,隔板b2-3的上方与气浮池池顶之间留有至少四十公分的开口;所述腔体A2-4内悬空安装有搅拌装置6,可以更好的将杂质搅拌到上部,减少沉淀;所述腔体C2-6的底部平行安装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上均匀分布有聚水孔7-1,出水管7的一端穿出气浮池2侧壁与蓄水池4连通,所述气泡管道5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出气口,所说两个出气口一个朝下设置在腔体B底部,一个朝上设置在腔体C的底部,可以将防止腔体B中的杂质进入到腔体C中,可以使腔体B、腔体C内的杂质都带到上部,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净化,所述腔体C2-6内设置有排渣装置8,所述排渣装置8包括锥形设置的排渣口8-1,所述排渣口通过竖直管道8-2与底部的排渣箱8-3连通,竖直管道不容易堵塞,且设置有排渣箱,更容易清理,所述排渣口8-1上部对应设置有刮渣装置8-4,所述腔体C2-6与蓄水池4之间设置有浮液回收池3,所述浮液回收池3的上部与腔体C的通过排液孔3-1上部连通,所述浮液回收池3的下部与排渣箱连通,有利于更好的将腔体C上部的杂质进行回收处理,净化效果更好,所述蓄水池4设置有液位传感器4-1,所述蓄水池4的侧面设置有排水管4-2,可以更好的检测蓄水池的液位,当液位高时进行排水,当液位低时,通知控制器进行报警,检查相关装置是否工作良好。其中,所述刮渣装置8-4包括设置在腔体C池壁上的电动伸缩气缸8-41,所述电动伸缩气缸伸缩端部设置有刮渣板8-42,所述电动伸缩气缸设置在排液孔上部,有利于更好的对上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所述气泡管道设置在腔体B、腔体C内的两个端部设置有释放器,便于更好的释放微纳米气泡,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净化。所述出水管7端部与隔板b之间留有至少六公分的间距,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排水。所述排水管4-2上设置有电磁阀,有利于更好的根据液位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行排水。所述搅拌装置为电机驱动的搅拌装置,搅拌效果更好,所述搅拌装置以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电磁阀、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各装置的控制,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气浮池、浮液回收池、蓄水池,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有气泡管道的一端,所述气泡的管道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浮池内,所述气浮池的左侧壁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气浮池内部由隔板 a和隔板 b分成三个连通的腔体,分别为腔体 A、腔体 B、腔体 C;所述隔板 a的下方与气浮池池底之间留有至少二十公分的开口,隔板 b的上方与气浮池池顶之间留有至少四十公分的开口;所述腔体 A内悬空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腔体 C的底部平行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均匀分布有聚水孔,出水管的一端穿出气浮池侧壁与蓄水池连通,所述气泡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出气口,所说两个出气口一个朝下设置在腔体 B底部,一个朝上设置在腔体 C的底部,所述腔体 C内设置有排渣装置,所述排渣装置包括锥形设置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通过竖直管道与底部的排渣箱连通,所述排渣口上部对应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腔体 C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浮液回收池,所述浮液回收池的上部与腔体 C的通过排液孔上部连通,所述浮液回收池的下部与排渣箱连通,所述蓄水池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池的侧面设置有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气浮池、浮液回收池、蓄水池,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连接有气泡管道的一端,所述气泡的管道的另一端安装在气浮池内,所述气浮池的左侧壁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气浮池内部由隔板a和隔板b分成三个连通的腔体,分别为腔体A、腔体B、腔体C;所述隔板a的下方与气浮池池底之间留有至少二十公分的开口,隔板b的上方与气浮池池顶之间留有至少四十公分的开口;所述腔体A内悬空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腔体C的底部平行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均匀分布有聚水孔,出水管的一端穿出气浮池侧壁与蓄水池连通,所述气泡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出气口,所说两个出气口一个朝下设置在腔体B底部,一个朝上设置在腔体C的底部,所述腔体C内设置有排渣装置,所述排渣装置包括锥形设置的排渣口,所述排渣口通过竖直管道与底部的排渣箱连通,所述排渣口上部对应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腔体C与蓄水池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秀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乐环保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