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腔和第二粉碎腔,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筒形,且两个圆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的外圆拼接在一起,且拼接部位的底部尖角处设置有插片;所述第一粉碎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粉碎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且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相对设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粉碎腔内增加所述锤片和所述插片,使金刚石颗粒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不仅会在交汇处发生碰撞,而且会撞向所述锤片和所述插片,从而提高粉碎效率;通过在粉碎腔内增加推进器,推动大颗粒金刚石向上流动,从而加快粉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刚石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金刚石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它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不仅导热率高、摩擦系数低,而且热膨胀系数低,因此被广泛用于工业和科研的特殊领域,如切割工具,研磨料,高密度、高能量的电子元件等。金刚石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粉碎和整形处理,然后再将在粘接在载体上进行使用。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金刚石粉碎装置大多采用的是气流粉碎机,通过两股高压气流的冲击,使物料在交汇点处被反复碰撞、摩擦而粉碎,物料旋转一周仅可在交汇处发生一次碰撞,使得粉碎效率较低,而且大颗粒金刚石较重,在初始循环过程中,往往由于物料较多,使得大颗粒金刚石无法向上循环流动,造成粉碎时间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腔和第二粉碎腔,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筒形,且两个圆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的外圆拼接在一起,且拼接部位的底部尖角处设置有插片;所述第一粉碎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粉碎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且所述第一进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相对设置,从而使经所述第一进气管进入的气流沿所述第一粉碎腔顺时针旋转,经所述第二进气管进入的气流沿所述第二粉碎腔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粉碎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料口,所述第二粉碎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料口,且所述第一排料口和所述第二排料口的进料口处均设置有分筛网;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且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和第二推进器,所述第一推进器和所述第二推进器的机构相同,均包括旋转盘、摆杆和锤片,所述旋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二旋转轴上,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螺栓固定在所述旋转盘上,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锤片;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粉碎腔的腔体,并在所述第一粉碎腔的外侧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伸出所述第二粉碎腔的部分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中间设置有驱动齿轮,且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采用上述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经所述第一进气管进入所述第一粉碎腔的气流将内部的金刚石颗粒沿所述第一粉碎腔的侧壁顺时针向上的流动,同时所述第一旋转轴带动所述第一推进器旋转,将大颗粒金刚石向上顶推,同理,所述第二粉碎腔内的金刚石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逆时针向上流动,所述第二推进器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作用下推动大颗粒金刚石向上旋转,小颗粒的金刚石由于较轻,在气流的作用下流速较快,会碰撞到所述摆杆和所述锤片,从而被粉碎,在经过所述第一排料口和所述第二排料口时,粒径小于所述分筛网的金刚石颗粒会穿过所述分筛网经所述第一排料口和所述第二排料口排出,无法通过所述分筛网的颗粒继续向前流动,并在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的顶部交汇处再次发生碰撞,碰撞粉碎后的金刚石颗粒在下落时,再次撞向所述插片,因此被进一步粉碎,从而使金刚石颗粒旋转一周即可实现二到三次碰撞,使粉碎效率大大提高。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的拼接部位顶部为水平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粉碎腔和所述第二粉碎腔的顶部侧面均设置有进料口。作为优选,所述插片共有两列,且两列相互交错设置,且其中一列所述插片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粉碎腔的内侧壁相切,另一列所述插片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粉碎腔的内侧面相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相等。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的齿顶圆直径是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齿顶圆直径的2倍。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粉碎腔内增加所述锤片和所述插片,使金刚石颗粒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不仅会在交汇处发生碰撞,而且会撞向所述锤片和所述插片,从而提高粉碎效率;2、通过在粉碎腔内增加推进器,推动大颗粒金刚石向上流动,从而加快粉碎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推进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粉碎腔;101、第一进气管;102、第一排料口;2、第二粉碎腔;201、第二进气管;202、第二排料口;3、第一推进器;301、旋转盘;302、摆杆;303、锤片;4、第二推进器;5、分筛网;6、第一从动齿轮;601、第一旋转轴;7、第二从动齿轮;701、第二旋转轴;8、驱动齿轮;9、插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包括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筒形,且两个圆筒平行设置,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的外圆拼接在一起,且拼接部位的底部尖角处设置有插片9;第一粉碎腔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01,第二粉碎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01,且第一进气管101和第二进气管201相对设置,从而使经第一进气管101进入的气流沿第一粉碎腔1顺时针旋转,经第二进气管201进入的气流沿第二粉碎腔2逆时针旋转;第一粉碎腔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料口102,第二粉碎腔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料口202,且第一排料口102和第二排料口202的进料口处均设置有分筛网5;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601和第二旋转轴701,且第一旋转轴601和第二旋转轴7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3和第二推进器4,第一推进器3和第二推进器4的机构相同,均包括旋转盘301、摆杆302和锤片303,旋转盘301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轴601和第二旋转轴701上,摆杆302的一端通过销轴螺栓固定在旋转盘301上,摆杆3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锤片303;第一旋转轴601的一端伸出第一粉碎腔1的腔体,并在第一粉碎腔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6,第二旋转轴701伸出第二粉碎腔2的部分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6和第二从动齿轮7的中间设置有驱动齿轮8,且驱动齿轮8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6和第二从动齿轮7相啮合。作为优选,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的拼接部位顶部为水平顶,如此设置,便于增大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的物料交汇空间,提高交汇处物料的碰撞量,进而提高粉碎效率。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所述第一粉碎腔(1)和所述第二粉碎腔(2)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筒形,且两个圆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腔(1)和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外圆拼接在一起,且拼接部位的底部尖角处设置有插片(9);所述第一粉碎腔(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01),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01),且所述第一进气管(101)和所述第二进气管(201)相对设置,从而使经所述第一进气管(101)进入的气流沿所述第一粉碎腔(1)顺时针旋转,经所述第二进气管(201)进入的气流沿所述第二粉碎腔(2)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粉碎腔(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料口(102),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料口(202),且所述第一排料口(102)和所述第二排料口(202)的进料口处均设置有分筛网(5);所述第一粉碎腔(1)和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601)和第二旋转轴(701),且所述第一旋转轴(601)和所述第二旋转轴(7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3)和第二推进器(4),所述第一推进器(3)和所述第二推进器(4)的机构相同,均包括旋转盘(301)、摆杆(302)和锤片(303),所述旋转盘(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01)和所述第二旋转轴(701)上,所述摆杆(302)的一端通过销轴螺栓固定在所述旋转盘(301)上,所述摆杆(30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锤片(303);所述第一旋转轴(601)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粉碎腔(1)的腔体,并在所述第一粉碎腔(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6),所述第二旋转轴(701)伸出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部分安装有第二从动齿轮(7),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的中间设置有驱动齿轮(8),且所述驱动齿轮(8)分别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6)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颗粒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粉碎腔(1)和第二粉碎腔(2),所述第一粉碎腔(1)和所述第二粉碎腔(2)均为水平放置的圆筒形,且两个圆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腔(1)和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外圆拼接在一起,且拼接部位的底部尖角处设置有插片(9);所述第一粉碎腔(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进气管(101),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气管(201),且所述第一进气管(101)和所述第二进气管(201)相对设置,从而使经所述第一进气管(101)进入的气流沿所述第一粉碎腔(1)顺时针旋转,经所述第二进气管(201)进入的气流沿所述第二粉碎腔(2)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粉碎腔(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料口(102),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排料口(202),且所述第一排料口(102)和所述第二排料口(202)的进料口处均设置有分筛网(5);所述第一粉碎腔(1)和所述第二粉碎腔(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轴(601)和第二旋转轴(701),且所述第一旋转轴(601)和所述第二旋转轴(70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推进器(3)和第二推进器(4),所述第一推进器(3)和所述第二推进器(4)的机构相同,均包括旋转盘(301)、摆杆(302)和锤片(303),所述旋转盘(3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01)和所述第二旋转轴(701)上,所述摆杆(302)的一端通过销轴螺栓固定在所述旋转盘(301)上,所述摆杆(302)的另一端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耿则建,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新材料专业孵化器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