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93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8
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进油结构、搅拌系统、反应釜主体结构、储油罐、灌装系统、搅拌驱动电机以及容器,所述搅拌系统、反应釜主体结构、储油罐以及灌装系统集成于容器内,所述容器上端为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所述搅拌系统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内,所述储油罐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的右下端,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通过油管连通,所述灌装系统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的左下端,所述灌装系统底面与所述储油罐底面齐平并同时落座于所述容器底面上。其有益效果是:制备及灌装一体化,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有效防止油脂氧化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油脂工业是我国油粮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又是食品工业、饲料工业、轻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基础产业,肩负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油脂灌装,主要分为人工灌装和机械灌装两种,人工灌装存在时间耗损、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在生产调和油时,传统的机械灌装,油罐和灌装机是分离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本技术将制备及灌装集成于一套设备中,操作方便,有利于形成批量性投产,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具体设计方案为: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包括进油结构、搅拌系统、反应釜主体结构、储油罐、灌装系统、搅拌驱动电机以及容器,所述进油结构包括基油I进口管、基油II进口管、流量计以及止回阀,所述基油I进口管和基油II进口管上均沿进口方向前后布置有所述流量计和止回阀,所述搅拌系统、反应釜主体结构、储油罐以及灌装系统集成于容器内,所述容器上端为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所述搅拌系统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内,所述储油罐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的右下端,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通过油管连通,所述灌装系统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的左下端,所述灌装系统底面与所述储油罐底面齐平并同时落座于所述容器底面上。所述流量计可有效控制基油I和基油II的投入比,所述止回阀可有效隔绝反应釜内外气体流通,使装置保持相对密闭。优选的,所述搅拌系统包括主轴、连杆、刮板、主搅拌板以及辅助搅拌板,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主轴呈45°夹角连接并固定,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刮板同样呈45°夹角连接并固定,所述连杆共有4根,所述刮板共有2块,所述连杆与所述刮板组成的整体在径向方向以主轴为基点呈点对称结构;所述主搅拌板为方形板,共有2块,对称固定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主搅拌板与所述连杆在径向方向呈90°夹角;所述辅助搅拌板为弧形叶片,共有2片,对称固定于所述主轴上,其搅动方向为下进上出。多层结构的搅拌装置可使搅拌更充分,有利于保证调和油的质量,同时所述连杆、刮板、主搅拌板以及辅助搅拌板均为对称布置,有利于保持转动构件的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包括反应釜外壳、反应釜液位计、检测口以及蒸汽加热管;所述反应釜外壳上端为圆柱形筒体,下端为圆锥形筒体;所述反应釜液位计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外壳圆柱形与圆锥形筒体的结合面处,为磁翻板液位计,其液位显示部分延伸至所述容器右侧外端;所述检测口位于所述圆锥形筒体上并延伸出所述容器左侧外端,其高度略低于所述反应釜液位计;所述蒸汽加热管为铜管,呈圆环状,其圆环外径为所述反应釜外壳圆柱形筒体内径的3/5。圆锥形筒体,有利于油脂的下落,所述蒸汽加热管采用铜管,热传导效率更高,中间通入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能源得到重复利用的同时,其加热效果也好。优选的,所述储油罐包括调和油进油口、温度表、真空表、真空抽气口、储油罐液位计以及出油口;所述调和油进油口位于所述储油罐的右上角;所述温度表与所述真空表均位于所述储油罐的上表面;所述真空抽气口位于所述储油罐的左上角;所述储油罐液位计位于所述储油罐的右底角,为磁翻板液位计;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储油罐的左底角。设置所述真空表及真空抽气口,可使油脂隔绝空气同时进行监控,设置所述温度表及储油罐液位计,有利于对油脂温度及液位的监控。优选的,所述灌装系统包括真空泵、加压油泵、真空管路、灌装油管、油瓶;所述真空泵位于所述灌装系统的上端,通过所述真空管路与所述储油罐及油瓶相连通,其排气口延伸至所述容器外侧;所述加压油泵通过所述灌装油管与储油罐及油瓶相连通。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其有益效果是:1、制备及灌装一体化,降低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2、设置有刮板、主搅拌板和辅助搅拌板3组搅拌装置,调和更充分,调和效果更好,同时利用油脂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加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3、调和油在进入储油罐前会进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4、设置有温度表、真空表、液位计等辅助设备,可更好的监控生产过程;5、通过真空泵的作用,整套装置都处于负压状态,有效防止油脂氧化变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进油结构1、基油I进口管1a、基油II进口管1b、流量计1c、止回阀1d、搅拌系统2、主轴2a、连杆2b、刮板2c、主搅拌板2d、辅助搅拌板2e、反应釜主体结构3、反应釜外壳3a、反应釜液位计3b、检测口3c、蒸汽加热管3d、储油罐4、和油进油口4a、温度表4b、真空表4c、真空抽气口4d、储油罐液位计4e、出油口4f、灌装系统5、真空泵5a、加压油泵5b、真空管路5c、灌装油管5d、油瓶5e、搅拌驱动电机6、容器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包括进油结构1、搅拌系统2、反应釜主体结构3、储油罐4、灌装系统5、搅拌驱动电机6以及容器7,进油结构1包括基油I进口管1a、基油II进口管1b、流量计1c以及止回阀1d,基油I进口管1a和基油II进口管1b上均沿进口方向前后布置有流量计1c和止回阀1d,搅拌系统2、反应釜主体结构3、储油罐4以及灌装系统5集成于容器7内,容器7上端为反应釜主体结构3,搅拌系统2位于反应釜主体结构3内,储油罐4位于反应釜主体结构3的右下端,储油罐4与反应釜主体结构3通过油管连通,灌装系统5位于反应釜主体结构3的左下端,灌装系统5底面与储油罐4底面齐平并同时落座于容器7底面上。其中,搅拌系统2包括主轴2a、连杆2b、刮板2c、主搅拌板2d以及辅助搅拌板2e,连杆2b一端与主轴2a呈45°夹角连接并固定,连杆2b另一端与刮板2c同样呈45°夹角连接并固定,连杆2b共有4根,刮板2c共有2块,连杆2b与刮板2c组成的整体在径向方向以主轴2a为基点呈点对称结构;主搅拌板2d为方形板,共有2块,对称固定于主轴2a上,主搅拌板2d与连杆2b在径向方向呈90°夹角;辅助搅拌板2e为弧形叶片,共有2片,对称固定于主轴2a上,其搅动方向为下进上出。其中,反应釜主体结构3包括反应釜外壳3a、反应釜液位计3b、检测口3c以及蒸汽加热管3d;反应釜外壳3a上端为圆柱形筒体,下端为圆锥形筒体;反应釜液位计3b设置于反应釜外壳3a圆柱形与圆锥形筒体的结合面处,为磁翻板液位计,其液位显示部分延伸至容器7右侧外端;检测口3c位于圆锥形筒体上并延伸出容器7左侧外端,其高度略低于反应釜液位计3b;蒸汽加热管3d为铜管,呈圆环状,其圆环外径为反应釜外壳3a圆柱形筒体内径的3/5。其中,储油罐4包括调和油进油口4a、温度表4b、真空表4c、真空抽气口4d、储油罐液位计4e以及出油口4f;调和油进油口4a位于储油罐4的右上角;温度表4b与真空表4c均位于储油罐4的上表面;真空抽气口4d位于储油罐4的左上角;储油罐液位计4e位于储油罐4的右底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包括进油结构(1)、搅拌系统(2)、反应釜主体结构(3)、储油罐(4)、灌装系统(5)、搅拌驱动电机(6)以及容器(7),所述进油结构(1)包括基油I进口管(1a)、基油II进口管(1b)、流量计(1c)以及止回阀(1d),所述基油I进口管(1a)和基油II进口管(1b)上均沿进口方向前后布置有所述流量计(1c)和止回阀(1d),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2)、反应釜主体结构(3)、储油罐(4)以及灌装系统(5)集成于容器(7)内, 所述容器(7)上端为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所述搅拌系统(2)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内,所述储油罐(4)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的右下端,所述储油罐(4)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通过油管连通,所述灌装系统(5)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的左下端,所述灌装系统(5)底面与所述储油罐(4)底面齐平并同时落座于所述容器(7)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包括进油结构(1)、搅拌系统(2)、反应釜主体结构(3)、储油罐(4)、灌装系统(5)、搅拌驱动电机(6)以及容器(7),所述进油结构(1)包括基油I进口管(1a)、基油II进口管(1b)、流量计(1c)以及止回阀(1d),所述基油I进口管(1a)和基油II进口管(1b)上均沿进口方向前后布置有所述流量计(1c)和止回阀(1d),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2)、反应釜主体结构(3)、储油罐(4)以及灌装系统(5)集成于容器(7)内,所述容器(7)上端为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所述搅拌系统(2)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内,所述储油罐(4)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的右下端,所述储油罐(4)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通过油管连通,所述灌装系统(5)位于所述反应釜主体结构(3)的左下端,所述灌装系统(5)底面与所述储油罐(4)底面齐平并同时落座于所述容器(7)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和油集成化制备及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2)包括主轴(2a)、连杆(2b)、刮板(2c)、主搅拌板(2d)以及辅助搅拌板(2e),所述连杆(2b)一端与所述主轴(2a)呈45°夹角连接并固定,所述连杆(2b)另一端与所述刮板(2c)同样呈45°夹角连接并固定,所述连杆(2b)共有4根,所述刮板(2c)共有2块,所述连杆(2b)与所述刮板(2c)组成的整体在径向方向以主轴(2a)为基点呈点对称结构;所述主搅拌板(2d)为方形板,共有2块,对称固定于所述主轴(2a)上,所述主搅拌板(2d)与所述连杆(2b)在径向方向呈90°夹角;所述辅助搅拌板(2e)为弧形叶片,共有2片,对称固定于所述主轴(2a)上,其搅动方向为下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人欢杜文星杜卫星曹庆梁殷建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绿源油脂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