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装后原位形成阻挡层的设备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645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后原位形成阻挡层的设备。多分层设备为补救物质如防水树脂或粘合剂、杀虫剂、防霉剂、防锈剂等提供媒介。该多层设备优选地由如下三个连接的层和至少一个管道组成:第一层、中间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优选地为半渗透的;所述第二层为非渗透性层;所述中间层为空间诱导层。第二层、中间层和第一层被固定地连接,同时中间层被置放于第二层和第一层之间。该多分层设备固定地连接在支撑系统外表面上。至少一个管道被啮合固定在该多分层设备的嵌板上。建筑结构材料建造在此多层设备的外面。此后,自由流动性物质可以抽吸到该多分层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后原位形成阻挡层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层设备,该设备提供用于为安装后注入补救(remedial)物质如防水树脂 或结合剂、杀虫剂、防霉性(moldprotection)、抗锈剂等的媒介。
技术介绍
在地下建筑中,如隧道、矿井和带有地基的大型建筑,普遍要求该 建筑是防水的。这样,防止地下水与建筑或接头,典型地混凝土的多孔 部分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去除上述混凝土的微孔中的水同样很 重要,否则水在低温下可以溶胀使混凝土破裂或可以与建筑的含铁部分 接触导致其氧化和材料降解。因此,开发了种种设备用来从混凝土结构 中去除水和防止水与混凝土结构接触。从混凝土结构中去除地下水的尝试包括可透过性衬板(linear )和吸 收片材。这二者都吸收附近的水和从混凝土结构中取出水。然而,此类 型是受限制系统,因为它不能在混凝土中加入流体或空气物质,并且由 于被移出的仅仅是与该系统接触的水。而且,该系统没有提供防水阻挡 层。在防止水与混凝土建筑接触的尝试中,已有的是在支撑系统和混凝 土主体间安装防水衬板。如果所述防水衬板被钢筋或其他尖锐物体刺穿 (而这种情况在建筑工地是普遍的),该方法将失效。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混凝土主体肯定会被解体,使得新的防水衬板可得以安装。这样的 解构既费时间又成本昂贵。因此,优选地安装一种系统,该系统在初始 防水层失效时,提供第二防水替代物。而且,防止水与混凝土结构接触 的尝试包括了安装膜,该膜遇水会溶涨(swell)。虽然这种膜在吸水和 溶涨以形成水阻挡层是有效的,但这种膜的溶涨容积有限。因此,优选 地提供通过加入一种材料直至漏洞被修补而使其不受限于溶涨容积的 系统。在Egger等人在2004年3月2日发表"Achieving Dry Stations and Tunnels with Flexible Waterproofing Membranes"中公布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另 一 尝试。该尝试公开了 一种用于防水性的隧道和地下建筑的柔性 膜。该柔性膜包括分别安装的第一和第二层。第一层是非编织聚丙稀地面组织(geotextile),该地面组织用作抗压的垫子,该压力在布置最后的 垫板(lining)期间中产生,在此处所述膜靠着此底层(sub-strata)被压实 在。第一层也可以向开放系统中的在该膜底端的管子运输水。第二层一 般为聚氯乙烯(PVC)膜或者改性的聚乙烯(PE)膜,而且安装于第一层上 面。将所述防水膜通过在膜底部熔接水阻挡层而细分成多个区域。通过 从防水膜至混凝土垫板表面运转的管来探测渗透。所述管被安装在每一 个被细分的区域的上点和下点。如果探测到有渗透,可以通过装在下面 的管子注入低粘度薄浆。然而熔接和分开安装第一和第二层使该防水层 安装困难,这样要求有很高技能的工人。因此,提供用于安装后混凝土密封的原位多层装置,更具体地提供 用于安装后注入防水树脂的介质将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单一应用,该应用包括提供初始防水表 面的第一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供第二的补救层,该补救层能在第 一层失效时起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标是提供能快速容易安装的此类 多层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目标为允许选择性地将流体物质引入建筑的特 定区域。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双分层的层,其 *具有提供第 一 层次的防止水渗透的防水层*具有第二补救性的,防止水通过传递流体物质的方式渗透到建筑*允许流体物质的原位引入*允许流体物质选择性地? 1入到建筑的特定区域*可粘附(affixable)于各种表面參能容易且快速地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通过下面的描述、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 将变得明显。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为流体传递系统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剖面图10图2为带有互连延伸的流体传递系统的等轴视图 图3为安装在支撑系统上的多个流体传递系统的前视图 图4为安装在钢筋矩阵(rebarmatrix)和支撑系统间的流体传递系 统的侧—见图图5为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和支撑系统间的流体传递系统的侧^L图 图6为装有流体分配机制的隔开的流体传递系统的等轴视图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图1描述的是物质传递系统100的优选的实施方案。物质传递系统 100是用于原位传递物质到建筑的多层系统,其中该多层系统至少具有 两层。在该优选实施方案中,物质传递系统100由三个相连结的层和至 少一根管道150 (图6所示)组成第一层130,中间层120,和第二层 110,。虽然本专利技术该优选实施方案由三个层连接在一起组成,备选的 多层配置是可能的。第一层130优选地为半渗透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 层130应该由适合能从中渗透流体而禁止混凝土或其他类似建筑结构材 料通过的材料制成。聚丙烯或聚乙烯非编织地面织物是适合的。另外, 根据特别的应用,此领域中已知的其他材料可能是优选的。第二层110是非渗透层,该非渗透层优选地为防水的和自密封的。 第二层110可以是沥青层,或者本领域已知的其他类似材料。第二层110 可具有固定在第二层内侧112上、第二层外侧114或此两个侧面112和 114的粘合剂。第二层内侧112上面的粘合剂可以将物质传递系统的相 邻近的嵌板连接起来。第二层外侧114上面的粘合剂帮助将物质传递系 统100粘在支撑系统20上面(参见图4和图5)中间层120是空间诱导(void-inducing)层,有助于让自由流动性 物质流动通过物质传递系统100。中间层120可以由开放的具有足够硬 度的纤维矩阵格形成,以在向内的力被施加到物质传递系统100时能维 持空间的存在。聚丙稀矩阵格或者其他相似刚性材料是优选的。中间层 120的存在允许引导自由流动物质穿过物质传递系统100。中间层120 或者引导水远离建筑结构材料200。或者提供用于运输自由流动性物质 到建筑结构材料200的媒介。参考图2,将第二层110、中间层120和第一层130固定连接,中间层120媒介性地连接于第二层IIO和第一层130之间。第二层110, 中间层120和第一层130各自通过多个侧面被限定,分别形成第二层周 边112,中间层周边122和第一层周边132。在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 中间层周边122和第一层周边132是成尺寸比例的,这样可渗透层周边 122和半渗透层周边132是相同尺寸的。中间层120和第一层130具有 第一宽度,该宽度水平延伸跨过这些层。第二层周边112与中间层周边 122和第一层周边132是部分成比例的,这样,第二层周边112的至少 两个侧面是与中间层周边122和第一层周边132对应的侧面有相同尺 寸。第二层IIO具有第二宽度,该宽度水平延伸跨过第二层110。该第 二层110的第二宽度大于中间层120和第一层130的第一宽度。这样, 参考图2和图3,当第一层130、中间层120、和第二层110的底边被经 对齐(align)的时候,第一层延伸部分114从第一层130和中间层120 的至少一个侧面向外延伸一延伸距离115。第一层延伸部分114为在其 上安装物质传递系统100提供下层,由此消除在结合处的潜在的弱点, 在此处物质传递系统的嵌板100邻近。在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参见图4和图5,当大量的土被挖出时, 安装支撑系统20以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自由流动渗透性物质原位引入到建筑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对于所述自由流动渗透性物质是可渗透的,但至少几乎对建筑结构物质是不可渗透的; 第二层,所述第二层是不可渗透的,所述第二层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的第一层在所述第二层的所述第一侧面上粘结;和 与所述第一层相连通的至少一根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自由流动渗透性物质的源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赖恩伊斯克
申请(专利权)人:布赖恩伊斯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