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96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振动轮以及同轴套设于振动轮内腔处的激振器筒和油槽环板,所述油槽环板夹设于激振器筒与振动轮之间,激振器筒与油槽环板的间隙构成润滑油腔,所述激振器筒的筒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偏心块组,单个偏心块组包括活动偏心块,所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对应于所述活动偏心块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激振器筒筒腔的漏油孔,所述油槽环板转动时对应于所述漏油孔的正上方处的内侧环面上固设有油槽,所述油槽设有浇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振动压路机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乃至杜绝活动偏心块在正反向切换时出现转动问题的不利现象,从而提高振动轮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

A Self-lubricating Vibrating Whe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elf-lubricating vibration whee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vibration wheel, an exciter cylinder and an oil groove ring plate which are coaxially sleev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vibration wheel. The oil groove ring plate is clamped between the exciter cylinder and the vibration wheel. The gap between the exciter cylinder and the oil groove ring plate forms a lubricating oil cavity. The cylinder cavity of the exciter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one or more eccentric block groups and a single eccentricity. The block group comprises a movable eccentric block, and an oil leakage hole connecting the lubricating oil cavity and the exciter cylinder cavity is arranged directly above the cylinder su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side position of the movable eccentric block. When the oil tank ring plate rotates, an oil leakage groove is fixed on the inner annular surface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oil leakage hole, and the oi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annular surface. There is an oil drain.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applied to a vibratory roller, and the us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or even eliminate the disadvantageous phenomenon of the rotation problem of the movable eccentric block during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switching, thereby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vibrat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
本技术属于压路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振动压路机内的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
技术介绍
振动压路机是利用其自身的重力和振动来压实各种建筑和筑路材料的机械,在公路建设中,振动压路机因最适宜压实各种非粘性土壤、碎石、碎石混合料以及各种沥青混凝土而被广泛应用。目前的振动压路机的主体结构,通常由钢轮以及位于钢轮筒腔内的激振器筒构成,激振器筒内再设置振动轴,并沿振动轴的轴向依次布置偏心块组,所述偏心块组中包括活动偏心块,最终通过传动齿轮驱动各偏心块组作正反向转动来实现激振器筒的激振效果。在振动轮的高速运转下,轴承自身乃至齿轮与齿轮间剧烈摩擦和旋转,所产生的激振力极其巨大,各轴承及齿轮处不可避免开始快速发热,这极易于造成设备故障;另外用于实现大小振幅振动效果的活动偏心块在正反向转动切换时,活动偏心块在振动轴上沿着限位槽的限位角度会出现一定范围的转动,在激振器长时间工作后,内部温度升高,会出现热膨胀,导致活动偏心块与振动轴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使得活动偏心块转动不顺畅或不到位,这无疑对振动压路机的正常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然而,目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中仅设有对轴承与齿轮处起润滑和冷却作用的技术特征与方案,活动偏心块处的润滑与冷却无法保证,这极大的影响了振动轮自身的使用寿命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本技术能够减少乃至杜绝活动偏心块在正反向切换时出现转动问题的不利现象,从而提高振动轮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包括振动轮以及同轴套设于振动轮内腔处的激振器筒和油槽环板,所述油槽环板夹设于激振器筒与振动轮之间,所述激振器筒与油槽环板间的封闭空间构成润滑油腔,所述激振器筒的筒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起振动作用的设于振动轴上的偏心块组,单个所述偏心块组包括活动偏心块,所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对应于所述活动偏心块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激振器筒筒腔的漏油孔,所述油槽环板转动时对应于所述漏油孔的正上方处的内侧环面上固设有用于舀取和容纳润滑油的油槽,所述油槽设有浇油口。优选的,所述油槽的槽口朝向沿着油槽环板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油槽中固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板面方向与油槽的槽口朝向相交,所述油槽与油槽环板以及隔板形成两个开口相反的槽腔。优选的,所述活动偏心块位于振动轴上靠近振动轴承时,该活动偏心块所对应的漏油孔设置于该活动偏心块与对应振动轴承间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偏心块组中活动偏心块位于振动轴上远离振动轴承的中部时,所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对应于该振动轴承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激振器筒筒腔的漏油孔。进一步优选的,振动轮内的齿轮箱的箱面上对应于传动齿轮与相应支撑轴承间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齿轮箱内腔的漏油孔。进一步优选的,当齿轮箱内出现两组或多组齿轮轴的上下垂直位置相临近时,对应齿轮箱上漏油孔的面积足以覆盖所述齿轮轴上的多个传动齿轮所处的位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槽设有多个,且沿油槽环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激振器筒的下半筒身处设有一个或多个供筒腔内润滑油回流至润滑油腔的卸油孔,所述卸油孔的总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激振器筒上漏油孔的总横截面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齿轮箱的箱底设有一个或多个供箱内润滑油回流至润滑油腔的卸油孔,该卸油孔的总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齿轮箱上漏油孔的总横截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技术中所述油槽环板的内侧环面上设有多个油槽,所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设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均位于活动偏心块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振动轮在行走转动时,带动油槽转动,油槽转动到下部,舀取和容纳润滑油腔(油槽环板与激振器筒之间的径向空间)内的润滑油,等到油槽转动到上部,油槽内的润滑油会在自重情况下浇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接着滑流至设置在激振器筒上的漏油孔处,再直接垂直流到活动偏心块的侧旁位置处,进而起到润滑活动偏心块转动的作用,另外通过不断的循坏流动也带走了所述活动偏心块处的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防止了热膨胀现象的发生。所述油槽中设有隔板,所述油槽与油槽环板以及隔板形成两个用于舀取和容纳润滑油且开口相反的槽腔,两个槽腔的设计使得在振动轮正反转行走时都有润滑油浇注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进而完成对活动偏心块的润滑、冷却工作,结构简单,经济实效,作用显著。由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能够使得活动偏心块在转动过程中得到充分润滑,并同步实现对活动偏心块处所产生热量的快速、高效散热的目的,其润滑、冷却效率极高,进而提高振动轮的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2)本技术中所述活动偏心块位于振动轴上靠近振动轴承时,该活动偏心块所对应的漏油孔设置于该活动偏心块与对应振动轴承间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经该漏油孔流下的润滑油既可以润滑、冷却活动偏心块,又对振动轴承自身起到润滑、冷却的作用,另外还避免了类似于传统振动轮上专门用于润滑和冷却振动轴承的结构的生产加工。本技术中所述活动偏心块位于振动轴上远离振动轴承的中部时,所述激振器筒的筒面上对应于该振动轴承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激振器筒筒腔的漏油孔;齿轮箱的箱面上对应于传动齿轮与相应支撑轴承间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齿轮箱内腔的漏油孔。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经所述漏油孔流下的润滑油可以实现润滑和冷却轴承自身以及齿轮的目的,还使得振动轮内起润滑和冷却作用的技术方案与技术特征保持一致,结构统一,便于加工。由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在保证振动轮稳定可靠工作的前提下还降低了其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率。(3)本技术中若干所述油槽沿油槽环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这使得在振动轮的回转过程中,油槽内的润滑油可以间次均匀的浇到激振器筒及齿轮箱上,进而使得经漏油孔流下的润滑油不会过快或过慢的流到轴承、齿轮以及活动偏心块处,进一步保障了润滑、冷却工作的实效性与可靠性。(4)本技术中所述激振器筒和齿轮箱上均设有卸油孔,所述卸油孔的总横截面积大于漏油孔的总横截面积,即保证卸油孔回流润滑油的流量大于漏油孔流下润滑油的流量,以确保润滑油的回流,进而实现润滑油的重复循环使用,致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5)本技术不仅适合不同结构(单振动轴、双振动轴、四振动轴等)的垂直定向振动轮,也适合圆周(或环形)振动轮或其它振动方式的振动轮,结构简单,适应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活动偏心块设置于振动轴两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0-振动轮20-激振器筒30-油槽环板31-油槽311-隔板312-槽腔40-偏心块组41-活动偏心块50-漏油孔60-卸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包括振动轮10以及同轴套设于振动轮10内腔处的激振器筒20和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包括振动轮(10)以及同轴套设于振动轮(10)内腔处的激振器筒(20)和油槽环板(30),所述油槽环板(30)夹设于激振器筒(20)与振动轮(10)之间,所述激振器筒(20)与油槽环板(30)间的封闭空间构成润滑油腔,所述激振器筒(20)的筒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起振动作用的设于振动轴上的偏心块组(40),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偏心块组(40)包括活动偏心块(41),所述激振器筒(20)的筒面上对应于所述活动偏心块(41)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激振器筒(20)筒腔的漏油孔(50),所述油槽环板(30)转动时对应于所述漏油孔(50)的正上方处的内侧环面上固设有用于舀取和容纳润滑油的油槽(31),所述油槽(31)设有浇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包括振动轮(10)以及同轴套设于振动轮(10)内腔处的激振器筒(20)和油槽环板(30),所述油槽环板(30)夹设于激振器筒(20)与振动轮(10)之间,所述激振器筒(20)与油槽环板(30)间的封闭空间构成润滑油腔,所述激振器筒(20)的筒腔内设有一个或多个起振动作用的设于振动轴上的偏心块组(40),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偏心块组(40)包括活动偏心块(41),所述激振器筒(20)的筒面上对应于所述活动偏心块(41)的侧旁位置的正上方处设有连通润滑油腔与激振器筒(20)筒腔的漏油孔(50),所述油槽环板(30)转动时对应于所述漏油孔(50)的正上方处的内侧环面上固设有用于舀取和容纳润滑油的油槽(31),所述油槽(31)设有浇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31)的槽口朝向沿着油槽环板(30)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油槽(31)中固设有隔板(311),所述隔板(311)的板面方向与油槽(31)的槽口朝向相交,所述油槽(31)与油槽环板(30)以及隔板(311)形成两个开口相反的槽腔(3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振动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偏心块(41)位于振动轴上靠近振动轴承时,该活动偏心块(41)所对应的漏油孔(50)设置于该活动偏心块(41)与对应振动轴承间的中心位置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方权宋皓崔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