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56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包括一U型手把单元(10)    该U型把手单元(10),由一水平把手(11)及一设在水平把手两端的垂直把手(13)两者构成一U形把手单元;藉此,以构成具有一U型的U形把手单元的行李箱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可收纳于行李箱的外管内。(*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尤指一种可于行李箱把手装置上,赋予一可旋转的U型把手,以兼顾惯用左手及右手者使用的把手装置,且把手旋转展开后的握持方向,可与使用者的手臂摆动方向相符,而更利于拖曳行李箱。
技术介绍
按,现有的行李箱把手装置,为达到较佳的握持角度,大抵上以把手装置及伸缩杆件一并旋转一角度,并使得行李箱与把手装置及伸缩杆件形成一夹角,而予以达成,例如我国公告第307999号新型专利;惟,其结构上不仅较为复杂,且无法兼顾惯用左手及右手者使用,而存在有若干使用缺失,实有未尽理想之处。美国专利第6,301,746号授予Andiamo的”Telescoping Handle Assemblyfor Luggage and Other Luggage Items”便是为了改善上述我国公告专利的缺失,其主把手22上另设一可旋转的U形辅助把手24,并以主把手22为轴而旋转,不用时可收折于行李箱的内部,由于辅助把手24、35,基本上其宽度小或等于主把手22的宽度,故收折时,必须收藏于行李箱两拉杆之间或者与拉杆重叠的位置,如此占却行李箱内部相当空间,使有限的行李箱内部空间为的缩小不少。此外,拉杆伸缩的控制按钮不能设在主把手的中间,只能设在主把手的端部,亦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实有待改良。缘此,本技术基于上述需求,乃积极构思及实际试验,遂发展出本技术的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使行李箱把手可在内管上端定位枢转至所期的角度,以利于行李箱拖曳行走时较为省力及较为舒适的使用角度,并可兼顾惯用左手及右手的使用,以大幅增进产品的实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把手在旋转展开后,使用者握持把手的施力方向,可与使用者的手臂摆动方向相符,而更利于拖曳行李箱。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把手具有较佳的旋转展开角度,不仅可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而使吾人更易于握持把手,并可使吾人握持把手的手臂与身体间所呈具的夹角为最小,而在拖曳行李箱时,达到较为省力的目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把手的结构特征及空间型态,在管件的伸展量与现有的相同时,该把手在旋转展开后,吾人握持辅助握把的位置,较偏向行李箱外侧,因此,吾人在拖曳行李箱时,脚部较不会与行李箱发生擦撞,干涉情形较少。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把手于收合后,可收纳于外管的内部,并不会增加原有行李箱把手装置的体积,而进一步充分利用原有把手装置的空间。本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其特征为,该装置包括一U型手把单元10该U型把手单元10,由一水平把手11及一设在水平把手两端的垂直把手13两者构成一U形把手单元;藉此,以构成具有一U型的U形把手单元的行李箱把手装置,该把手装置可收纳于行李箱的外管内。该U型把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设在U形把手单元10下端与内管上端间的枢接机构。该枢接机构包括一上枢接件15,一与上枢接件相枢接的下枢接件19,一置于上枢接件内的U形压件14及弹簧14A,一枢设在上、下枢接件15及19间的齿轮控制件16及一设于齿轮控制件内的齿轮17,及一设在下枢接件19内并置于齿轮控制件16下方的T型压件。该把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上盖11A为一细长椭圆形上盖体110A,中间设有一椭圆形凹孔111;一U形下盖11B亦具有一与该上盖11A相搭配的细长椭圆形下盖体110B, 该下盖体110B的两端各往下延伸一细长筒体的垂直握把13,该垂直握把13包括一细小上圆筒体131,一由小而大的截锥形中间筒体132及一下筒体133,上圆筒体131与下盖体110B连成一体,而下筒体133下端设有一固定孔136。该按钮12包括一细长板体122,一设于板体122中间往上凸起的按钮部121,按钮部121两侧设固定孔123-123,按钮部121下方设一弹簧12A,板体122两侧各往下垂直延伸一作动杆件124-124,该作动杆件124-124可分别伸入U形下盖11B的细长筒体垂直握把13内下端。该上枢接件15,具有一上半部151,一中间凸缘152及一下半部153,其内具有一由上往下的贯穿孔150,但两贯穿孔内设有一支柱150A,其位置恰设于上固定孔156的中心,上固定孔156可藉梢137与下盖11B的下筒体133的固定孔136相接合固定而挡止于中间凸缘152上,该下半部153的两侧各具有一切除部154,该切除部154的中间设一预埋的圆轴孔轴承155。该下枢接件19包括一上半部191,一中间凸缘192及一下半部195,其中,该上半部191具有两个叉部193-193,叉部193-193内各埋设一方轴孔轴承194,下半部195设有一固定孔196,该下枢接件19具有一贯穿孔190。该U形压件14包括一上宽部141,一下长窄部142及一下钩部143,其上宽部141的宽度恰可嵌置于上枢接件15的贯穿孔150内,该U形压件14的中间140顶部容置该弹簧14A,并令弹簧14A上端顶持于中间140的顶面,下端套置于上枢接件15贯穿孔150内的支柱150A上。该齿轮控制件16包括一封闭的矩形框体,上方设一上板件161,异于枢体的两侧各设一凹部162,上板件161下方设一中间板件163,中间板件163下方设一齿轮室164,齿轮室164的底部为圆弧形并设圆弧形齿条165于其底部,该U形压件14的下长窄部142可经由上板件161的凹部162而伸入并令其下钩部143压制于中间板件163上,在常态下,压件14的下钩部143钩住齿轮控制件16的上板件161的凹162内。本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另一技术手段包括一种行李箱U型把手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设在拉杆装置上方的手把单元10及一设在拉杆装置上的枢接机构,其中该把手单元10,由一水平把手11及一设在水平把手两端的垂直把手13两者构成一U形把手单元;该枢接机构设在拉杆装置上的内管底部以上空间;藉此,以构成具有一可定位旋转的长U形把手单元的行李箱拉杆装置或可定位旋转的行李箱拉杆装置的枢轴部,该把手装置连同内管可定位旋转的枢轴部可一起收纳于行李箱的外管内。该枢接机构包括一上枢接件15,一与上枢接件相枢接的下枢接件19,一置于上枢接件内的U形压件14及弹簧14A,一枢设在上、下枢接件15及19间的齿轮控制件16及一设于齿轮控制件内的齿轮17,及一设在下枢接件19内并置于齿轮控制件16下方的T型压件。该把手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上盖11A为一细长椭圆形上盖体110A,中间设有一椭圆形凹孔111;一U形下盖11B亦具有一与该上盖11A相搭配的细长椭圆形下盖体110B,该下盖体110B的两端各往下延伸一细长筒体的垂直握把13,该垂直握把13包括一细小上圆筒体131,一由小而大的截锥形中间筒体132及一下筒体133,上圆筒体131与下盖体110B连成一体,而下筒体133下端设有一固定孔136。该按钮12包括一细长板体122,一设于板体122中间往上凸起的按钮部121,按钮部121两侧设固定孔123-123,按钮部121下方设一弹簧12A,板体122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徽
申请(专利权)人: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