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480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房屋,其包含屋顶、左右墙面及前后墙面,其特征是:其采用不透水、耐磨的多层胶膜制成;屋顶及左、右墙面均为可充气式,并在内部均匀配设有多个拉带,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抗压度及强度,而前、后墙面及地面则是由薄型胶膜构成,屋顶与墙面的结合则是分别利用强力黏扣带与按压式纽扣结合成一体,故具有自由组装拆卸的便利性,又在左、右墙面与底面间连结处另设有呈U字形态的压条,使成型的房屋更为稳固。(*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房屋,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使使用者自行组合应用立体房屋。一般自行搭建作为临时收藏物品或置放物品的空间等用途的房屋,普遍采用质硬而轻的多块板材经加工组合构成;但严格来说,这种自由组合构成的房屋虽结构上可谓坚固耐用,但在整个加工组建过程略嫌耗力、费时,尤其是当不使用时的后续摆设处理上,则显得有相当的困难,往往因其体积过大而导致占空间,一旦拆卸,当要再次使用时又将形成麻烦费力的重组现象,既不实用又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仍然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式房屋,解决上述常用组合式房屋因其设计未臻完善,而导致在使用及收藏上有诸多的不便与缺陷,使使用者能简单省力的组构房屋,且便于收藏存放。本技术充气式房屋,包含屋顶、左、右墙面及前、后墙面,其特征在于整个房屋由不透水、耐磨的多层胶膜制成;屋顶,具有两个充气室且一侧边相连结,每一充气室均设有充气口,其内并均匀设有多个呈平行配置的拉带,又在两个充气室远离结合的另一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其相邻的两侧边上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左、右墙面,也是充气室结构,其表面设有充气口,其内同样设有多个拉带,而在左、右墙面上方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相邻的两侧边缘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该墙面下方边缘一体连结有底面;前、后墙面,是在其边缘处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并在后墙表面开设有可掀起的窗户。其中,设在屋顶及左、右墙面的多个拉带是保留两端缘部分不黏合,使得通过多个拉带区隔的每一充气室都能形成相通,并借此使充气的屋顶保持均匀平整的状态,且能具备肋条的功能而加强其支撑力、强度与抗压度等。其中,在左、右墙面与底面间再设有设有一呈U形的充水式压条,其截面形状朝外形成尖状朝内形成圆弧,该压条完全嵌入左、右墙面与底面间的转折处而定位,使整个充气房屋不致因风吹拂或碰撞而发生倾斜倒塌现象。本技术充气式房屋与常用组合式房屋相比,当其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组合运用,并使其充当为临时仓库、野外露营房、储藏室、房舍等,用途相当广泛;该充气式房屋最大的优点在于不使用时可完全压扁收折,而不占空间,在使用时只需充气即能自行快速组合构成一完整的具有放置空间的房屋,是一有极大便利性及实用性的优异的设计。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设计目的,现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及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及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状态应用例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状态应用例图(二)。本技术一种充气式房屋,如图1及图2所示,其由不透水且耐磨的胶膜制成,包含屋顶1、左、右墙面2及前、后墙面3;其中屋顶1是由两个可经充气达到饱满的充气室10在一侧边相连结构成,每一充气室10上均适位设有充气口11,且在内部均匀设有多个呈平行配置的拉带12,每一拉带12的两边分别与充气室10的上下胶膜以高频热方式黏合,但预留两端缘部分不黏合,使经由多个拉带12区隔的每一充气室10皆能形成相通,并借此使充气的屋顶1保持均匀平整的状态,且能具备肋条功能而加强其支撑力、强度与抗压度等;如图3所示,又在两充气室10远离相结合的另一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13,而相邻的两侧边上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14。左、右墙面2也具有可经充气达到饱满状的充气室20,且表面适位设有充气口21,其墙面内同样设有与上述屋顶1相同的多个拉带22,如图3所示,而在该左、右墙面2的上方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23,相邻的两侧边缘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24,并在左、右墙面2的下方边缘一体连结有防水、耐磨的多层胶膜形成的底面25,同时,在左、右墙面2与底面25间设有一呈U形的充水式压条26,该压条26的截面朝外形成尖状朝内形成圆弧,令压条26完全嵌入左、右墙面2与底面25间的转折处而定位,使整个充气房屋不致因风吹拂或碰撞而发生倾斜倒塌现象。前、后墙面3是同样采用防水、耐磨的多层胶膜构成,在其墙面的近边缘处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30,与上述屋顶1及左、右墙面2相对应的按压式纽扣14、24相互扣合,并借此获得任意开启、关闭而出入入口的功能;同时在后墙面3的表面适位开设有可掀起的窗户31。以上是构成本技术充气式房屋的各相关构件的特征说明;在组合上,如图3所示,先分别将屋顶1与左、右墙面边缘所设置的相对应的强力黏扣带13、23相互黏合定位,完成这一结合后再将前、后墙面3利用按压式纽扣与屋顶及左、右墙面2结合,最后再在左、右墙面2内与底面25间的转折处施设经充水而饱满的压条26,从而组成一完整的充气式房屋,如图2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充气式房屋,具有如上所述的优点,是一创新又实用的新型设计,符合技术专利的要求条件,现依据专利法提出专利申请。权利要求1.充气式房屋,包含屋顶、左、右墙面及前、后墙面,其特征在于整个房屋由不透水、耐磨的多层胶膜制成;屋顶,具有两个充气室且一侧边相连结,每一充气室均设有充气口,其内并均匀设有多个呈平行配置的拉带,又在两个充气室远离结合的另一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其相邻的两侧边上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左、右墙面,也是充气室结构,其表面设有充气口,其内同样设有多个拉带,而在左、右墙面上方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相邻的两侧边缘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该墙面下方边缘一体连结有底面;前、后墙面,是在其边缘处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并在后墙表面开设有可掀起的窗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房屋,其特征在于设在屋顶及左、右墙面的多个拉带是保留两端缘部分不黏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墙面与底面间再设有设有一呈U形的充水式压条,其截面形状朝外形成尖状朝内形成圆弧,该压条完全嵌入左、右墙面与底面间的转折处而定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房屋,其包含屋顶、左右墙面及前后墙面,其特征是其采用不透水、耐磨的多层胶膜制成;屋顶及左、右墙面均为可充气式,并在内部均匀配设有多个拉带,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抗压度及强度,而前、后墙面及地面则是由薄型胶膜构成,屋顶与墙面的结合则是分别利用强力黏扣带与按压式纽扣结合成一体,故具有自由组装拆卸的便利性,又在左、右墙面与底面间连结处另设有呈U字形态的压条,使成型的房屋更为稳固。文档编号E04B1/343GK2475767SQ01218960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进科 申请人:今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充气式房屋,包含屋顶、左、右墙面及前、后墙面,其特征在于:整个房屋由不透水、耐磨的多层胶膜制成;屋顶,具有两个充气室且一侧边相连结,每一充气室均设有充气口,其内并均匀设有多个呈平行配置的拉带,又在两个充气室远离结合的另一边缘设有强力 黏扣带,其相邻的两侧边上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左、右墙面,也是充气室结构,其表面设有充气口,其内同样设有多个拉带,而在左、右墙面上方边缘设有强力黏扣带,相邻的两侧边缘则配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该墙面下方边缘一体连结有底面;前、后墙面 ,是在其边缘处设有多个按压式纽扣,并在后墙表面开设有可掀起的窗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科
申请(专利权)人:今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