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500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尾气罐、初级净化塔、尾气缓冲罐、硫化氢吸收塔、驱动装置、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硫化钠溶液补给罐,初级净化塔设置有吸附层和净化液,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尾气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初级净化塔内,硫化氢吸收塔内设置有硫化钠溶液,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尾气缓冲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硫化氢吸收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二进气管转动,硫化氢吸收塔设有排气口,硫化氢吸收塔与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通过排液管连通,硫化氢吸收塔与硫化钠溶液补给罐通过连通管道连通,进液管道的一端与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硫化氢吸收塔内。其结构简单、易操作、硫化氢吸收效率高,生成的硫氢化钠较纯。

An Absorbing Device for Tail Gas Containing Hydrogen Sulfid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bsorption device for tail gas containing hydrogen sulfide, which comprises a tail gas tank, a primary purification tower, a tail gas buffer tank, a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a driving device, a sodium hydride solution collection tank and a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replenishment tank. The primary purification tower is provided with an adsorption layer and a purification liquid,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intake pipe and a tail gas tank. Connecting,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the primary purification tower,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is provided with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one end of the second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gas buffer tank, and the other end is extended to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The driving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second intake pipe to rotate.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has an exhaust port,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and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The collecting tank of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is connected by the drainage pipe,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and the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replenishment tank are connected by the connecting pipe, one end of the intak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dium sulfide solution replenishment tank, a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the hydrogen sulfide absorption tower. It has simp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high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relatively pure sodium hydrosulf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正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浓度低时带恶臭,气味如臭蛋。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长期吸入硫化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但硫化氢又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尾气,化工生产中经常可见尾气中有着硫化氢气体,所以,对于硫化氢的处理工作时很多化工企业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常用硫化碱溶液或烧碱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其生成的硫氢化钠溶液经浓缩后的硫氢化钠晶体,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产业,但是生成的硫氢化钠溶液含其他杂质较多,影响后续使用,同时现有装置用硫化碱溶液或烧碱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时,处理过程中常常清除不彻底。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硫化氢吸收效率高,生成的硫氢化钠较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尾气罐、第一进气管、初级净化塔、排气管、尾气缓冲罐、第二进气管、硫化氢吸收塔、驱动装置、排液管、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管道、进液管道,初级净化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吸附层和净化液,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尾气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初级净化塔内并没入净化液中,排气管的一端与第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尾气缓冲罐连通,硫化氢吸收塔内设置有硫化钠溶液,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尾气缓冲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硫化氢吸收塔并没入硫化钠溶液中,驱动装置与第二进气管连接并用于带动第二进气管转动,硫化氢吸收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开设有排气口,排液管的一端与硫化氢吸收塔的第四端连通,另一端与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连通,连通管道的一端与硫化氢吸收塔的第四端连通,另一端与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进液管道的一端与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硫化氢吸收塔内并位于硫化钠溶液与第三端之间,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排液管、连通管道和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连通管道和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提升泵。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进气管没入净化液的部分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进气管没入硫化钠溶液的部分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净化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进液管道包括第一进液管道、第二进液管道和第三进液管道,第一进液管道的一端与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液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二进液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三进液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三进液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硫化钠吸收塔内,第三进液管道位于硫化氢吸收塔内的部分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进液管道与硫化钠溶液之间还设置有分布板,分布板上开设有多个第四通孔。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分布板靠近第三进液管道的一端设置有吸收层。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吸收层为硫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海绵。进一步地,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电机的传动轴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二进气管安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本技术提供的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的有益效果是,含硫化氢的尾气从尾气罐进入初级净化塔,在初级净化塔内可以出去氨气等,避免在硫化氢吸收塔内生成的硫氢化钠中氨氮等含量较高,影响硫氢化钠的后续使用;净化后的尾气进入尾气缓冲罐在通过第二进气管道进入硫化氢吸收塔,第二进气管道延伸至硫化氢吸收塔并没入硫化钠溶液中,保证尾气与硫化钠溶液充分接触反应,同时驱动装置带动第二进气管转动,进一步增大从第二进气管出来的尾气与硫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尾气与硫化钠溶液接触的更加彻底、更充分,提高硫化氢的吸收效率;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用于收集硫化氢吸收塔内的硫氢化钠溶液,便于后续处理;硫化钠溶液补给罐用于向硫化氢吸收塔内补充硫化钠液体,保证硫化氢吸收的高效。该结构简单、易操作、硫化氢吸收效率高,生成的硫氢化钠较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含氨气的尾气的吸收装置;200-尾气罐;210-第一进气管;300-初级净化塔;310-排气管;320-第一端;330-第二端;340-吸附层;350-净化液;360-第一通孔;400-尾气缓冲罐;410-第二进气管;411-第二通孔;500-硫化氢吸收塔;510-硫化钠溶液;520-第三端;521-排气口;530-第四端;540-分布板;541-第四通孔;550-吸收层;600-驱动装置;610-排液管;620-电机;621-电机传动轴;630-第一齿轮;640-第二齿轮;700-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800-硫化钠溶液补给罐;810-连通管道;820-进液管道;821-第一进液管道;822-第二进液管道;823-第三进液管道;824-第三通孔;910-开关阀;920-提升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罐、第一进气管、初级净化塔、排气管、尾气缓冲罐、第二进气管、硫化氢吸收塔、驱动装置、排液管、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管道、进液管道,所述初级净化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吸附层和净化液,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初级净化塔内并没入所述净化液中,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尾气缓冲罐连通,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内设置有硫化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缓冲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并没入所述硫化钠溶液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进气管转动,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塔的第四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连通,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塔的第四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所述进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内并位于所述硫化钠溶液与所述第三端之间,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排液管、所述连通管道和所述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连通管道和所述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提升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气罐、第一进气管、初级净化塔、排气管、尾气缓冲罐、第二进气管、硫化氢吸收塔、驱动装置、排液管、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管道、进液管道,所述初级净化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吸附层和净化液,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初级净化塔内并没入所述净化液中,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尾气缓冲罐连通,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内设置有硫化钠溶液,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尾气缓冲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并没入所述硫化钠溶液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进气管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进气管转动,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塔的第四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硫氢化钠溶液收集罐连通,所述连通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硫化氢吸收塔的第四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所述进液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硫化钠溶液补给罐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硫化氢吸收塔内并位于所述硫化钠溶液与所述第三端之间,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所述排液管、所述连通管道和所述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连通管道和所述进液管道上均设置有提升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化氢的尾气的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没入所述净化液的部分开设有多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泽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瑞希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