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05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包括底座、稳定机构、支撑柱、竖板、横板、调节机构、连接线、牵引头、连接块、拆装机构和两个定滑轮,稳定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传动带和两个稳定组件,稳定组件包括传动轮、驱动杆、从动杆、限位块、竖杆、滑块、滑槽和支撑板,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抓取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移动块和定位板,该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使得该调节机构的实用性更强,通过稳定机构能够提高该颈椎牵引椅的稳定性,降低了该颈椎牵引椅的摔倒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该颈椎牵引椅的安全性。

A Cervical Traction Chair with Good Stabil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ervical vertebra traction chair with good stability,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tabilizing mechanism, a supporting column, a vertical plate, a transverse plate, a regulating mechanism, a connecting wire, a traction head, a connecting block, a dis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mechanism and two fixed pulleys. The stabiliz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motor, a driving belt and two stabilizing components, and the stabiliz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driving wheel and a driving wheel.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ncludes lifting component and grasping component. The lift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second motor, screw rod, moving block and positioning plate. The cervical traction chair with good stability can adjust the traction force by adjusting the mechanism so as to make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practical. The stability of the cervical traction chair can be improved by stabilizing mechanism, and the probability of falling down of the cervical traction chair can be reduced, thus the safety of the cervical traction chair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颈椎牵引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
技术介绍
颈椎牵引椅是用来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大型牵引床,二是积轮提升式颈椎牵引椅,三是充气式颈椎牵引器。以上三类牵引器各自有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操作复杂、牵引力小、效果较差、价格昂贵等,其中,静止强直牵引是它们共同的缺点。现有的颈椎牵引椅在使用过程中牵引力无法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使得现有的牵引椅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不仅如此,现有的颈椎牵引椅的稳定性较差,存在倾倒的风险,使得现有的颈椎牵引椅的安全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包括底座、稳定机构、支撑柱、竖板、横板、调节机构、连接线、牵引头、连接块、拆装机构和两个定滑轮,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柱竖向固定在底座的一侧,所述竖板竖向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横板水平设置,所述横板的一端与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另一端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柱的远离横板的一侧,两个定滑轮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的两侧,所述牵引头位于支撑柱的靠近横板的一侧,所述连接块位于支撑柱的远离横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牵引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与拆装机构连接,所述连接块套设在连接线上,所述连接块与连接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位于调节机构的远离支撑柱的一侧;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传动带和两个稳定组件,所述第一电机水平固定在底座内,两个稳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稳定组件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传动轮、驱动杆、从动杆、限位块、竖杆、滑块、滑槽和支撑板,所述传动轮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其中一个传动轮传动连接,两个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传动轮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从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竖杆竖向设置,所述限位块通过竖杆与底座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套设在从动杆上,所述支撑板竖向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滑槽竖向设置在支撑板内的顶部,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抓取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撑柱的远离横板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靠近连接块的一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丝杆、移动块和定位板,所述第二电机竖向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丝杆竖向设置,所述移动块套设在丝杆上,所述移动块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移动块与支撑柱抵靠,所述定位板水平固定在移动块的靠近连接块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定位板的下方。作为优选,为了更稳定地抓取连接块,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三电机、齿轮和两个抓取单元,所述第三电机竖向固定在定位板的下方,所述齿轮水平设置,所述第三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两个抓取单元分别设置在齿轮的两侧,所述抓取单元包括限位槽、齿条、连杆和抓取块,所述限位槽水平固定在定位板的下方,所述齿条水平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齿条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连杆水平设置,所述齿条的远离齿轮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抓取块固定连接,所述抓取块与连接块抵靠。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丝杆的稳定性,所述丝杆的底端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轴承座套设在丝杆的底端。作为优选,为了使齿轮与齿条之间的传动更流畅,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涂有润滑油。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拆卸连接线,所述拆卸机构包括竖块、钩爪、固定块、连接轴、转动块、螺栓、螺母和固定杆,所述竖块竖向固定在连接线的远离牵引头的一端的下方,所述钩爪固定在竖块的底端,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柱的远离横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轴水平固定在固定块上,所述钩爪与连接轴相匹配,所述钩爪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通孔的竖向截面和第一开口的竖向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开口同轴设置,所述螺母设置在连接轴内,所述螺母通过固定杆与连接轴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开口,所述螺母套设在螺栓上,所述转动块固定在螺栓的远离螺母的一侧,所述螺栓与螺母相匹配。作为优选,为了延长连接线的使用寿命,所述连接线为尼龙线。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传动带的稳定性,所述传动轮上设有环形槽,所述传动带设置在环形槽内,所述传动带与环形槽相匹配。作为优选,为了增加抓取块与连接块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抓取块的靠近连接块的一侧设有防滑纹。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一电机的驱动精度,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延长丝杆的使用寿命,所述丝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使得该调节机构的实用性更强,与现有的调节机构相比,该调节机构通过控制连接块的位移量能够精准地控制牵引力的大小,从而使得该调节机构的可控性更强,通过稳定机构能够提高该颈椎牵引椅的稳定性,降低了该颈椎牵引椅的摔倒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该颈椎牵引椅的安全性,与现有的稳定机构相比,该稳定机构的两个稳定组件均独立运行,使得该稳定机构的运行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的底座与稳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的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竖板,4.横板,5.连接线,6.牵引头,7.连接块,8.定滑轮,9.第一电机,10.传动带,11.传动轮,12.驱动杆,13.从动杆,14.限位块,15.滑块,16.滑槽,17.支撑板,18.第二电机,19.丝杆,20.移动块,21.定位板,22.第三电机,23.齿轮,24.限位槽,25.齿条,26.连杆,27.抓取块,28.竖块,29.钩爪,30.固定块,31.连接轴,32.转动块,33.螺栓,34.螺母。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包括底座1、稳定机构、支撑柱2、竖板3、横板4、调节机构、连接线5、牵引头6、连接块7、拆装机构和两个定滑轮8,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柱2竖向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竖板3竖向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横板4水平设置,所述横板4的一端与竖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两个定滑轮8分别设置在支撑柱2的顶端的两侧,所述牵引头6位于支撑柱2的靠近横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块7位于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线5的一端与牵引头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5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8与拆装机构连接,所述连接块7套设在连接线5上,所述连接块7与连接线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7位于调节机构的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牵引力的大小,使得该调节机构的实用性更强,与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稳定机构、支撑柱(2)、竖板(3)、横板(4)、调节机构、连接线(5)、牵引头(6)、连接块(7)、拆装机构和两个定滑轮(8),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柱(2)竖向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竖板(3)竖向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横板(4)水平设置,所述横板(4)的一端与竖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两个定滑轮(8)分别设置在支撑柱(2)的顶端的两侧,所述牵引头(6)位于支撑柱(2)的靠近横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块(7)位于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线(5)的一端与牵引头(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5)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8)与拆装机构连接,所述连接块(7)套设在连接线(5)上,所述连接块(7)与连接线(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7)位于调节机构的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电机(9)、传动带(10)和两个稳定组件,所述第一电机(9)水平固定在底座(1)内,两个稳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两个稳定组件通过传动带(10)连接;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传动轮(11)、驱动杆(12)、从动杆(13)、限位块(14)、竖杆、滑块(15)、滑槽(16)和支撑板(17),所述传动轮(11)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9)与其中一个传动轮(11)传动连接,两个传动轮(11)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2)的一端与传动轮(11)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12)的另一端与从动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13)的另一端与滑块(15)铰接,所述竖杆竖向设置,所述限位块(14)通过竖杆与底座(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4)套设在从动杆(13)上,所述支撑板(17)竖向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与底座(1)铰接,所述滑槽(16)竖向设置在支撑板(17)内的顶部,所述滑块(15)设置在滑槽(16)内,所述滑块(15)与滑槽(16)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抓取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靠近连接块(7)的一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8)、丝杆(19)、移动块(20)和定位板(21),所述第二电机(18)竖向固定在支撑柱(2)上,所述丝杆(19)竖向设置,所述移动块(20)套设在丝杆(19)上,所述移动块(20)的与丝杆(19)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19)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移动块(20)与支撑柱(2)抵靠,所述定位板(21)水平固定在移动块(20)的靠近连接块(7)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定位板(2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好的颈椎牵引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稳定机构、支撑柱(2)、竖板(3)、横板(4)、调节机构、连接线(5)、牵引头(6)、连接块(7)、拆装机构和两个定滑轮(8),所述稳定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柱(2)竖向固定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竖板(3)竖向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横板(4)水平设置,所述横板(4)的一端与竖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4)的另一端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两个定滑轮(8)分别设置在支撑柱(2)的顶端的两侧,所述牵引头(6)位于支撑柱(2)的靠近横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块(7)位于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所述连接线(5)的一端与牵引头(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5)的另一端绕过两个定滑轮(8)与拆装机构连接,所述连接块(7)套设在连接线(5)上,所述连接块(7)与连接线(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7)位于调节机构的远离支撑柱(2)的一侧;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一电机(9)、传动带(10)和两个稳定组件,所述第一电机(9)水平固定在底座(1)内,两个稳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两个稳定组件通过传动带(10)连接;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传动轮(11)、驱动杆(12)、从动杆(13)、限位块(14)、竖杆、滑块(15)、滑槽(16)和支撑板(17),所述传动轮(11)竖向设置,所述第一电机(9)与其中一个传动轮(11)传动连接,两个传动轮(11)通过传动带(1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2)的一端与传动轮(11)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12)的另一端与从动杆(13)的一端铰接,所述从动杆(13)的另一端与滑块(15)铰接,所述竖杆竖向设置,所述限位块(14)通过竖杆与底座(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4)套设在从动杆(13)上,所述支撑板(17)竖向设置在底座(1)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7)的底部与底座(1)铰接,所述滑槽(16)竖向设置在支撑板(17)内的顶部,所述滑块(15)设置在滑槽(16)内,所述滑块(15)与滑槽(16)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抓取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支撑柱(2)的远离横板(4)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的靠近连接块(7)的一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8)、丝杆(19)、移动块(20)和定位板(21),所述第二电机(18)竖向固定在支撑柱(2)上,所述丝杆(19)竖向设置,所述移动块(20)套设在丝杆(19)上,所述移动块(20)的与丝杆(19)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19)相匹配的螺纹,所述移动块(20)与支撑柱(2)抵靠,所述定位板(21)水平固定在移动块(20)的靠近连接块(7)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定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键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律远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