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866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首先进行PEAR反应,模板为N’‑X’‑R’‑N’‑X’,R’为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耐高温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N’为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经过高温变性、退火、延伸,得到延伸产物双链N’‑X’‑R’‑N’‑X’/N‑X‑R‑N‑X;利用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双链进行切割,得到片段(N‑X/N’‑X’);没有被酶切的双链作为模板直接参与下一轮的扩增,而且模板在退火过程中通过滑动作用而继续延伸,串联重复序列增加,目的产物持续指数增长。然后进行切口引物延伸反应,切刻内切酶对PEAR酶切产物中的N‑X链进行切割,产生单链缺口,另外一条单链保持完整,随后聚合酶以缺口为起点进行延伸,切刻内切酶识别位点重新形成;同时通过置换下游的目的单链X,得到游离的单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寡核苷酸的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单链寡核苷酸通常是指一条单链DNA、RNA或其他修饰核酸,其长度一般为20~60n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寡核苷酸能够与靶序列特异性的形成互补双链结构,体现出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在食品安全检测、临床诊断以及药物治疗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寡核苷酸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一些领域对寡核苷酸的纯度要求很高。目前,寡核苷酸的制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化学合成,另一种是酶法制备。化学合成方法是利用DNA合成仪进行固相合成,合成规模难以扩大,合成量有限;固相合成制备的产物纯化较为困难;设备及原料成本偏高;使用大量的有机试剂,产生有机废料。酶法制备是以核酸聚合酶及dNTPs(或NTPs,修饰dNTPs等)为原料,通过各种酶促反应来获得寡核苷酸。与化学合成相比,酶法制备具有不使用有毒试剂、合成效率高、保真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最有效的酶法合成方法为聚合酶内切酶扩增技术(polymeraseendo-nucleaseamplificationreaction,PEAR),是以一段带有2个串联重复的寡核苷酸(用X’R’X’表示)序列作为模板,中间的R’为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序列,并根据寡核苷酸的序列组成设计相应的反义探针(X),通过变性、退火、延伸以及切割等几个步骤,完成对寡核苷酸的制备。如图1所示,PEAR技术的基本原理为:首先高温变性,使模板与其反义探针处于单链的状态,在退火的温度条件下,模板与反义探针结合,当探针结合到模板的3’端时,探针在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延伸产物为双链DNA;由于产物中带有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延伸得到的双链被内切酶酶切,得到较短的片段(X/X’)。在下一轮变性退火过程中,酶切的小片段也可以作为引物进行延伸反应;同时由于酶切不完全,没有被酶切双链产物会作为模板直接参与下一轮的扩增,而且模板在退火过程中通过滑动作用而继续延伸,串联重复序列增加,周而复始,实现目的产物的持续指数增长,即图1中右边的循环过程。PEAR作为一种新型的合成寡核苷酸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简单的扩增寡核苷酸,但由于PEAR反应为制备寡核苷酸双链的技术,难以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寡核苷酸单链,使其应用得到限制;此外,由于PEAR扩增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如图2所示,使制备的寡核苷酸序列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基于PEAR技术的寡核苷酸单链制备技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PEAR反应产物为双链寡核苷酸,且制备的产物带有酶切位点,后续反应去除比较繁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产生3’突出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如TspRI)得到的产物进行PEAR扩增得到特异性的扩增产物;利用切刻内切酶(如Nt.BstNBI)对PEAR的扩增产物进行切刻,聚合酶以缺口为起点进行延伸,同时通过置换下游的寡核苷酸链,得到游离的单链。该方法能够制得大量的特异性的单链寡核苷酸。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模板N’-X’-R’-N’-X’,R’为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耐高温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N’为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X’为目的单链X的互补序列;(2)PEAR反应:模板经过高温变性、退火、延伸,得到延伸产物双链N’-X’-R’-N’-X’/N-X-R-N-X;利用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双链进行切割,得到较短的片段(N’-X’/N-X),该片段单链带有3’端突出的粘性末端;由于酶切不完全,没有被酶切的双链作为模板直接参与下一轮的扩增,而且模板在退火过程中通过滑动作用而继续延伸,串联重复序列增加,周而复始,实现目的产物的持续指数增长;(3)切口引物延伸反应:对PEAR酶切产物进行纯化,切刻内切酶对PEAR酶切产物中的N-X链进行切割,产生单链缺口,另外一条单链保持完整,随后聚合酶以缺口为起点进行延伸,切刻内切酶识别位点重新形成;同时通过置换下游的目的单链X,得到游离的单链。所述能产生3’粘性末端的耐高温限制性内切酶包括但不限于BsiHKAI,BsLI,KpnI,KpnI-HF,PstI-HF,TspRI,优选TspRI。所述切刻内切酶包括但不限于Nt.BbvCI,Nt.BsmAI,Nt.BspQI,Nt.BstNBI,Nb.BvCI,Nb.BsmI,Nb.BsrDI,Nb.BtsI,优选Nt.BstNBI。所述步骤(2)的PEAR延伸反应,模板的浓度为10nM-1uM,优选100nM;所述聚合酶为适用于PCR反应的耐热DNA聚合酶,包括但不限于PhusionHotStartFlexDNA聚合酶、OneTaq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Vent(exo-)DNA聚合酶、DeepVent(exo-)DNA聚合酶,优选Vent(exo-)DNA聚合酶;聚合酶浓度为0.02-0.06U/μL,优选0.04U/μL;循环数为10-30个,其中优选30个循环;每个循环反应时间为3-10min,其中优选5min。所述步骤(2)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浓度为0.025-0.2U/μL,优选浓度为0.04U/μL。所述步骤(3)切刻内切酶酶切反应,切刻内切酶包括但不限于Nt.BbvCI,Nt.BsmAI,Nt.BspQI,Nt.BstNBI,Nb.BvCI,Nb.BsmI,Nb.BsrDI,Nb.BtsI,优选Nt.BstNBI;酶浓度为0.08-0.8U/μL,优选0.8U/μL;反应时间为1-30min,优选5min;温度为45-60℃,优选55℃。所述步骤(3)切口延伸反应,聚合酶为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包括但不限于Bst2.0DNA聚合酶、VentDNA聚合酶、Vent(exo-)DNA聚合酶、DeepVentDNA聚合酶、DeepVent(exo-)DNA聚合酶、phi29DNA聚合酶,优选Bst2.0DNA聚合酶;酶浓度为0.08-0.8U/μL,优选0.32U/μ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进行PEAR扩增,PEAR扩增产物带有3’端突出的粘性末端,避免高温中与聚合酶的进一步反应,产生非特异性的扩增产物;(2)PEAR的扩增产物经完全酶切后可直接用于切口引物延伸反应,酶切产物中带有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切刻内切酶识别产物中的酶切位点产生缺口,随后聚合酶以缺口为起点进行延伸,同时通过置换下游的DNA链,得到游离的单链;这一聚合延伸反应使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重新形成,使酶切-延伸的过程反复进行,从而可以直接产生大量的目的单链;无需外切酶酶切、连接酶连接等步骤,简化了反应过程。(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简单条件下的快速大量扩增,反应时间短,5分钟即可获得大量的目的产物;通过酶切的方法验证产物具有特异性。(4)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目的产物的序列,成功制备了多种长度、不同碱基的目的反义寡核苷酸,说明本方法具有通用性,可广泛用于合成反义寡核苷酸。附图说明图1为PEAR反应的原理图。图2为PEAR酶切产物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目的单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模板N’‑X’‑R’‑N’‑X’,R’为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耐高温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N’为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X’为目的单链X的互补序列;(2)PEAR反应:模板经过高温变性、退火、延伸,得到延伸产物双链N’‑X’‑R’‑N’‑X’/N‑X‑R‑N‑X;利用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双链进行切割,得到较短的片段(N’‑X’/N‑X),该片段单链带有3’端突出的粘性末端;由于酶切不完全,没有被酶切的双链作为模板直接参与下一轮的扩增,而且模板在退火过程中通过滑动作用而继续延伸,串联重复序列增加,周而复始,实现目的产物的持续指数增长;(3)切口引物延伸反应:对PEAR酶切产物进行纯化,切刻内切酶对PEAR酶切产物中的N‑X链进行切割,产生单链缺口,另外一条单链保持完整,随后聚合酶以缺口为起点进行延伸,切刻内切酶识别位点重新形成;同时通过置换下游的目的单链X,得到游离的单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链寡核苷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模板N’-X’-R’-N’-X’,R’为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耐高温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N’为切刻内切酶的识别位点,X’为目的单链X的互补序列;(2)PEAR反应:模板经过高温变性、退火、延伸,得到延伸产物双链N’-X’-R’-N’-X’/N-X-R-N-X;利用能产生3’突出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对双链进行切割,得到较短的片段(N’-X’/N-X),该片段单链带有3’端突出的粘性末端;由于酶切不完全,没有被酶切的双链作为模板直接参与下一轮的扩增,而且模板在退火过程中通过滑动作用而继续延伸,串联重复序列增加,周而复始,实现目的产物的持续指数增长;(3)切口引物延伸反应:对PEAR酶切产物进行纯化,切刻内切酶对PEAR酶切产物中的N-X链进行切割,产生单链缺口,另外一条单链保持完整,随后聚合酶以缺口为起点进行延伸,切刻内切酶识别位点重新形成;同时通过置换下游的目的单链X,得到游离的单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能产生3’粘性末端的耐高温限制性内切酶为BsiHKAI,BsLI,KpnI,KpnI-HF,PstI-HF或者TspR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切刻内切酶为Nt.BbvCI,Nt.BsmAI,Nt.BspQI,Nt.BstNBI,Nb.BvCI,Nb.BsmI,Nb.BsrDI或者Nb.BtsI。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PEAR延伸反应,模板的浓度为10nM-1uM,聚合酶为适用于PCR反应的耐热DNA聚合酶,其浓度为0.02-0.06U/μL,循环数为10-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国曹娟娟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