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声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66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9:53
一种吸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60份、硅酸钠8~12份、硅酸钙6~8份、水14~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引入了锯末材料,由于锯末是木材制造中的回收物,不仅提高了原材料的环保性能,同时,锯末的加入大大增加了膨胀珍珠岩的膨胀系数,同样质量的膨胀珍珠岩能够膨胀出更大的体积,提高了膨胀珍珠岩的利用率;(2)同时加入锯末之后的该吸声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吸潮性,同时经过吸声能力测试发现,还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声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降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声材料。
技术介绍
建筑降噪是从建筑物的布局、构造和内部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传至建筑物内的噪声的技术和方法。如增加房屋外墙厚度以提高其隔声,在讲演厅内铺设吸声材料以降低其中的混响声,和沿公路建造隔声屏障阻断交通噪声的传播以减小其干扰等,都是建筑降噪的实例。吸声材料,是具有较强的吸收声能、减低噪声性能的材料。借自身的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具有吸收作用的材料,超声学检查设备的元件之一。吸声材料要与周围的传声介质的声特性阻抗匹配,使声能无反射地进入吸声材料,并使入射声能绝大部分被吸收。吸声材料按吸声机理分为:1.靠从表面至内吸声材料,内部许多细小的敞开孔道使声波衰减的多孔材料,以吸收中高频声波为主,有纤维状聚集组织的各种有机或无机纤维及其制品以及多孔结构的开孔型泡沫塑料和膨胀珍珠岩制品。2.靠共振作用吸声的柔性材料(如闭孔型泡沫塑料,吸收中频)、膜状材料(如塑料膜或布、帆布、漆布和人造革,吸收低中频)、板状材料(如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棉水泥板和石膏板,吸收低频)和穿孔板(各种板状材料或金属板上打孔而制得,吸收中频)。以上材料复合使用,可扩大吸声范围,提高吸声系数。用装饰吸声板贴壁或吊顶,多孔材料和穿孔板或膜状材料组合装于墙面,甚至采用浮云式悬挂,都可改善室内音质,控制噪声。多孔材料除吸收空气声外,还能减弱固体声和空室气声所引起的振动。将多孔材料填入各种板状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内,可提高隔声能力并减轻结构重量。吸声材料消除回声,以改善室内的听闻条件;用于降低喧闹场所的噪声,以改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见吸声降噪);还广泛用于降低通风空调管道的噪声。吸声材料按其物理性能和吸声方式可分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两大类。后者包括单个共振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薄板吸声结构和柔顺材料等。现有的吸声材料所用原料的成本高,用量多,比重大;且吸声效果达不到最佳;同时用于建筑物外围时,不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吸声材料所用原料的成本高,用量多,比重大且吸声效果达不到最佳。为此,提供一种吸声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60份、硅酸钠8~12份、硅酸钙6~8份、水14~18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份、硅酸钠8份、硅酸钙6份、水14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60份、硅酸钠12份、硅酸钙8份、水18份。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5份、硅酸钠10份、硅酸钙7份、水16份。进一步的,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由以下制备方法所得:(1)将重量份数为16~20份的锯末倒入球磨机,粉磨35~45min,得细度≤0.5mm的粉状锯末;(2)将步骤(1)中所得粉状锯末与重量份数为14~18份的膨胀珍珠岩倒入搅拌锅,快速搅拌6~10s,再加入重量份数为1~3份的发泡剂,继续快速搅拌3~6s,得混合物A;(3)将所得混合物A倒入模具,室温下发泡22~26min后脱模即可得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膨胀珍珠岩是珍珠岩矿砂经预热,瞬时高温焙烧膨胀后制成的一种内部为蜂窝状结构的白色颗粒状的材料。主要作为绝热材料及用于制作绝热、吸音、防火等制品。硅酸钠是一种水溶性硅酸盐,是一种无机黏合剂,其粘结力强、强度较高,耐酸性、耐热性好,是硅酸盐粘合剂的主要成分。硅酸钙由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在高温下煅烧熔融而成,主要用作建筑材料、保温材料、耐火材料,涂料的体质颜料及载体,助滤剂,异龙海藻泥,糖果抛光剂,胶母糖撒粉剂,大米涂层剂,悬浮剂,分析试剂;具有优越防火性能及耐潮、使用寿命超长的优点,加入原材料之后可以增加吸声材料的防潮性,耐用性。吸声材料多是一些多孔材料,当声波进入多孔材料的孔隙中,引起空隙间空气分子、纤维振动,由于空气与孔隙的摩擦阻力、空气的粘滞阻力、热传导等作用,使大部分声能变为热能耗散,起到吸声作用。一般密度小、孔隙多的材料,吸声效果好;结构紧密、光滑、坚硬的材料,吸声效果差。在本专利技术中,加入的锯末可以使得膨胀珍珠岩具有最佳的膨胀效果,孔隙也较多,最终的吸声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引入了锯末材料,由于锯末是木材制造中的回收物,不仅提高了原材料的环保性能,同时,锯末的加入大大增加了膨胀珍珠岩的膨胀系数,同样质量的膨胀珍珠岩能够膨胀出更大的体积,提高了膨胀珍珠岩的利用率;(2)同时加入锯末之后的该吸声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吸潮性,同时经过吸声能力测试发现,还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实施例1一种吸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份、硅酸钠8份、硅酸钙6份、水14份。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由以下制备方法所得:(1)将重量份数为16份的锯末倒入球磨机,粉磨35min,得细度≤0.5mm的粉状锯末;(2)将步骤(1)中所得粉状锯末与重量份数为14份的膨胀珍珠岩倒入搅拌锅,快速搅拌6s,再加入重量份数为1份的发泡剂,继续快速搅拌3s,得混合物A;(3)将所得混合物A倒入模具,室温下发泡22min后脱模即可得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其中,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实施例2一种吸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60份、硅酸钠12份、硅酸钙8份、水18份。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由以下制备方法所得:(1)将重量份数为20份的锯末倒入球磨机,粉磨45min,得细度≤0.5mm的粉状锯末;(2)将步骤(1)中所得粉状锯末与重量份数为18份的膨胀珍珠岩倒入搅拌锅,快速搅拌10s,再加入重量份数为3份的发泡剂,继续快速搅拌6s,得混合物A;(3)将所得混合物A倒入模具,室温下发泡26min后脱模即可得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其中,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实施例3一种吸声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5份、硅酸钠10份、硅酸钙7份、水16份。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由以下制备方法所得:(1)将重量份数为18份的锯末倒入球磨机,粉磨40min,得细度≤0.5mm的粉状锯末;(2)将步骤(1)中所得粉状锯末与重量份数为16份的膨胀珍珠岩倒入搅拌锅,快速搅拌8s,再加入重量份数为2份的发泡剂,继续快速搅拌4s,得混合物A;(3)将所得混合物A倒入模具,室温下发泡24min后脱模即可得所述改性膨胀珍珠岩。其中,所述发泡剂为碳酸氢钠。按照上述实施例1~3及对比例1得出的吸声材料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对比例1为,将实施例1~3中的改性膨胀珍珠岩换成普通的膨胀珍珠岩,其他实施方式和实施例1~3相同,所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表1由表1可知,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引入了锯末材料,由于锯末是木材制造中的回收物,不仅提高了原材料的环保性能,同时,锯末的加入大大增加了膨胀珍珠岩的膨胀系数,同样质量的膨胀珍珠岩能够膨胀出更大的体积,提高了膨胀珍珠岩的利用率;同时加入锯末之后的该吸声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吸潮性,同时经过吸声能力测试发现,还具有良好的吸声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60份、硅酸钠8~12份、硅酸钙6~8份、水14~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60份、硅酸钠8~12份、硅酸钙6~8份、水14~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0份、硅酸钠8份、硅酸钙6份、水1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60份、硅酸钠12份、硅酸钙8份、水1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声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组成:改性膨胀珍珠岩55份、硅酸钠10份、硅酸钙7份、水1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毛旺龙张文强李斌商赵旭袁良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微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