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09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及连接器。该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卡扣部;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正面翻盖;滑动连接在正面翻盖上的滑块,在滑块上设有第二卡扣部;及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被配置为能提供将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扣合的锁紧弹力;其中,滑块被配置为在被施加克服锁紧弹力的外力时滑动并且使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及连接器中,便于将正面翻盖与底座相盖合或分离,操作简单,实现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密封性能佳。

Shell assembly and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ell assembly and a connector. The shell assembly includes: a base with an installation hole and a first clip fastener on the base; a front flip connected to the base by rotation; a slide connected to the front flip, with a second clip fastener on the slide; and a first elastic element configured to provide a first clip fastener and a second clip fastener. The locking elasticity of the part interlocking; wherein the slide block is configured to slide when applied an external force to overcome the locking elasticity and to separate the first clasp part from the second clasp part. The shell components and connector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re easy to cover or separate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base.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automation is realize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reduced, and the sealing performance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用于通过与对配电子器件插配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电动汽车通过连接器与外部充电枪的插配而实现充电。连接器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底座和收纳在安装孔内的连接端子。安装孔具有供外部充电枪穿入的插接开口。该插接开口需要密封,避免连接端子直接裸露于外以与灰尘、液体等杂质接触。现有连接器中,要么直接通过带有汽车装饰圈的汽车自身盖板直接盖合连接器实现对插接开口的密封,要么通过单独设置的上盖与底座组装盖合实现对插接开口的密封。采用汽车自身盖板与连接器直接盖合,密封效果差,灰尘、液体等杂质容易通过插接开口进入连接器内部,影响连接器的功能。采用上盖与底座组装盖合,上盖与底座需要频繁的组装拆卸,组装工序繁琐复杂,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上盖与底座之间磨损严重,易损坏,导致密封效果差。另外,若采用上盖与底座组装盖合,在上盖上需设置弹性密封件。现有弹性密封件仅与安装孔的外端面弹性接触,实现单层密封。由于安装孔的外端面难免存在制造误差,会导致安装孔外端面难免存在缝隙、沟壑等。弹性密封件与安装孔外端面之间不能完全地弹性接触,导致密封效果不佳。另外,安装孔还具有朝向电连接电动汽车电池方向一侧设置的连接开口。连接器还包括用于电连接电动汽车电池的导线和密封连接开口的下盖。导线与连接端子电连接并且从下盖贯穿出去,以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电连接。连接器与下盖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开口的弹性密封件。现有下盖与底座盖接在一起,下盖的安装角度确定,导致导线在下盖上的出线方向确定、不可更换,不能满足客户的可更换导线出线方向的需求。另外,在连接端子与外部充电枪对配时,连接端子受到外部充电枪的推力,会导致连接端子朝电动汽车电池的方向移动。加之连接端子的自身结构的特性,在连接端子的朝向电动汽车方向一侧需要止挡件,以对连接端子进行轴向止挡。止挡件易于与连接端子在安装方向上产生干涉,导致连接器不易被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壳体组件及连接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该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安装孔和第一卡扣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正面翻盖;滑动连接在所述正面翻盖上的滑块,在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卡扣部;及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被配置为能提供将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相扣合的锁紧弹力;其中,所述滑块被配置为在被施加克服锁紧弹力的外力时滑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分离。可选地,在所述正面翻盖上固设有第一止挡部;在所述滑块上固设有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轴向压缩在第一止挡部与第二止挡部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锁紧弹力方向与所述外力方向反向设置。可选地,在所述滑块上设有指示所述外力施加方向的标记。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止挡部上固定设有穿入所述弹簧内部的导向柱。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分离时带动所述正面翻盖转动至与底座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自由端用于带动所述正面翻盖转动。可选地,在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安装轴;所述正面翻盖通过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可选地,所述正面翻盖位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一侧;所述第一卡扣部是设置在所述底座外表面上的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是设置在所述滑块上的卡爪,所述卡爪被配置为能扣合在所述卡槽内。可选地,在所述正面翻盖的远离底座方向一侧表面上设有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环绕所述底座主体设置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底座主体上;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主体上;所述第一卡扣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正面翻盖转动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可选地,所述正面翻盖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正面翻盖主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正面翻盖主体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孔。可选地,在所述滑块上设有突出部,以供操作者手持操作。可选地,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卡止方向。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上述壳体组件;及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收纳于所述安装孔内。可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直流充电连接器和/或交流充电连接器。可选地,所述连接器是电动汽车充电座;所述正面翻盖位于所述底座的用于插接外部充电枪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壳体组件及连接器中,正面翻盖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正面翻盖与底座卡扣连接。通过第一弹性元件能将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可靠扣合,使正面翻盖与底座盖合,密封安装孔。对滑块施加外力即可克服第一弹性元件的锁紧弹力,使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分离,正面翻盖能被周向转动以与底座分离,从而将外部充电枪与连接器插配电连接。便于组装,操作简单,实现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密封性能佳。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1连接器去除正面翻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连接器的正面翻盖与滑块的安装图。图6为图3中的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扣合时的示意图。图7为图3中的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分离时的示意图。图8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正面翻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一密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连接器去除背面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连接器的锁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2中锁具位于初始位置时的连接器俯视图。图15为图12中锁具位于锁紧位置时的连接器俯视图。图16为沿图15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1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背面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底座10和连接端子18。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安装孔17。所述安装孔17贯通所述底座10。所述连接端子18的全部或者部分收纳在所述安装孔17内。所述连接器为电动汽车充电座。所述连接端子18的一端用于与外部充电枪对配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18的另外一端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18为母端子,以与外部充电枪的公端子对配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18将对配公端子输入的电流输入至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7的结构可根据所述连接端子18的结构、数量来具体设置,以收纳所述连接端子18。请参阅图4至图7,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正面翻盖11、滑块12和第一弹性元件21。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安装孔17,所述连接端子18收纳在所述安装孔1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7的结构根据所述连接端子18的结构、数量来具体设置,以收纳所述连接端子18。所述正面翻盖11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正面翻盖11能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安装孔(17)和第一卡扣部(19);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的正面翻盖(11);滑动连接在所述正面翻盖(11)上的滑块(12),在所述滑块(12)上设有第二卡扣部(13);及第一弹性元件(2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被配置为能提供将所述第一卡扣部(19)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相扣合的锁紧弹力;其中,所述滑块(12)被配置为在被施加克服锁紧弹力的外力时滑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卡扣部(19)与第二卡扣部(13)相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在所述底座(10)上设有安装孔(17)和第一卡扣部(19);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的正面翻盖(11);滑动连接在所述正面翻盖(11)上的滑块(12),在所述滑块(12)上设有第二卡扣部(13);及第一弹性元件(2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被配置为能提供将所述第一卡扣部(19)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相扣合的锁紧弹力;其中,所述滑块(12)被配置为在被施加克服锁紧弹力的外力时滑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卡扣部(19)与第二卡扣部(13)相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面翻盖(11)上固设有第一止挡部(23);在所述滑块(12)上固设有第二止挡部(2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被轴向压缩在第一止挡部(23)与第二止挡部(2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1)的锁紧弹力方向与所述外力方向反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12)上设有指示所述外力施加方向的标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止挡部(23)上固定设有穿入所述弹簧内部的导向柱(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16),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6)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卡扣部(19)与第二卡扣部(13)相分离时带动所述正面翻盖(11)转动至与底座(10)分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16)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自由端用于带动所述正面翻盖(11)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上连接有安装轴(15);所述正面翻盖(11)通过所述安装轴(15)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安装轴(15)上。9.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跃尹豪迈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