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048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压机,包括上模、下模、支撑柱、锻压锤以及工作台,上模与下模通过支撑柱相连,锻压锤设于上模上,下模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工作台放置在安装槽内,且锻压锤与工作台相对设置,下模内开设有介质通道,介质通道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部连通,介质通道内靠近其另一端活动设有堵头,上模上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堵头向下运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弹性可压缩装置,在静止状态下,推动机构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锻压锤的底部的水平高度。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工作台的冲击伤害较小的优点。

A forging pr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ging press,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 lower die, a support column, a forging hammer and a worktable.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are connected by a support column, and the forging hamm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ie.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worktable is plac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forging hammer is set relative to the worktable, and the low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end of the medium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installation trough. A plug is movable near the other end of the medium channel.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plug downward is installed vertically on the upper die.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n elastic compressible device. In the static state, the horizontal height of the bottom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bottom. The horizontal height of the bottom of the forging hammer.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impact damage to the work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锻压机。
技术介绍
锻压机是金属和机械冷加工用的机电设备,它只改变金属的外形状,在一些汽车零部件加工中都会使用到锻压机。锻压机包括卷板机、剪板机、冲床、压力机、液压机、油压机和折弯机等。公元前二千多年出现的树木车床是机床最早的雏形。工作时,脚踏绳索下端的套圈,利用树枝的弹性使工件由绳索带动旋转,手拿贝壳或石片等作为刀具,沿板条移动工具切削工件。中世纪的弹性杆棒车床运用的仍是这一原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美国于1952年研制成第一台数字控制锻压机床。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现在的机械设备行业发展迅速,我们所见的锻压机多式多样,功能也是各有不同,不过总体使用效率都不错,现有的锻压机的锻压锤的锻压力已经能够远远大于需求,但这样对工作台的冲击伤害较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锻压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对工作台的冲击伤害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锻压机,包括上模、下模、支撑柱、锻压锤以及工作台,所述上模与下模通过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锻压锤设于所述上模上,所述下模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工作台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锻压锤与所述工作台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内开设有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连通,所述介质通道内靠近其另一端活动设有堵头,所述上模上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堵头向下运动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弹性可压缩装置,在静止状态下,所述推动机构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锻压锤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还包固定块,所述弹性可压缩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上模相连,所述弹性可压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相连。优选的,所述弹性可压缩装置包括伸缩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周。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优选的,所述介质通道内填充有介质,所述介质为液压油。优选的,所述介质通道的截面轮廓呈U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锻压机中,下模内开设有介质通道,介质通道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部连通,介质通道内靠近其另一端活动设有堵头,上模上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堵头向下运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弹性可压缩装置,在静止状态下,所述推动机构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锻压锤的底部的水平高度。此处静止状态指的时,在未启动锻压机时,锻压锤与工作台分离的状态。在使用前向介质通道内填充介质,在锻压时,锻压锤向下运动,推动机构先伸入介质通道内并与堵头接触,推动堵头向下运动,堵头驱动介质向靠近工作台的方向运动,最终将工作台顶起的同时推动机构也部分收缩,然后锻压锤下压工作台,工作台下降的同时推动机构进一步收缩,最终工作台回到原位,推动机构起到缓冲的作用,其降低了锻压锤对工作台的冲击伤害。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对工作台的冲击伤害较小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上模,2—下模,3-支撑柱,4-锻压锤,5—工作台,6—介质通道,7—堵头,8—推动机构,21—安装槽,81—弹性可压缩装置,82—固定块,811—伸缩杆,812—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锻压机,包括上模1、下模2、支撑柱3、锻压锤4以及工作台5,上模1与下模2通过支撑柱3相连,锻压锤4设于上模1上,下模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21,工作台5放置在安装槽21内,且锻压锤4与工作台5相对设置,下模2内开设有介质通道6,在使用前向介质通道6内填充介质,介质通道6的一端与安装槽21的底部连通,介质通道6内靠近其另一端活动设有堵头7,上模1上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堵头7向下运动的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包括弹性可压缩装置81,在静止状态下,推动机构8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锻压锤4的底部的水平高度。此处静止状态指的时,在未启动锻压机时,锻压锤4与工作台5分离的状态。在锻压时,锻压锤4向下运动,推动机构8先伸入介质通道6内并与堵头7接触,推动堵头7向下运动,堵头7驱动介质向靠近工作台5的方向运动,最终将工作台5顶起的同时推动机构8也部分收缩,然后锻压锤4下压工作台5,工作台5下降的同时推动机构8进一步收缩,最终工作台5回到原位,推动机构8起到缓冲的作用,其降低了锻压锤4对工作台的冲击伤害。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推动机构8还包固定块82,弹性可压缩装置81的一端与上模1相连,弹性可压缩装置81的另一端与固定块82相连,推动机构8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固定块82先进入介质通道6中,随着锻压锤4继续向下运动,固定块82与堵头7先接触,然后推动机构8中弹性可压缩装置81逐渐压缩,推动机构8部分收缩后,所需要克服的弹性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弹性可压缩装置81不再收缩,然后固定块82开始推动堵头7向下运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弹性可压缩装置81包括伸缩杆811和弹性件812,弹性件812套设在伸缩杆811的外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12为弹簧。如图1所示,介质通道6内填充有介质,介质可以为气体和液体,本实施例中,介质为液体,具体为液压油。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介质通道6的截面轮廓呈U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压机,包括上模(1)、下模(2)、支撑柱(3)、锻压锤(4)以及工作台(5),所述上模(1)与下模(2)通过所述支撑柱(3)相连,所述锻压锤(4)设于所述上模(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工作台(5)放置在所述安装槽(21)内,且所述锻压锤(4)与所述工作台(5)相对设置,所述下模(2)内开设有介质通道(6),所述介质通道(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1)的底部连通,所述介质通道(6)内靠近其另一端活动设有堵头(7),所述上模(1)上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堵头(7)向下运动的推动机构(8),所述推动机构(8)包括弹性可压缩装置(81),在静止状态下,所述推动机构(8)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锻压锤(4)的底部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压机,包括上模(1)、下模(2)、支撑柱(3)、锻压锤(4)以及工作台(5),所述上模(1)与下模(2)通过所述支撑柱(3)相连,所述锻压锤(4)设于所述上模(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工作台(5)放置在所述安装槽(21)内,且所述锻压锤(4)与所述工作台(5)相对设置,所述下模(2)内开设有介质通道(6),所述介质通道(6)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1)的底部连通,所述介质通道(6)内靠近其另一端活动设有堵头(7),所述上模(1)上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堵头(7)向下运动的推动机构(8),所述推动机构(8)包括弹性可压缩装置(81),在静止状态下,所述推动机构(8)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锋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帮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