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华专利>正文

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18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框架、第一横板、第二横板、插销、卡扣、防护网、紧固螺栓、转轴、滑动槽、凸头、卡板、凹槽、减震弹簧和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拧动紧固螺栓可以推动两个横板在框架一侧上下移动,方便调节上下横板之间的距离,能适应安装不同尺寸的防护网。且防护网不使用时,横板可以向下移动,叠加在一起,减小了装置的体积,运输时占用空间减小。防护网通过两端的凸头卡接凹槽,减震弹簧推动推板与凸头外部紧密的接触,防护网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不易发生脱落,安全性能高。且更换方便快捷,单个防护网损坏后可以自由的更换,不用更换整个装置,维护成本低。

Protective Bracket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 protection bracket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body, a frame, a first transverse plate, a second transverse plate, a bolt, a clamp, a protective net, a fastening bolt, a rotating shaft, a sliding groove, a convex head, a clamp plate, a groove, a shock absorber spring and a push pl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tightening bolt can push the two transverse plates up and down on one side of the frame,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transverse plates, and can adapt to installing different sizes of protective nets. When the protective net is not in use, the transverse plate can move downward and stack together, which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device and occupies less space during transportation. The protective net connects the groove through the convex head at both ends, and the shock absorber spring drives the push plate to contact closely with the outside of the convex head. The protective net has good stability in work,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and has high safety performance. And the replacement is convenient and fast. After the damage of a single protective net, it can be replaced freely without replacing the whole device. The maintenance cos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支架,具体为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属于建筑工程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中为了施工安全,常用临边防护支架进行防护。但是现有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结构简单,整体的尺寸较为固定,运输携带不方便,防护网损坏后不易更换,后期维护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建筑工程的临边防护支架结构简单,整体的尺寸较为固定,运输携带不方便,防护网损坏后不易更换,后期维护的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框架和防护网,所述支架本体两侧均有一框架,两个所述框架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部一侧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凹槽内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通过所述凹槽卡接有防护网。所述框架内部中端设置有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贯穿所述滑动槽连接所述框架。优选的,所述防护网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头,且防护网通过两端的凸头卡接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板一端侧面连接有卡扣,且第二横板一端侧面连接有插销。优选的,所述防护网顶部一侧连接有直角卡板。优选的,所述框架底部一侧连接有安装板。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分别垂直于推板和凹槽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连接转轴,使得工作中两个横板可以通过转轴转动,两个横板可以折叠在一起,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方便携带,运输方便快捷。需要使用时,将两个横板展开,插销进入卡扣内部,两个横板连接稳定,不易发生晃动折叠。2、通过在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一端连接紧固螺栓,使得工作中拧动紧固螺栓可以推动两个横板在框架一侧上下移动,方便调节上下横板之间的距离,能适应安装不同尺寸的防护网。且防护网不使用时,横板可以向下移动,叠加在一起,减小了装置的体积,运输时占用空间减小。防护网通过两端的凸头卡接凹槽,减震弹簧推动推板与凸头外部紧密的接触,防护网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不易发生脱落,安全性能高。且更换方便快捷,单个防护网损坏后可以自由的更换,不用更换整个装置,维护成本低。工作中备用的防护网通过卡板卡接在两个横板顶部的凹槽内部,防护网不使用需要收纳时,多个防护网均可以通过卡板卡接在横板上部,方便下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横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框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防护网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横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本体;2、框架;3、第一横板;4、第二横板;5、插销;6、卡扣;7、防护网;8、紧固螺栓;9、转轴;10、滑动槽;11、凸头;12、卡板;13、凹槽;14、减震弹簧;15、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所示,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框架2和防护网7,支架本体1两侧均有一框架2,两个框架2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第一横板3通过转轴9活动连接第二横板4,两个横板可以通过转轴9转动,两个横板可以折叠在一起,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需要使用时,将两个横板展开,插销5进入卡扣6内部,两个横板连接稳定,不易发生晃动折叠,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3,且凹槽13内部一侧连接有推板15,推板15与凹槽13内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4,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通过凹槽13卡接有防护网7;框架2内部中端设置有滑动槽10,且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8贯穿滑动槽10连接框架2,拧动紧固螺栓8可以推动两个横板在框架2一侧上下移动,方便调节上下横板之间的距离,能适应安装不同尺寸的防护网7。且防护网7不使用时,横板可以向下移动,叠加在一起,减小了装置的体积。防护网7通过两端的凸头11卡接凹槽13,减震弹簧14推动推板15与凸头11外部紧密的接触,防护网7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且更换方便快捷,单个防护网7损坏后可以自由的更换。工作中备用的防护网7通过卡板12卡接在两个横板顶部的凹槽13内部,防护网7不使用需要收纳时,多个防护网7均可以通过卡板12卡接在横板上部,方便下次使用。实施例2此外,请根据图1-6所示,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防护网7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凸头11,且防护网7通过两端的凸头11卡接凹槽13,防护网7两端的凸头11卡接在凹槽13内部稳定性能好,方便防护网7的安装。第一横板3一端侧面连接有卡扣6,且第二横板4一端侧面连接有插销5,使用中插销插入卡扣6内部,能使两个横板之间不易发生折叠,两个横板工作中稳定性能好。防护网7顶部一侧连接有直角卡板12,防护网7通过卡板12卡接在凹槽13内部,方便防护网7的收纳。框架2底部一侧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增加框架2底部的面积,框架2安装时更加方便,使用中不易倾倒。减震弹簧14两端分别垂直于推板15和凹槽13内部,减震弹簧14受力均匀,使推板15能均匀的接触凸头11。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两个横板可以通过转轴9转动,两个横板可以折叠在一起,减小整个装置的体积。需要使用时,将两个横板展开,插销5进入卡扣6内部,两个横板连接稳定,不易发生晃动折叠。拧动紧固螺栓8可以推动两个横板在框架2一侧上下移动,方便调节上下横板之间的距离,能适应安装不同尺寸的防护网7。且防护网7不使用时,横板可以向下移动,叠加在一起,减小了装置的体积。防护网7通过两端的凸头11卡接凹槽13,减震弹簧14推动推板15与凸头11外部紧密的接触,防护网7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且更换方便快捷,单个防护网7损坏后可以自由的更换。工作中备用的防护网7通过卡板12卡接在两个横板顶部的凹槽13内部,防护网7不使用需要收纳时,多个防护网7均可以通过卡板12卡接在横板上部,方便下次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框架(2)和防护网(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两侧均有一框架(2),两个所述框架(2)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所述第一横板(3)通过转轴(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4),所述第一横板(3)和所述第二横板(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3),且所述凹槽(13)内部一侧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与所述凹槽(13)内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4),所述第一横板(3)和所述第二横板(4)通过所述凹槽(13)卡接有防护网(7);所述框架(2)内部中端设置有滑动槽(10),且所述第一横板(3)和所述第二横板(4)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8)贯穿所述滑动槽(10)连接所述框架(2)。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框架(2)和防护网(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两侧均有一框架(2),两个所述框架(2)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所述第一横板(3)通过转轴(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4),所述第一横板(3)和所述第二横板(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凹槽(13),且所述凹槽(13)内部一侧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与所述凹槽(13)内部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4),所述第一横板(3)和所述第二横板(4)通过所述凹槽(13)卡接有防护网(7);所述框架(2)内部中端设置有滑动槽(10),且所述第一横板(3)和所述第二横板(4)一侧均通过紧固螺栓(8)贯穿所述滑动槽(10)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王双鹤
申请(专利权)人:魏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