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0723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优良的种子优选为新鲜的种子;S2,准备好播种的花盆或者较大器皿,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S3,对处理好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S4,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S5,移苗前的准备后进行移植大棚或者花盆并保持行间距与列间距在6‑10cm,采用分株法进行移植;S6,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严格按照捕蝇草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进行种植,使其达到了快速、高存活率的作用。

A Planting Method of Fly Catch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planting fly trap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 S1, selecting excellent seeds and optimizing fresh seeds; S2, preparing a planting pot or larger utensils, filling the pot with a matrix and putting it in a glass or water pot with pure water remaining; Make the substrate absorb water to the surface, then spray the surface with spray bottle (mist spray); S3, sow, spray water, cultivate and wait for seed seedling; S4, prepar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before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S5, transplant greenhouse or pot after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and keep row and row spacing after transplanting preparation. At 6 10 cm, the transplant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ramet method, and S6 was supervised and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habits of fly trap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invention is planted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living habit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fly trap, so that it achieves the function of fast and high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捕蝇草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说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Flytrap,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然而,在原产地的捕蝇草在生存上却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人口快速增加因而剥夺捕蝇草的生存空间,而且因为人为干预自然野火的发生,使得这些地区开始长出一些小型灌木,因而遮蔽捕蝇草的阳光。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优良的种子优选为新鲜的种子;S2,准备好播种的花盆或者较大器皿,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S3,对处理好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S4,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S5,移苗前的准备后进行移植大棚或者花盆并保持行间距与列间距在6-10cm,采用分株法进行移植;S6,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光照、水分、湿度、基质、温度、喂食和施肥。优选的,所述基质:以干净的水苔为基质,移植前至少进行24小时的浸泡(最好能够用沸水,以去除病菌和杂草种子),移植时将水苔水挤干(或用甩干机甩干)。优选的,所述播种:小心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盖上0.3厘米的培养土;喷水: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小心喷射;培育: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齐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10天左右发芽(20度)。优选的,所述移植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用水苔包住植株基部(不宜过高,以包住根部为宜),并有一定的紧实度(用手指捏,能下陷后又能弹起恢复),移植好后,用清水浇透定根水。所述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光照: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向阳窗台上即可,或用植物补光灯(红蓝比2∶1)在距植物15-3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时间为4小时/天。水分: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以盆浸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捕蝇草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1-2cm深,并定期补水。湿度:大于50%,捕蝇草的原生环境算是沼泽型的草原,湿度相对较高,若能以大水盘来做腰水,附近的湿度会高一点,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层水苔,也是有助于空气湿度的保持。基质:基质保持在ph3.5-5的酸性,无添加肥料的泥炭与珍珠岩2∶1或纯水苔,基质尽量每年春天更换一次。温度:生长温度15℃~35℃,适宜温度:21~35℃,冬季如想让其休眠,则须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据多年的养护经验,不经过休眠对来年的正常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喂食:请不要强迫他们吃过多的东西,它们会自己捕食,最多只能在2片叶子上投喂节肢类动物(昆虫、蜘蛛等),它们的消化液很难消化牛肉、鸡肉等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中的脂肪。施肥:食虫植物的根系极不耐盐,直接将肥料施入基质中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观叶植物肥料,可按推荐浓度的1/5施用(1∶5000),生长季每2周喷施一次。优选的,所述分株法:捕蝇草经常会长出侧芽,只要侧芽长得够大,拥有完整的根,便可将其自母株分离开来,单独栽培(但有一些人工栽培种全年很少有分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新鲜种子并且处理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使其出芽和存活率的百分率达到最大值。2.本专利技术严格按照捕蝇草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进行种植、移植和监管,使其达到了快速,高存活率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新鲜种子并且处理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使其出芽和存活率的百分率达到最大值;本专利技术严格按照捕蝇草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进行种植、移植和监管,使其达到了快速,高存活率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优良的种子优选为新鲜的种子;S2,准备好播种的花盆或者较大器皿,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S3,对处理好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S4,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S5,移苗前的准备后进行移植大棚或者花盆并保持行间距与列间距在6-10cm,采用分株法进行移植;S6,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光照、水分、湿度、基质、温度、喂食和施肥。所述基质:以干净的水苔为基质,移植前至少进行24小时的浸泡(最好能够用沸水,以去除病菌和杂草种子),移植时将水苔水挤干(或用甩干机甩干)。所述播种:小心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盖上0.3厘米的培养土;喷水: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小心喷射;培育: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起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10天左右发芽(20度)。所述移植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用水苔包住植株基部(不过高,以包住根部为宜),并有一定的紧实度(用手指捏,能下陷后又能弹起恢复),移植好后,用清水浇透定根水。所述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光照: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向阳窗台上即可,或用植物补光灯(红蓝比2∶1)在距植物15-3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时间为4小时/天。水分: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以盆浸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捕蝇草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1-2cm深,并定期补水。湿度:大于50%,捕蝇草的原生环境算是沼泽型的草原,湿度相对较高,若能以大水盘来做腰水,附近的湿度会高一点,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层水苔,也是有助于空气湿度的保持。基质:基质保持在ph3.5-5的酸性,无添加肥料的泥炭与珍珠岩2∶1或纯水苔,基质尽量每年春天更换一次。温度:生长温度15℃~35℃,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优良的种子优选为新鲜的种子;S2,准备好播种的花盆或者较大器皿,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S3,对处理好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S4,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S5,移苗前的准备后进行移植大棚或者花盆并保持行间距与列间距在6‑10cm,采用分株法进行移植;S6,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光照、水分、湿度、基质、温度、喂食和施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优良的种子优选为新鲜的种子;S2,准备好播种的花盆或者较大器皿,将花盆填满基质后放在剩有纯净水的玻璃缸或水盆中,使基质吸水至表面湿润,再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S3,对处理好的基质进行播种、喷水、培育等待种子成苗;S4,对成苗的捕蝇草进行移苗前组培苗准备;S5,移苗前的准备后进行移植大棚或者花盆并保持行间距与列间距在6-10cm,采用分株法进行移植;S6,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和控制包括:光照、水分、湿度、基质、温度、喂食和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以干净的水苔为基质,移植前至少进行24小时的浸泡(最好能够用沸水,以去除病菌和杂草种子),移植时将水苔水挤干(或用甩干机甩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小心打开种子包装,将种子均匀的撒在基质表面,盖上0.3厘米的培养土;喷水:用喷瓶将表面喷湿(雾状喷射),小心喷射;培育:将播好种子的花盆连同玻璃缸或水盆一起放在向阳的窗台内侧,如果是水盆,应加顶端开口塑料罩保湿,注意及时补水,一般10天左右发芽(2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移植,用水苔包住植株基部(不宜过高,以包住根部为宜),并有一定的紧实度(用手指捏,能下陷后又能弹起恢复),移植好后,用清水浇透定根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捕蝇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苗后按照捕蝇草的生存环境和习性进行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金镇方均练叶春妮罗碧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加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