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94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电机本体、设置在电机本体外的外壳体和设置于外壳体内的散热组件,外壳体与电机本体之间形成散热空间,散热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输出轴两侧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散热风扇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套设于转轴上且与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的从动齿轮,散热风扇包括沿转轴向输出轴方向倾斜安装的风扇轴套和若干双向扇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散热风扇转动,使得电机内部的空气流动更加充分,而且散热风扇均是沿转轴向输出轴方向倾斜安装,使得电机内部空气绕电机本体呈环形流动,提高气流与电机本体外壁之间的接触,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散热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散热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主要是利用转轴的转动来带物体进行旋转运动,电机在运作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电机内部与外界连通的间隙内空气流动十分缓慢,所以电机内部散热性能较差,热量的积聚容易影响了电机的正常运作,缩短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电机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外置风扇散热方式或者直接利用电机壳表面的散热筋进行自然散热,外置风扇的散热方式可以较好的进行散热,但是其需要额外增加风扇的供电能源,提高了电机的使用成本;而利用散热筋进行自然的散热,虽然节约使用成本,但是散热效率较低;现有技术中也有直接在电机的转轴上直接固定一散热风扇,利用转轴转动带动散热风扇转动,从而实现内部的散热,但是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散热效果仍有所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通过利用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配合来实现输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散热风扇转动,使得电机内部的空气流动更加充分,而且散热风扇均是沿转轴向输出轴方向倾斜安装,使得电机内部空气绕电机本体呈环形流动,提高气流与电机本体外壁之间的接触,整体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另外将外壳体分成相互连接的底壳体、中间壳体以及盖壳体,使得外壳体整体安装方便,而且利用电机本体外的散热筋来形成对外壳体的支撑,简化外壳体内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整体结构简单。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外的外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的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体包括底壳体、中间壳体和盖壳体,所述中间壳体一侧端面与所述底壳体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壳体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盖壳体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壳体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电机本体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导热柱,所述底壳体与所述电机本体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体,所述盖壳体与所述电机本体另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体,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内,所述电机本体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绕所述电机本体呈圆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中间壳体内侧壁接触相抵的导热筋,相邻所述导热筋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相互连通的散热通道,所述中间壳体于另一侧端面位置的内壁边缘处对称焊设有与所述电机本体另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轴线与所述中间壳体的轴线相交,所述底壳体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绕所述底壳体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导风孔,所述盖壳体另一侧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伸出的通孔;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两侧的转轴、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散热风扇、用于固定所述散热风扇的固定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散热风扇包括沿转轴向输出轴方向倾斜安装的风扇轴套和若干双向扇叶,所述双向扇叶固定在所述风扇轴套外侧壁上且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一端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盖壳体另一侧端面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对应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内均固定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轴承;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所述风扇轴套的安装工位,所述转轴于所述安装工位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面,所述风扇轴套与所述螺纹面螺纹配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螺纹面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套以及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位于所述风扇轴套一侧,所述第二螺纹套位于所述风扇轴套另一侧,所述第一螺纹套与所述第二螺纹套之间形成夹持所述风扇轴套的限位空间。可选地,所述底壳体于一侧端面位置的外壁边缘处设有第一安装凸缘,所述中间壳体于一侧端面边缘位置的外壁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凸缘配合的第二安装凸缘,所述中间壳体于另一侧端面位置的外壁边缘处设有第三安装凸缘,所述盖壳体于一侧端面位置的外壁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凸缘配合的第四安装凸缘,所述第一安装凸缘与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凸缘与所述第四安装凸缘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凸缘与所述第二安装凸缘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安装凸缘与所述第四安装凸缘之间分别设有环形密封圈。可选地,所述导风孔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防尘的过滤网。可选地,所述盖壳体的另一侧端面边缘处设有过渡倒角。可选地,所述底壳体、所述中间壳体以及所述盖壳体均为铝合金壳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利用主动齿轮以及从动齿轮的配合来实现输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两个散热风扇转动,使得电机内部的空气流动更加充分,而且散热风扇均是沿转轴向输出轴方向倾斜安装,使得电机内部空气绕电机本体环形流动,提高气流与电机本体的接触均匀性,整体提高电机的散热效率,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另外将外壳体分成相互连接的底壳体、中间壳体以及盖壳体,使得外壳体整体安装方便,而且利用电机本体外的散热筋来形成对外壳体的支撑,简化外壳体内的结构设计,从而使得整体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自散热电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盖壳体以及散热组件后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11、底壳体;110、第一容纳腔体;111、导热柱;112、导风孔;113、第一安装凸缘;12、中间壳体;120、散热通道;121、限位板;1211、第一安装座;122、第二安装凸缘;123、第三安装凸缘;13、盖壳体;130、第二容纳腔体;131、第二安装座;132、第四安装凸缘;133、通孔;2、电机本体;21、散热筋;22、输出轴;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转轴;331、螺纹面;34、散热风扇;341、风扇轴套;342、双向扇叶;351、第一螺纹套;352、第二螺纹套;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本体2、设置在电机本体2外的外壳体1和设置于外壳体1内的散热组件,外壳体1包括底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盖壳体13,中间壳体12一侧端面与底壳体11一侧端面固定连接,中间壳体12另一侧端面与盖壳体13一侧端面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将外壳体1拆分成套设在电机本体2外且相互连接的底壳体11、中间壳体12以及盖壳体13,提高外壳体1的安装拆卸便利性,而且也便于外壳体1的加工与维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底壳体11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电机本体2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导热柱111,所述底壳体11与所述电机本体2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体110,所述盖壳体13与所述电机本体2另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体130,散热组件位于第二容纳腔体130内,电机本体2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绕电机本体2呈圆周均匀分布且与中间壳体12内侧壁接触相抵的散热筋21,相邻散热筋21之间形成与第一容纳腔体110以及与第二容纳腔体130相互连通的散热通道120,中间壳体12于另一侧端面位置的内壁边缘处对称焊设有与电机本体2另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限位板121,限位板121的中轴线与中间壳体12的轴线相交,底壳体1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绕底壳体11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导风孔112,盖壳体13另一侧端面上设有供电机本体2的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2)、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2)外的外壳体(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内的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体(1)包括底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盖壳体(13),所述中间壳体(12)一侧端面与所述底壳体(11)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壳体(12)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盖壳体(13)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壳体(11)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电机本体(2)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导热柱(111),所述底壳体(11)与所述电机本体(2)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体(110),所述盖壳体(13)与所述电机本体(2)另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体(130),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30)内,所述电机本体(2)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绕所述电机本体(2)呈圆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中间壳体(12)内侧壁接触相抵的散热筋(21),相邻所述散热筋(21)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0)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30)相互连通的散热通道(120),所述中间壳体(12)于另一侧端面位置的内壁边缘处对称焊设有与所述电机本体(2)另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限位板(121),所述限位板(121)的中轴线与所述中间壳体(12)的轴线相交,所述底壳体(1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绕所述底壳体(11)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导风孔(112),所述盖壳体(13)另一侧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电机本体(2)的输出轴(22)伸出的通孔(13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出轴(22)两侧的转轴(33)、套设在所述转轴(33)上的散热风扇(34)、用于固定所述散热风扇(34)的固定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2)上的主动齿轮(31)和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33)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31)传动配合的从动齿轮(32),所述散热风扇(34)包括沿转轴(33)向输出轴(22)方向倾斜安装的风扇轴套(341)和若干双向扇叶(342),所述双向扇叶(342)固定在所述风扇轴套(341)外侧壁上且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板(12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33)一端的第一安装座(1211),所述盖壳体(13)另一侧端面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33)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座(1211)对应的第二安装座(131),所述第一安装座(1211)和第二安装座(131)内均固定有与所述转轴(33)配合的轴承;所述转轴(33)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所述风扇轴套(341)的安装工位,所述转轴(33)于所述安装工位外侧壁上设有螺纹面(331),所述风扇轴套(341)与所述螺纹面(331)螺纹配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转轴(33)上且与所述螺纹面(33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套(351)以及第二螺纹套(352),所述第一螺纹套(351)位于所述风扇轴套(341)一侧,所述第二螺纹套(352)位于所述风扇轴套(341)另一侧,所述第一螺纹套(351)与所述第二螺纹套(352)之间形成夹持所述风扇轴套(341)的限位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2)、设置在所述电机本体(2)外的外壳体(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内的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体(1)包括底壳体(11)、中间壳体(12)和盖壳体(13),所述中间壳体(12)一侧端面与所述底壳体(11)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中间壳体(12)另一侧端面与所述盖壳体(13)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壳体(11)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电机本体(2)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导热柱(111),所述底壳体(11)与所述电机本体(2)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体(110),所述盖壳体(13)与所述电机本体(2)另一侧端面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体(130),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30)内,所述电机本体(2)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绕所述电机本体(2)呈圆周均匀分布且与所述中间壳体(12)内侧壁接触相抵的散热筋(21),相邻所述散热筋(21)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0)以及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30)相互连通的散热通道(120),所述中间壳体(12)于另一侧端面位置的内壁边缘处对称焊设有与所述电机本体(2)另一侧端面接触相抵的限位板(121),所述限位板(121)的中轴线与所述中间壳体(12)的轴线相交,所述底壳体(1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绕所述底壳体(11)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导风孔(112),所述盖壳体(13)另一侧端面上设有供所述电机本体(2)的输出轴(22)伸出的通孔(13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输出轴(22)两侧的转轴(33)、套设在所述转轴(33)上的散热风扇(34)、用于固定所述散热风扇(34)的固定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所述输出轴(22)上的主动齿轮(31)和固定套设于所述转轴(33)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31)传动配合的从动齿轮(32),所述散热风扇(34)包括沿转轴(33)向输出轴(22)方向倾斜安装的风扇轴套(341)和若干双向扇叶(342),所述双向扇叶(342)固定在所述风扇轴套(341)外侧壁上且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限位板(12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轴(33)一端的第一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淮邹联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力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