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牢固组装的钢架结构。为了构成钢架结构,或为了联结在其上带有加强件的两钢件,在钢件的一侧或两侧的联结表面上形成有具有一个或多个同心高出部分和槽的防滑表面,且这两个钢件在第一和第二防滑表面相互接合或不接合的状态下利用一个穿过联接孔的联接件夹持在一起。这样,联结表面间的联结力增大了。(*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联结钢件的方法,涉及加工处理钢件和加强件的联结表面的方法。例如,将钢件搭接在一起,并用诸如螺栓、铆钉等联接件夹紧,从而可使其以联接表面牢固地联接在一起。
技术介绍
在诸如钢结构、桥梁等钢架结构的建筑领域中,为了联结大型钢板、钢架或类似结构,已经采用了将其一侧直接相互搭接或将一固定夹板放置其上,并用螺栓或铆钉夹紧的技术。如上所述,如果诸如钢板或钢架等钢结构的材料,和/或用于联结它们的材料(这些材料此后称作钢件)之间联结表面的摩擦系数小,当钢件用螺栓或铆钉以暂时紧固或永久紧固夹持住时,因为钢件的静载荷作用在钢件的结合处,所以会有钢件表面在剪切螺栓的方向上相互移动的担心;这样钢架结构就不能按照设计规范构造。在传统情况下,对此已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在组装钢架结构前,将钢件先放置在户外,使钢件的联结表面生锈,从而使联结表面间的摩擦系数增大。但是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存在着钢架结构的组装工作更加复杂的问题。另外,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号Hei6-171536和Hei7-179291提供了增大联结表面上的摩擦力的加工工具。再者,在例如示于附图说明图1的钢架结构1的如钢结构或桥梁之类的钢架结构中,在联接起来时相互间平行的一对横梁钢件2A和2B之间以预定的间隔设置有多根垂直钢件3,且垂直钢件3的两端均固定到横梁钢件2A和2B上。而且在横梁钢件2A和2B的延伸方向上多个框架结构部分4顺序地构成一排,撑杆加强件5固定在各框架结构部分4的对角之间。采用了撑杆加强件5,作为防止各框架结构部分4变形的强化装置。撑杆加强件5包括其两端固定在框架结构部分4的对角的支撑件6和联接在相互斜角对置的支撑件6之间的张紧件7。该张紧件7向内牵拉框架结构部分4的四角。因此,例如如果发生地震,且框架结构部分4的横梁钢件2A和2B及垂直钢件3将要在相互移动的方向上振动,那么张紧件7的张紧力将防止其发生。这样,可以提高框架结构部分4的抗震能力。另外,如果上述钢架结构1很庞大,那么当发生地震时撑杆加强件5上的载荷也很大。因此,必须提高各部件的强度。更具体讲,固定到张紧件7和框架结构4的四角的支撑件6必须有足够高的强度。如图2所示,支撑件6有一板状钢件8(称作支撑片),其外边缘通过焊接固定在框架结构部分4的横梁钢件2A或2B和垂直钢件3上,和一焊接到例如可以是杆状钢件的张紧件7的两端的板状联接钢件9(称作支持板)。在支撑片8上钻有螺栓孔10A和10B,且支撑板9借助螺栓夹紧,从而使支撑板9通过压力与支撑片联结。在此,通过压力联结指的是这样一种联结方法,螺栓与螺栓孔10A和10B的内表面接触,且防止支撑板9和支撑片8之间的滑动。这样,当发生地震时,张紧件7上的载荷通过穿过螺栓孔10A和10B的螺栓自支撑板9传递给支撑片8。实际上,当载荷较大时,已经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即用至少两根或多根螺栓将支撑板9固定到支撑片8上,并借助上述两根或多根螺栓的夹持力和抗剪力强力地使支撑板9与支撑片8结为一体。但是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会出现以下现象。如图3所示,螺栓孔10A和10B所在直线的方向D1与张紧件7的张紧方向D2不一致,因此如果张紧件7被拉向与所安排的螺栓孔所在直线方向D1不同的方向,那么支撑板9将以穿过前螺栓孔10A的螺栓为中心转向与张紧方向D2相匹配的方向。这样,如图4所示,后螺栓孔10B将自在建造中支撑板9固定到支撑片8上时的固定位置10B1偏移到由于支撑板9的转动而偏移的偏离位置10B2。此时,由于支撑板9移动到偏离支撑片8的位置,所以一个剪切力通过支撑板9上的螺栓孔10B的边缘作用在穿过后螺栓孔10B的螺栓上,使该螺栓受到剪切或螺栓孔10B的边缘的形状遭到破坏。这样,支撑板9和支撑片8的联结力降低。根据图2的支撑件6,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在发生地震时支撑板9和支撑片8的联结力降低,撑杆加强件5对于框架结构部分4的作用遭到破坏;且因此,存在对框架结构部分4抗震能力减弱的担心。专利技术的公开考虑到以上几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结钢件的方法和设备以及一种加工处理联结表面的方法和设备,以便用简单的技术将钢件的联结表面尽可能牢固地联结在一起。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强件,它可以防止如简单结构加强件那样的功能降低。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下面比照实施例所述,在锥面48A与钢件12的联结表面相接触且通过由压力调节装置42B、58A至54C和57得到的预定恒定压力压住的状态下,在锥面48A上形成有具有一个或多个同心高出部分的滚压棱边48B的滚压模46L(46R)围绕在钢件12上已经钻出或以后将要钻出的联接孔21进行滚压,从而围绕联接孔21形成具有一对或多对同心的凹下和凸起部分的防滑表面52。再者,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相互搭接第一和第二钢件12和2X的联结表面并通过穿过在联结表面上钻出的联接孔21的联接件借助压力焊接而固定第一和第二钢件12和12X,且相对于第一和第二钢件12和12X的联结表面联结第一和第二钢件12和12X的联结钢件的方法和设备中,在通过压力焊接固定前,借助在锥面48A上形成具有一个或多个同心高出部分38A的滚压棱边48B的滚压模46R(46L),锥面48A压力焊接到与联结孔21同心的位置,从而在围绕第一和第二钢件12和12X的联接孔21相互移动的位置分别形成了分别具有一对或多对同心凹下和凸起部分的第一和第二防滑表面52和52X,且第一和第二钢件12和12X通过相互搭接的第一和第二防滑表面52和52X联结,以第一防滑表面52的同心凹下和凸起部分与第二防滑表面52X的同心凹下和凸起部分相配合的形式接合在一起。再者,在于张紧件81的两端具有接合件82以将上述张紧件81联结到钢架结构1上并通过张紧件81支撑来自钢架结构1的拉伸载荷的加强件80中,接合件82包括要固定到钢架结构1的第一板状接合钢件和要固定到张紧件81的第二板状接合钢件83,以及用于在第一和第二通孔84A和83B分别钻通以致穿过第一和第二联接钢件84和83的厚度的状态下夹紧第一和第二接合钢件84和83的夹持件(85、86)。第一接合钢件84具有在其一侧或两侧有同心的凹下和凸起部分的第一防滑表面84B,而第二接合钢件83具有在第一接合钢件84的那一侧有同心凹下和凸起部分的第二防滑表面83C。且第一和第二接合钢件84和83在使第一和第二防滑表面84B和83B的凹下和凸起部分以相互配合的形式接合在一起的状态下,借助穿过第一和第二通孔84A和83B的夹持装置(85、86)使其搭接和夹紧而联结成一体。作为加强件80的接合件82,在第一和第二接合钢件84和83相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有具有同心凹下和凸起部分的防滑表面84B和83C,且它们通过原始系统(in-raw system)联结,以致相互配合地接合在一起。因此,第一和第二接合钢件84和83可由一足够大的结合力联结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借助形成有具有一个或多个同心高出部分的滚压棱边的滚压模,以由压力调节装置获得的预定的恒定压力,通过在钢件的联结表面进行成形滚压,在钢件联结表面的锥面上形成具有围绕钢件的联结孔的一个或多个凹下和凸起部分的防滑表面。因此,可以实现具有这样防滑表面的联结表面,其中同心凹下和凸起部分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异形”差别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接表面加工处理方法,其中: 一个在一锥面上形成有具有一个或多个同心高出部分的滚压棱边的滚压模于上述锥面与上述钢件的联接表面接触并以预定压力压住的状态下,在钢件的联接表面上进行滚压,从而在上述联接表面上形成了具有一对或多对同心的凹下和凸出部分的防滑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清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高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