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柱面网壳支座水平滑移结构整体成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355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柱面网壳支座水平滑移结构整体成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柱面网壳分成二段(1、2)进行分组装配,其一端点为固定铰支座(A),二段(1、2)相接处为铰节点(C)搁置在临时支架(3)上,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滑道内,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分段作水平顶推或连续作水平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然后把滑动铰支座(B)与基础连接固定,铰节点(C)亦到达其设计标高时,再把水平杆(4)连接上,使铰节点(C)固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柱面网壳施工方法,是一种。
技术介绍
柱面网壳的常用的施工方法有(1)高空散装法;(2)高空滑移法;(3)分条分块安装法;(4)整体吊装法;(5)整体提升法;(6)整体顶升法。这些施工方法各有特点,但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临时支承脚手架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高空作业量大,施工安全性差;施工拼装的累计误差问题突出;高空吊装对位拼接困难;临时承力支架的安全隐患突出;顶升装置的稳定问题突出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是把一个拱形结构分二段进行地面组装,在装配与施工阶段,把结构的二段相连接处和两个支座做成可以转动的铰节点,并使其中的一个支座在施工成形阶段能自由滑动从而使结构最终成形。为了能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将柱面网壳分成二段进行分组装配,其一端点为固定铰支座,二段相接处为铰节点搁置在临时支架上,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安放在滑道内,施工时滑动铰支座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固定铰支座方向分段作水平顶推或连续作水平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的设计位置,然后把滑动铰支座与基础连接固定,铰节点亦到达其设计标高时,再把水平杆连接上,使铰节点固定。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安装精度高,施工质量好由于在结构装配阶段是在靠近地面的位置进行,避免了高空作业给施工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安装(焊接、装配)精度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检查和保证。施工成形阶段的网壳结构类似于一个三铰拱结构,其中一个支座在顶推力或牵引力作用下在地面作水平运动直至到达其设计位置,对该支座位置以及运动的控制是非常方便和容易的。成形阶段在拱与拱之间、拱与支座之间的、拱上的杆件之间均不会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所以也就不存在许多传统施工方法的安装累计误差问题。2)施工安全装配阶段的结构十分靠近地面,避免了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结构在整体成形施工阶段为一个单自由度机构,该自由度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且运动位置在地面,对该支座的顶推或牵引可用液压千斤顶来完成,所以对该一维自由度的控制工作是十分方便和安全可靠的。同时,由于不需要用象高空整体提升法那样的临时承力支承脚手架,所以也就不存在临时脚手架稳定问题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项施工技术无论在装配阶段还是在结构整体成形阶段的安全性都是好的。3)施工周期短由于装配阶段的工作面靠近地面,使脚手架的用量大幅度减少,从而节省了脚手架的装配和拆卸时间,同时装配的工作面也可以充分铺开,使装配工作与质量检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结构在整体成形施工阶段的唯一工作就是让B支座在地面水平滑移到位,这项工作一般可在一天内完成。因此,本项施工技术的工期将大大少于传统的施工方法所需的时间。4)施工成本低脚手架用量的大幅度减少将大大降低施工临时用料以及装拆费用,整体成形施工阶段可采用液压千斤顶等小型设备,无需大型吊装机械,同时还有施工工期的缩短等因素。因此,本项施工技术的施工成本将低于传统的施工方法的施工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是图1第一种槽形滑道D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一种实施方案图;图4是第二种槽形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图;图6是第三种槽形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第三种实施方案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将柱面网壳分成二段1、2进行分组装配,其一端点为固定铰支座A,二段1、2相接处为铰节点C搁置在临时支架3上,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槽形滑道5内,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分段作水平顶推或连续作水平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然后把滑动铰支座B与基础连接固定,铰节点C亦到达其设计标高时,再把水平杆4连接上,使铰节点C固定。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为千斤顶顶推支座法,铰支座B安放在槽形滑道5内,槽形滑道5侧面开有若干个定位孔6,在槽形滑道5的外侧面紧装有承力台座7,承力台座7插入土层锚杆12以加强固定作用,在承力台座7与滑动铰支座B间装有千斤顶8,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在千斤顶8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分段作水平顶推运动,千斤顶8至极限位置时,用承力槽钢9穿入定位孔6内,分别将滑动铰支座B和千斤顶8固定,再松开滑动铰支座B,继续顶千斤顶8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实施例2如图1、图4、图5所示为穿心式千斤顶牵引支座法,所说的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槽形滑道5内,在槽形滑道5的内侧装有承力台座7,承力台座7插入土层锚杆12以加强固定作用,承力台座7外侧面装有穿心式千斤顶11,用钢绞线10将穿心式千斤顶11与滑动铰支座B连接,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经穿心式千斤顶11水平外力作用下,通过钢绞线10将滑动铰支座B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连续作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实施例3如图1、图6、图7所示为穿心式千斤顶固定铰支座牵引滑动铰支座法,所说的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槽形滑道5内,穿心式千斤顶11放在固定铰支座A一侧,钢绞线10的一侧穿过固定铰支座A的节点并与穿心式千斤顶11相连,在钢绞线10的另一侧与滑动铰支座B连接,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经穿心式千斤顶11水平牵引力作用下,通过钢绞线10将滑动铰支座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连续作水平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将柱面网壳分成二段(1、2)进行分组装配,其一端点为固定铰支座(A),二段(1、2)相接处为铰节点(C)搁置在临时支架(3)上,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滑道内,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分段作水平顶推或连续作水平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然后把滑动铰支座(B)与基础连接固定,铰节点(C)亦到达其设计标高时,再把水平杆(4)连接上,使铰节点(C)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槽形滑道(5)内,槽形滑道(5)侧面开有若干个定位孔(6),在槽形滑道(5)的外侧面紧装有承力台座(7),在承力台座(7)与滑动铰支座(B)间安放千斤顶(8),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在千斤顶(8)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分段作水平顶推运动,千斤顶(8)至极限位置时,用承力型钢(9)穿入定位孔(6)内,使滑动铰支座(B)临时固定,回缩千斤顶(8),并把承力型钢(9)穿入定位孔(6)使承力型钢(9)成为再次顶推的承力构件,然后拔去滑动铰支座(B)上的承力型钢(9),继续顶千斤顶(8),这样一级一级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在槽形滑道(5)内,在槽形滑道(5)的内侧装有承力台座(7),承力台座(7)外侧面装有穿心式千斤顶(11),用钢绞线(10)将穿心式千斤顶(11)与滑动铰支座(B)连接,施工时滑动铰支座(B)经穿心式千斤顶(11)水平牵引力作用下,通过钢绞线(10)将滑动铰支座(B)向固定铰支座(A)方向连续作水平牵引运动,直至到达滑动铰支座(B)的设计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其另一端点为滑动铰支座(B)安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