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21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一挡板。第一风道与室外连通,第二风道与室内连通,第一风道通过第二风道与室内连通,第一挡板可枢转地设于第一风道内以调整流经第一风道的气体流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可以控制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室外空气进入空调器的气流量,既能从室外抽取新鲜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又能避免室外空气湿度过高造成空调器内部形成冷凝水、影响空调器使用的情况,还可以避免室外空气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效率低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使用性能,提高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温的急剧上升,人们对于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用户通常会关闭门窗,以使空调器流出冷空气能够充分地充斥在室内环境中,以降低室内环境的温度。室内空气循环制冷,室内空气质量下降。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新风管件以连通室外与空调器,可以将室外空气吸入空调器内。然而,在潮湿的气节或是沿海城市,室外空气的湿度大,潮湿的室外空气通过新风管件进入空调器后,容易在空调器内部形成冷凝水,造成空调器内部电器件潮湿受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所述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具有风道气流流量可控的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具有使用寿命长、使用性能佳的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室外连通;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室内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可枢转地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以调整流经所述第一风道的气体流量。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可以控制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室外空气进入空调器的气流量,用户可以根据室外空气温湿度,调节第一挡板相对于第一风道的位置,以避免室外空气湿度过高造成空调器内部形成冷凝水、影响空调器使用的情况,还可以避免室外空气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效率低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使用性能,用户也可以根据室外空气的质量状况,调节第一挡板相对于第一风道的位置,以避免在雾霾天气的情况下,污染严重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从而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且靠近所述第二风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的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处具有螺纹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螺纹结构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结构的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处具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风道结构之间部位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环形,所述连接部的部分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其余部分结构的厚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止挡结构,所述止挡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组件;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为如上所述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风道结构的第一挡板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挡板转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可以控制第一风道内的气体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室外空气进入空调器的气流量,用户可以根据室外空气温湿度,调节第一挡板相对于第一风道的位置,以避免室外空气湿度过高造成空调器内部形成冷凝水、影响空调器使用的情况,还可以避免室外空气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效率低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使用性能,用户也可以根据室外空气的质量状况,调节第一挡板相对于第一风道的位置,以避免在雾霾天气的情况下,污染严重的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从而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而且第一挡板可以通过驱动件调节,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机械性能及自动化。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冷媒循环系统,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第三风道,所述冷媒循环系统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风道内,所述第三风道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风道结构10,外壳100,第一风道110,进风口111,第二风道120,入风口121,第一挡板130,温湿度传感器140,螺纹结构150,软管160,第二挡板170,连接部180,减薄区181,止挡结构19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6-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10,包括第一风道110、第二风道120和第一挡板130。具体而言,第一风道110与室外连通,第二风道120与室内连通,第一风道110通过第二风道120与室内连通,第一挡板130可枢转地设于第一风道110内以调整流经第一风道110的气体流量。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图3所示,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111与第二风道120的入风口121彼此独立设置。例如,如图1-图3所示,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111可以与第二风道120的入风口121间隔排布。再如,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111可以套设(内套或外套)于第二风道120的入风口121。室外空气适于从第一风道110的进风口111进入第一风道110。室内空气适于从第二风道120的入风口121进入第二风道120。第一风道110靠近第一风道110出风口的部分可以与第二风道120连通。例如,第一风道110的出风口可以伸入第二风道120内,空调器可以设有一个排风口(例如,空调器的出风口),第一风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室外连通;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室内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可枢转地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以调整流经所述第一风道的气体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室外连通;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室内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可枢转地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以调整流经所述第一风道的气体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靠近所述第一风道且靠近所述第二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的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处具有螺纹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螺纹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宏亮杨智强刘志强彭代杰毛先友申亮陈良锐闫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