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88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一、内壳体二和燃气分布壳体,外壳体包括第一圆锥段和第一圆柱段,第一圆锥段的一端与第一圆柱段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空气进口,第一圆柱段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一内壳体一,内壳体一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内壳体一中间沿混合气体出口方向形成渐扩通道,内壳体二包括第二圆锥段和第二圆柱段,第二圆锥段和第一圆锥段之间构成一渐缩通道,第二圆柱段和第一圆柱段之间构成一直通式混合通道,外壳体上位于第一圆柱体段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圆环形燃气分布壳体,燃气分布壳体上设有燃气进口。不仅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大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且大大降低气流压力损耗,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器,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
技术介绍
燃气空气混合器是燃气燃烧器的重要组成构件,其作用是将空气和燃气充分混合后送入到燃烧器中进行预混式燃烧。而目前的燃气空气混合器都是采用直通式结构,空气和燃气分别进入混合器内后流入直通式混合通道进行混合,然后直接通过直通式混合通道从混合器出口流出,并送入燃烧器中。这种结构一方面不仅长度比较长,且混合气体在混合流动过程中受到的气流阻力大,气流压力损耗大;另一方面混合气体之间的混合行程比较短,无法使空气和燃气充分混合,不仅燃烧效率低,且燃烧烟气中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长度较短的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不仅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大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且大大降低气流压力损耗,节能环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一、内壳体二和燃气分布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圆锥段和第一圆柱段,所述第一圆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空气进口,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一内壳体一,所述内壳体一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所述内壳体一的小头端位于所述外壳体内,大头端伸出所述外壳体外,且该大头端设为混合气体出口,所述内壳体一中间沿混合气体出口方向形成渐扩通道,所述外壳体内还设有一内壳体二,所述内壳体二包括第二圆锥段和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二圆锥段和所述第一圆锥段之间构成一渐缩通道,所述第二圆柱段和所述第一圆柱段之间构成一直通式混合通道,且所述内壳体一的小头端伸入所述第二圆柱段中,所述外壳体、内壳体一和内壳体二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外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体段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圆环形燃气分布壳体,所述燃气分布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圆锥段和所述第一圆柱段的交接处,所述燃气分布壳体上设有燃气进口,所述外壳体外壁上位于所述燃气分布壳体内开设有燃气小孔,所述燃气小孔与所述直通式混合通道相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圆锥段的锥度大于所述第一圆锥段的锥度,且所述第一圆锥段的锥度大于所述内壳体一的圆台锥度。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成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空气通过空气进口进入外壳体内,并沿着渐缩通道流向直通式混合通道,同时燃气从燃气进口进入燃气分布壳体内,并通过燃气小孔流入直通式混合通道中,此时空气与燃气在直通式混合通道中进行初步混合,并一起沿着直通式混合通道向前流动,混合气体在到达直通式混合通道末端时,在外壳体、内壳体一和内壳体二的共同作用下折向流动,进入内壳体二中,并在第二圆锥段和第二圆柱段的共同作用下再次折向流动,进入内壳体一中,从而使燃气和空气得以进一步充分混合,最后通过渐扩通道从混合气体出口流出,进入燃烧器中。不仅大大延长混合行程,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燃烧效率,且大大降低燃烧烟气中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出,经检测,在全负荷范围内几乎没有一氧化碳产生,再者由于对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构成了渐缩通道和渐扩通道,大大降低气流压力损耗,节能环保。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长度较短的特点,不仅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大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且大大降低气流压力损耗,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一,3-内壳体二,4-燃气分布壳体,5-第一圆锥段,6-第一圆柱段,7-空气进口,8-混合气体出口,9-渐扩通道,10-第二圆锥段,11-第二圆柱段,12-渐缩通道,13-直通式混合通道,14-燃气进口,15-燃气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一2、内壳体二3和燃气分布壳体4,外壳体1包括第一圆锥段5和第一圆柱段6,第一圆锥段5的一端与第一圆柱段6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空气进口7,第一圆柱段6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一内壳体一2,内壳体一2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内壳体一2的小头端位于外壳体1内,大头端伸出外壳体1外,且该大头端设为混合气体出口8,内壳体一2中间沿混合气体出口8方向形成渐扩通道9,外壳体1内还设有一内壳体二3,内壳体二3包括第二圆锥段10和第二圆柱段11,第二圆锥段10和第一圆锥段5之间构成一渐缩通道12,第二圆柱段11和第一圆柱段6之间构成一直通式混合通道13,且内壳体一2的小头端伸入第二圆柱段11中,外壳体1、内壳体一2和内壳体二3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外壳体1上位于第一圆柱体段6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圆环形燃气分布壳体4,燃气分布壳体4靠近第一圆锥段5和第一圆柱段6的交接处,燃气分布壳体4上设有燃气进口14,外壳体1外壁上位于燃气分布壳体4内开设有燃气小孔15,燃气小孔15与直通式混合通道13相通,第二圆锥段10的锥度大于第一圆锥段5的锥度,且第一圆锥段5的锥度大于内壳体一2的圆台锥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空气通过空气进口7进入外壳体1内,并沿着渐缩通道12流向直通式混合通道13,同时燃气从燃气进口14进入燃气分布壳体4内,并通过燃气小孔15流入直通式混合通道13中,此时空气与燃气在直通式混合通道13中进行初步混合,并一起沿着直通式混合通道13向前流动,混合气体在到达直通式混合通道13末端时,在外壳体1、内壳体一2和内壳体二3的共同作用下折向流动,进入内壳体二中,并在第二圆锥段和第二圆柱段的共同作用下再次折向流动,进入内壳体一2中,从而使燃气和空气得以进一步充分混合,最后通过渐扩通道9从混合气体出口8流出,进入燃烧器中。不仅大大延长混合行程,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效果,从而大大提高燃烧效率,且大大降低燃烧烟气中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排出,经检测,在全负荷范围内几乎没有一氧化碳产生,再者由于对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构成了渐缩通道12和渐扩通道9,大大降低气流压力损耗,节能环保。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一(2)、内壳体二(3)和燃气分布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圆锥段(5)和第一圆柱段(6),所述第一圆锥段(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段(6)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空气进口(7),所述第一圆柱段(6)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一内壳体一(2),所述内壳体一(2)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所述内壳体一(2)的小头端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大头端伸出所述外壳体(1)外,且该大头端设为混合气体出口(8),所述内壳体一(2)中间沿混合气体出口(8)方向形成渐扩通道(9),所述外壳体(1)内还设有一内壳体二(3),所述内壳体二(3)包括第二圆锥段(10)和第二圆柱段(11),所述第二圆锥段(10)和所述第一圆锥段(5)之间构成一渐缩通道(12),所述第二圆柱段(11)和所述第一圆柱段(6)之间构成一直通式混合通道(13),且所述内壳体一(2)的小头端伸入所述第二圆柱段(11)中,所述外壳体(1)、内壳体一(2)和内壳体二(3)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外壳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体段(6)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圆环形燃气分布壳体(4),所述燃气分布壳体(4)靠近所述第一圆锥段(5)和所述第一圆柱段(6)的交接处,所述燃气分布壳体(4)上设有燃气进口(14),所述外壳体(1)外壁上位于所述燃气分布壳体(4)内开设有燃气小孔(15),所述燃气小孔(15)与所述直通式混合通道(1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燃气空气混合器,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一(2)、内壳体二(3)和燃气分布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第一圆锥段(5)和第一圆柱段(6),所述第一圆锥段(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柱段(6)的一端相连,另一端设有空气进口(7),所述第一圆柱段(6)的另一端上固定有一内壳体一(2),所述内壳体一(2)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所述内壳体一(2)的小头端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大头端伸出所述外壳体(1)外,且该大头端设为混合气体出口(8),所述内壳体一(2)中间沿混合气体出口(8)方向形成渐扩通道(9),所述外壳体(1)内还设有一内壳体二(3),所述内壳体二(3)包括第二圆锥段(10)和第二圆柱段(11),所述第二圆锥段(10)和所述第一圆锥段(5)之间构成一渐缩通道(12),所述第二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斌倪露滨乔琳雅姜伟军林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滨特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