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880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腔、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锅炉腔的底部为烧煤区,进煤口设置在炉排轨道的始端,落渣口设置在炉排轨道的尾端,炉排轨道的下方设有多个一次进风口,炉排轨道的上方为第二燃烧区,第二燃烧区的上方为第一燃烧区,第一燃烧区的上方为上锅筒,炉前拱设置在第一燃烧区,炉前拱与锅炉腔的前侧壁固定连接,炉前拱自前侧壁方向向后侧壁方向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热效率达到90%、NOx排放低于100mg/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气、缺油”国家,这样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也决定了我国的锅炉产业结构也是以燃煤锅炉为主。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年耗煤量约7亿吨,占全国消耗量的约20%,其整体能源效率约65%,较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且贡献了全国约1/3的煤烟、1/4的SO2和1/10的NOx,工业及生活锅炉每年的总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均位居全国工业行业第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发展集中供热,以大容量高参数的燃煤工业、商业和生活用锅炉。在此形势下,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锅炉,就需要首先解决燃煤锅炉在实现清洁高效燃烧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燃煤工业锅炉中约八成为层燃锅炉,其中链条锅炉又占据总数的六成以上,其问题更为突出,也最具解决的意义:层燃锅炉结构简单、燃料适用性强、负荷变化适用性好,且操作运行相对简单,在成本上具有优势,形成量大面广的现状,但其整体平均效率极低,污染物排放多,其原因主要有:(1)燃烧经过简单破碎的统煤,煤种多变,煤质差,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燃煤条件相差较大;(2)控制系统和运行人员操作水平都比较差,污染物处理配套设备落后,这曾是层燃锅炉在成本上的优势,却是造成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问题的重要原因;(3)我国有上千家工业锅炉制造厂,同电站锅炉制造厂相比,单厂规模要小得多,加工水平参差不齐;(4)国外燃煤层燃锅炉较少,无法照搬其先进经验;(5)现有一些单项节能技术,多基于经验积累,缺乏理论提升,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近年来,国内燃煤层燃锅炉行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形成适合我国用煤条件的特色燃烧技术,通过引进技术(如GEF《高效工业锅炉》项目)或自主研发的方式,使用降低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膜式壁、螺纹管、分层给煤和飞灰回燃技术等技术,使大中型链条锅炉在烧原煤的条件下,提高热效率,但燃烧污染物控制技术仍相对落后,且并未从整体上改变行业水平。其锅炉跑火现象严重,碳未烧尽,效率只有75%-78%,NOx排放量为400-500mg/Nm3,还有SO2等诸多不良气体的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对锅炉改变排风口设置位置、改变拱形设置区域和形状来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包括锅炉腔、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所述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设置在所述锅炉腔内,所述锅炉腔的底部为所述烧煤区,所述烧煤区包括进煤口、炉排轨道、一次进风口和落渣口,所述进煤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始端,所述落渣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尾端,所述炉排轨道自进煤口端向落渣口端转动,所述炉排轨道的下方设有多个一次进风口,所述一次进风口将风送至所述炉排轨道上,所述炉排轨道的上方为所述第二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的上方为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的上方为所述上锅筒,所述锅炉腔具有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靠近所述进煤口,所述后侧壁靠近所述落渣口,所述炉前拱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炉前拱与所述锅炉腔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前拱自所述前侧壁方向向所述后侧壁方向凸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前拱的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燃烧区的半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炉前拱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侧壁包括第一竖壁、斜壁和第二竖壁,所述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均垂直于水平线,所述第一竖壁和第二竖壁与所述前侧壁平行,所述斜壁与所述水平线的夹角为16-20度,所述斜壁的首端连接第一竖壁,尾端连接第二竖壁,所述第一竖壁位于第一燃烧区内,所述斜壁位于第二燃烧区内,所述第二竖壁位于烧煤区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还包括下锅筒和第三燃烧区,所述下锅筒位于所述上锅筒的下方,所述第三燃烧区设置在所述下锅筒与所述上锅筒之间,所述第三燃烧区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锅筒与所述下锅筒平行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一次进风口均匀分布在所述炉排轨道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还包括二次进风口,所述二次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的后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次进风口的高度小于所述炉前烘的高度。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次进风口的数量为一个,一次进风口的数量为8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解决了目前燃煤链条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的问题,热效率达到90%、NOx排放低于100mg/Nm3,保证了燃煤链条锅炉的继续应用与发展,对于满足我国环境治理与能源供给的需求,减少用能单位能源成本、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同样类型的燃气、用电或煤粉工业锅炉相比,在实现类似水平的燃烧效率与污染排放控制的同时,降低设备与运行成本,该技术水平长期内可满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锅炉排放要求,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B-B的剖示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锅炉腔、2为上锅筒、3为第一燃烧区、4为第二燃烧区、5为烧煤区、51为进煤口、52为炉排轨道、53为一次进风口、54为落渣口、7为炉前拱、8为下锅筒、9为第三燃烧区、10为二次进风口、11为前侧壁、12为后侧壁、121为第一竖壁、122为斜壁、123为第二竖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包括:锅炉腔1、上锅筒2、第一燃烧区3、第二燃烧区4和烧煤区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首先,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结构示意图等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结构的示意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实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B-B的剖示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述,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是:包括锅炉腔、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所述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设置在所述锅炉腔内,所述锅炉腔的底部为所述烧煤区,所述烧煤区包括进煤口、炉排轨道、一次进风口和落渣口,所述进煤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始端,所述落渣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尾端,所述炉排轨道自进煤口端向落渣口端转动,所述炉排轨道的下方设有多个一次进风口,所述一次进风口将风送至所述炉排轨道上,所述炉排轨道的上方为所述第二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的上方为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的上方为所述上锅筒,所述锅炉腔具有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靠近所述进煤口,所述后侧壁靠近所述落渣口,所述炉前拱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炉前拱与所述锅炉腔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前拱自所述前侧壁方向向所述后侧壁方向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是:包括锅炉腔、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所述上锅筒、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烧煤区设置在所述锅炉腔内,所述锅炉腔的底部为所述烧煤区,所述烧煤区包括进煤口、炉排轨道、一次进风口和落渣口,所述进煤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始端,所述落渣口设置在所述炉排轨道的尾端,所述炉排轨道自进煤口端向落渣口端转动,所述炉排轨道的下方设有多个一次进风口,所述一次进风口将风送至所述炉排轨道上,所述炉排轨道的上方为所述第二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的上方为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的上方为所述上锅筒,所述锅炉腔具有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靠近所述进煤口,所述后侧壁靠近所述落渣口,所述炉前拱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炉前拱与所述锅炉腔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炉前拱自所述前侧壁方向向所述后侧壁方向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炉前拱的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燃烧区的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炉前拱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低氮排放链条炉排锅炉,其特征是:所述后侧壁包括第一竖壁、斜壁和第二竖壁,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平庄旭刚王继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正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