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码机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38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喷码机输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副、固定夹持组件、活动夹持组件以及导轨,丝杆螺母副连接在伺服电机与活动夹持组件之间,伺服电机驱使活动夹持组件沿导轨滑动而靠近或远离固定夹持组件,活动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第一外壳中的第一同步带,固定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第二外壳中的第二同步带。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码机输送机构中利用伺服电机与丝杠螺母副来驱动活动夹持组件,因此响应时间短,能够将活动夹持组件精确的定位在预定位置。固定夹持组件与活动夹持组件夹持、定位待喷涂的产品,而第一同步带与第二同步带则带动产品沿着夹持组件移动,从而实现自动的上料与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码机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喷码机
,尤其涉及一种喷码机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加工、组装、测试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以及每一个零部件的来源,都会影响到产品最终质量的优劣。因此,需要让每个零部件以及产品的来源均可追溯,以此保证质量过关。溯源的方式是在零部件、产品上打上标识码(条形码、二维码),这个标识码所对应的是产品的身份,在企业的数据库中利用这个身份记录了这个产品在经历所有制程中的材料来源、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在包装出库的时候,需要对产品的标识码进行扫码,并根据扫码的结果在数据库中查询该产品的信息,一旦发现有不良品混入,可以在出库前将其剔除,以保证产品的出库质量,由此可见标识码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除此之外,成品上也需打上商标、品名等图案或文字。喷码机中除了喷码头是非常重要的机构之外,负责输送待喷涂产品的输送机构也非常重要,目前的输送机构主要由气缸驱动,但气缸的响应时间较长,对产品的定位精度不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更精确的喷码机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更精确的喷码机输送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码机输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副、固定夹持组件、活动夹持组件以及导轨,所述丝杆螺母副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活动夹持组件之间,所述伺服电机驱使所述活动夹持组件沿所述导轨滑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夹持组件,所述活动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同步带,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中的第二同步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喷码机输送机构中利用伺服电机与丝杠螺母副来驱动活动夹持组件,因此响应时间短,能够将活动夹持组件精确的定位在预定位置。固定夹持组件与活动夹持组件夹持、定位待喷涂的产品,而第一同步带与第二同步带则带动产品沿着夹持组件移动,从而实现自动的上料与下料。较佳地,所述导轨的数量有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副位于两所述导轨之间。较佳地,所述活动夹持组件还包括驱使所述第一同步带运转的第一电机,所述固定夹持组件还包括驱使所述第二同步带运转的第二电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喷码机输送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喷码机输送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码机输送机构1,使用在喷码机中,实现将待喷涂的产品自己上料到喷头下方并在喷涂完成后自动下料的功能。喷码机输送机构1包括伺服电机11、丝杆螺母副12、固定夹持组件13、活动夹持组件14以及两个间隔开的导轨15。伺服电机11与丝杆螺母副12位于两个导轨15之间,导轨15的走向与丝杆螺母副12中丝杆的走向相同,丝杆螺母副12由伺服电机11驱动,可在非常短的响应时间内实现启动或停止。固定夹持组件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导轨15上,活动夹持组件14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导轨15上,其中固定夹持组件13的位置相对活动夹持组件14更远离伺服电机11。活动夹持组件14连接在丝杆螺母副12的活动螺母上,因此当伺服电机11启动后活动夹持组件14能够沿着丝杆移动,即在两导轨15上滑动靠近或远离固定夹持组件13。活动夹持组件14包括第一外壳141、第一同步带142以及第一电机143,第一外壳141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15上,第一外壳141为三侧封闭而一侧开放的结构,其开放的是朝向固定夹持组件13的一侧。第一同步带142容纳在第一外壳141内,第一电机143与第一外壳141固定并驱使第一同步带142运转。当然,第一外壳141中还设有带动第一同步带142的若干同步轮以及张紧第一同步带142的张紧轮。固定夹持组件13的结构与活动夹持组件14的结构基本相同,包括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导轨15上的第二外壳131、容纳在第二外壳131中的第二同步带132以及驱动第二同步带132的第二电机133。较佳的,第一电机143与第二电机133也是伺服电机。喷码机的喷头大致位于本输送机构1中固定夹持组件13的上方。上料前将活动夹持组件14移动到靠近固定夹持组件13的位置,从本输送机构1的一端上料,将产品放在固定夹持组件13与活动夹持组件14之间,然后活动夹持组件14再向固定夹持组件13移动,将产品夹住使第一同步带142、第二同步带132与产品接触,产品的部分可承载在第一外壳141与第二外壳131上。接着两个同步带运转,将产品精确地送到喷头的下方。喷涂工作完成后,两个同步带将产品送到输送机构1的另一端下料。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带142、第二同步带132的宽度略大于第一外壳141、第二外壳131,因此同步带的部分从外壳中露出而能与产品直接接触,并通过同步带的运转带动产品。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将同步带完全隐藏在外壳中,并在同步带上设置其他结构来推动或拉动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喷码机输送机构1中利用伺服电机11与丝杠螺母副12来驱动活动夹持组件14,因此响应时间短,能够将活动夹持组件14精确的定位在预定位置。固定夹持组件13与活动夹持组件14夹持、定位待喷涂的产品,而第一同步带142与第二同步带132则带动产品沿着夹持组件移动,从而实现自动的上料与下料。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码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副、固定夹持组件、活动夹持组件以及导轨,所述丝杆螺母副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活动夹持组件之间,所述伺服电机驱使所述活动夹持组件沿所述导轨滑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夹持组件,所述活动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同步带,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中的第二同步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码机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丝杆螺母副、固定夹持组件、活动夹持组件以及导轨,所述丝杆螺母副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活动夹持组件之间,所述伺服电机驱使所述活动夹持组件沿所述导轨滑动而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夹持组件,所述活动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中的第一同步带,所述固定夹持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立名李江辉郭红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依玛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