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38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由下列物质制成:改性聚乳酸、增韧剂、纳米碳酸钙、诱食剂、颜料、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合理搭配了多种原料成分,有效的实现了材料性能的增强改进,明显提高了材料的耐温性、可加工性,以及力学强度特性,进而实现了仿生鱼饵寿命的延长和使用品质的增强,极具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仿生鱼饵加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垂钓作为一项户外活动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垂钓用塑料制备的仿生鱼饵具有逼真的仿生鱼、虾、虫等效果,同时可长期使用,无需换饵等特点,在垂钓爱好者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常用塑料仿生鱼饵多是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备而成,如采用PVC、PE、PC、ABS等塑料。这类塑料制备的仿生鱼饵一旦脱落掉入海洋,上百年都无法降解,会对海洋生物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聚乳酸(PLA)是由植物中提取淀粉、经发酵成乳酸、进一步聚合而成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具有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用聚乳酸材料制备的仿生鱼饵脱落掉入海洋中时,可以在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下完全降解为H2O和CO2,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任何危害。但聚乳酸材料脆性大、不耐热(55℃即发生变形),不经改性不利于成型加工。专利CN104497509A提供了一种可以降解的仿生鱼饵,由聚乳酸材料制成,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的韧性,同时材料中还添加有聚己内酯和TPEE热塑性弹性体。该方法生产的仿生鱼饵一方面会因添加有聚己内酯这种生物降解材料而使生产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会因添加有TPEE热塑性弹性体而破坏了聚乳酸的全生物降解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110份改性聚乳酸、8~12份增韧剂、3~5份纳米碳酸钙、0.5~1.5份诱食剂、1~2份颜料、0.2~0.4份抗氧化剂、0.1~0.3份紫外线吸收剂、0.5~0.8份润滑剂。优选的,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5份改性聚乳酸、10份增韧剂、4份纳米碳酸钙、1份诱食剂、1.5份颜料、0.3份抗氧化剂、0.2份紫外线吸收剂、0.7份润滑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颗粒粒径为20~60nm。进一步的,所述的诱食剂为大蒜素、香兰素、香豆素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531。进一步的,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1.2~1.6进行混合投入到反应釜内,加热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190~220℃,不断搅拌处理待酯化程度50%以上时,再向反应釜内投入其内物质总质量25~30%的改性溶液,继续搅拌处理待酯化程度90%以上时,加入三氧化二锑催化剂,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280~310℃,同时抽真空处理,1.5~2h后取出得混合料备用;所述改性溶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4~7份正硅酸乙酯、15~20份去离子水、30~35份无水乙醇、0.1~0.2份氨水、3~5份玉米纤维胶、1~2份壳聚糖;(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造粒,完成后即得改性聚乳酸。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内在抽真空处理前始终保持为氮气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仿生鱼饵制造的原材料,有效的改善了现有聚乳酸材料脆性大、不耐热、不易加工等的问题,其中制备添加了一种特殊的改性聚乳酸成分,其是由聚乳酸改性而成,改变了其性能,增强了整体的品质。在对聚乳酸的改性中,在其聚合成型过程中添加了改性溶液进行改性处理,此改性溶液能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成分,在聚乳酸的聚合生成过程中,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有效的固定接枝于聚合物分子链上,实现了对聚乳酸整体耐温、强度等特性的增强,改性溶液中玉米纤维胶和壳聚糖的添加能够进一步提升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接枝固定的稳定性,最终很好的提升了材料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合理搭配了多种原料成分,有效的实现了材料性能的增强改进,明显提高了材料的耐温性、可加工性,以及力学强度特性,进而实现了仿生鱼饵寿命的延长和使用品质的增强,极具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改性聚乳酸、8份增韧剂、3份纳米碳酸钙、0.5份诱食剂、1份颜料、0.2份抗氧化剂、0.1份紫外线吸收剂、0.5份润滑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颗粒粒径为20~60nm。进一步的,所述的诱食剂为大蒜素。进一步的,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531。进一步的,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1.2进行混合投入到反应釜内,加热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190℃,不断搅拌处理待酯化程度50%以上时,再向反应釜内投入其内物质总质量25%的改性溶液,继续搅拌处理待酯化程度90%以上时,加入三氧化二锑催化剂,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280℃,同时抽真空处理,1.5h后取出得混合料备用;所述改性溶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4份正硅酸乙酯、15份去离子水、30份无水乙醇、0.1份氨水、3份玉米纤维胶、1份壳聚糖;(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造粒,完成后即得改性聚乳酸。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内在抽真空处理前始终保持为氮气环境。实施例2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5份改性聚乳酸、10份增韧剂、4份纳米碳酸钙、1份诱食剂、1.5份颜料、0.3份抗氧化剂、0.2份紫外线吸收剂、0.7份润滑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颗粒粒径为20~60nm。进一步的,所述的诱食剂为香兰素。进一步的,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531。进一步的,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进一步的,所述的改性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按照摩尔比1:1.4进行混合投入到反应釜内,加热保持反应釜内的温度为200℃,不断搅拌处理待酯化程度50%以上时,再向反应釜内投入其内物质总质量28%的改性溶液,继续搅拌处理待酯化程度90%以上时,加入三氧化二锑催化剂,并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300℃,同时抽真空处理,1.8h后取出得混合料备用;所述改性溶液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6份正硅酸乙酯、17份去离子水、32份无水乙醇、0.15份氨水、4份玉米纤维胶、1.5份壳聚糖;(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内,进行挤出造粒,完成后即得改性聚乳酸。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内在抽真空处理前始终保持为氮气环境。实施例3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10份改性聚乳酸、12份增韧剂、5份纳米碳酸钙、1.5份诱食剂、2份颜料、0.4份抗氧化剂、0.3份紫外线吸收剂、0.8份润滑剂。进一步的,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颗粒粒径为20~60nm。进一步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110份改性聚乳酸、8~12份增韧剂、3~5份纳米碳酸钙、0.5~1.5份诱食剂、1~2份颜料、0.2~0.4份抗氧化剂、0.1~0.3份紫外线吸收剂、0.5~0.8份润滑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110份改性聚乳酸、8~12份增韧剂、3~5份纳米碳酸钙、0.5~1.5份诱食剂、1~2份颜料、0.2~0.4份抗氧化剂、0.1~0.3份紫外线吸收剂、0.5~0.8份润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5份改性聚乳酸、10份增韧剂、4份纳米碳酸钙、1份诱食剂、1.5份颜料、0.3份抗氧化剂、0.2份紫外线吸收剂、0.7份润滑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的颗粒粒径为20~60n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食剂为大蒜素、香兰素、香豆素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可降解仿生鱼饵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黑马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