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826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公开了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油集水池、破乳池、初次絮泥沉淀池、气浮池、氧化池、还原池、二次絮泥沉淀池、厌氧池和曝气池,氧化池和还原池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池,还原池与二次絮泥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池,二次絮泥沉淀池与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三中间池;隔油集水池初步分离油水;破乳池破坏分离后废水的乳液状态;初次絮泥沉淀池沉积油液的絮凝物;氧化池和还原池中通过化学反应,分解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厌氧池和曝气池内均放入有活性污泥,生化降解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结合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处理方法对工业含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预期排放标准,高效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加工生产常会产生一些含油的废水,这些工业的含油废水其内的油成分来自于一些切削液、冷却油以及洗涤后的废液,该含油废水中含油量较高且成分含量趋于稳定,无法直接进行排放,需要对其进行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现有的含油废水处理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法、化学法或生物法。物理法多为静置分层沉淀等方法,化学法则是通过向含油废水中投入药剂去实现油成分的去除,生物法则是通过微生物降解分解油成分。而单一的使用上述三种方法的任意一种其处理效果均不理想,故需要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合理地对工艺含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预期排放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有机结合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处理方法对工业含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预期排放标准,高效实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油集水池、破乳池、初次絮泥沉淀池、气浮池、氧化池、还原池、二次絮泥沉淀池、厌氧池、曝气池;所述隔油集水池配置有第一抽油泵及第一抽水泵;所述破乳池内设有破乳挡板以及由破乳挡板分隔形成的破乳混合室与破乳水室,所述破乳混合室与破乳水室上下端连通,所述破乳混合室配置有破乳搅拌机以及用于投入对应药剂的CaCl2泵、PAC泵、PAM泵;所述初次絮泥沉淀池包括若干相邻且隔断的沉淀室,所述沉淀室上端敞口且两相邻所述沉淀室上端成阶梯状;所述氧化池和还原池配置有药剂泵和药剂罐所述厌氧池内低氧环境且所述厌氧池和曝气池内均放入有活性污泥;所述氧化池和还原池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池,所述还原池与二次絮泥沉淀池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池;所述二次絮泥沉淀池与厌氧池之间设有第三中间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含油废水经隔油集水池后,将工业含油废水中的油液富集并与废水相分离,极大地减少后续废水处理工作以及药剂成本投入;分离后废水在破乳池中破乳沉淀,进一步分离其中的油液,得到破乳清液;破乳清液通入气浮池,在夹带微小气泡的水流混合下,其内夹带的微小固态渣滓与微小气泡吸附并上浮于气浮池上端,与破乳清液分离,以得到清废液;清废液进入氧化池中并投入氧化药剂,进行氧化处理分解其中溶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入第一中间池进行缓冲,使药剂反应完全后,得到氧化废液;氧化废液进入还原池中和氧化药剂残留以及将有机物分解产物和氧化药剂反应后产物转化为固态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得到浑浊废液;浑浊废液进入第二中间池内,进行缓冲带,待药剂进一步反应,至反应完全后进入二次絮泥沉淀池内;在二次絮泥沉淀池内沉降过滤后,取其上层液进入第三中间池中,得到清废水,清废水中还带有小分子的有机物;最后清废水通过厌氧池、曝气池后,经好氧菌和厌氧菌的联合处理后,将小分子的有机物降解,再待过滤池过滤污泥后,得到符合标准的排放污水。作为优选的,所述隔油集水池包括进液油池、出液水池以及分隔两者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以及底边均与出液水池的侧壁以及底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下端开有连通进液油池和出液水池的隔油口;所述进液油池连接有连续流出含油废水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出口高于隔油口,所述第一抽油泵包括插入进液油池的第一抽油管;所述第一抽水泵包括插入出液水池的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高于隔油口,所述第一抽水泵在系统工作期间保持开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油集水池在初次使用前会向进液油池内注入干净的水并没过隔油进口,或者在出液水池内留下没过隔油口的液体;当含油废水自进液管进入进液油池内后与进液油池内原有液体混合,自上而下出现油层、混合过渡层和分离废水层;随含油废水不断加入进液油池,油层、混合过渡层和分离废水层的厚度不断增加,同时分离废水自隔油口流入出液水池中,以保证隔油口两侧水压平衡;待进液油池内液面升高一段距离后,再启动第一抽水泵抽提出液水池内的分离废水,其中进液油池内液面升高距离根据含油废水内含油量和含油废水的流速而定,优选隔油口至进液管之间高度差的三分之一,第一抽水泵流量与进液管的流量比值和含油废水中水含量比值相近;进液油池内上浮的油层根据含油废水内含油量定期抽取除去或连续抽取除去;由此实现了含油废水的连续分离,无需分批抽取富集油液和分离废水,提高了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使得废水处理系统可连续化处理工业含油废水,无需面积大、用于含油废水静置分层用的池体,减小废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油管为软管且其下端安装有漂浮于进液油池液面上的浮力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抽油管的下端自由随进液油池内液面升降而升降,进而在抽取油层内的富集油液时,无需主动调节第一抽油管,使抽提富集油液的工作更为方便。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管下端高于隔油口且其低于进液管,所述进液油池内液面低于进液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抽水泵启动时第一抽水管下端形成的负压区域位于隔油口上方,避免进液室内位于隔油口上方的富集油液被吸取入出液池内,并且保证在分离工作结束后出液池内留下没过隔油口的液体,避免进液池内的富集油液从隔油口流入出液池内;隔油集水池内隔油口两侧水压平衡,进液油池内上浮有富集油液,故进液油池内分离废水的液面低于出液水池内分离废水的液面,由此第一抽水管下端低于进液管,以控制进液油池内液面低于进液管,防止含油废水直接进入分离废水层搅乱含油废水分层,从而减小混合过渡层厚度,加快含油废水的分层,进而提高含油废水和第一抽水泵的流量上限,提高处理效率。作为优选的,所述隔油集水池包括相邻设置且上端敞口连通的进液池、分油池以及分水池,所述进液池与分油池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所述第一隔板高度为h1;所述分油池与分水池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所述第二隔板高度为h2;所述进液池侧壁连接有连通含油废水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高度低于第一隔板;所述分油池底部设有与第一抽油泵连接的第一抽油管;所述分水池内安装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下端与进液池底部连通,所述提升管高度为h3,所述分水池底部设有与第一抽水泵连接的第一抽水管;所述含油废水中油成分密度为ρ油;所述隔油集水池满足h2>h1>h3和h3>(ρ油/ρ水)h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油集水池在初次使用前会向进液油池内注入干净的水并没过隔油进口,或者在出液水池内留下没过隔油口的液体;含油废水进入进液池内后,进液池内液面升高,且其内液体逐渐分层;当进液池内液体没过第一隔板时,位于进液池上层的油液不断流入分油池内,且此时进液池下方水层的液面和提升管内液面升高;假设进液池内水层的液面升高至与第一隔板齐平时,此时提高管内液面高度应不低于第一隔板,但由于隔油集水池满足h2>h1>h3和h3>(ρ油/ρ水)h1,故假设不成立,进液池内水面在升高至第一隔板前,提升管上端相外出水,继而避免进液池内水面继续升高,故进液池内废水在分水池内液面高于提升管前不进入分油池内,继而保证分油池内所出油液含水量低;另一假设,含油废水中油液含量极高,含水量极低,近似为全油液,当油液没过第一隔板时,进液池底部压力为ρ油gh1,而提升管内由于上次分离工作或事先注入的水,其内为全为水液,其下端压力为ρ水gh3,ρ水gh3>ρ油gh1,故油液在分油池内油液高度不高于第一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油集水池(1)、破乳池(2)、初次絮泥沉淀池(3)、气浮池(4)、氧化池(5)、还原池(5a)、二次絮泥沉淀池(3a)、厌氧池(7)、曝气池(8);所述隔油集水池(1)配置有第一抽油泵(14)及第一抽水泵(15);所述破乳池(2)内设有破乳挡板(21)以及由破乳挡板(21)分隔形成的破乳混合室(2a)与破乳水室(2b),所述破乳混合室(2a)与破乳水室(2b)上下端连通,所述破乳混合室(2a)配置有破乳搅拌机(23)以及用于投入对应药剂的CaCl2泵(24)、PAC泵(25)、PAM泵(26);所述初次絮泥沉淀池(3)包括若干相邻且隔断的沉淀室(31),所述沉淀室(31)上端敞口且两相邻所述沉淀室(31)上端成阶梯状;所述氧化池(5)和还原池(5a)配置有药剂泵(515)和药剂罐(516)所述厌氧池(7)内低氧环境且所述厌氧池(7)和曝气池(8)内均放入有活性污泥;所述氧化池(5)和还原池(5a)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池(6),所述还原池(5a)与二次絮泥沉淀池(3a)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池(6a);所述二次絮泥沉淀池(3a)与厌氧池(7)之间设有第三中间池(6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隔油集水池(1)、破乳池(2)、初次絮泥沉淀池(3)、气浮池(4)、氧化池(5)、还原池(5a)、二次絮泥沉淀池(3a)、厌氧池(7)、曝气池(8);所述隔油集水池(1)配置有第一抽油泵(14)及第一抽水泵(15);所述破乳池(2)内设有破乳挡板(21)以及由破乳挡板(21)分隔形成的破乳混合室(2a)与破乳水室(2b),所述破乳混合室(2a)与破乳水室(2b)上下端连通,所述破乳混合室(2a)配置有破乳搅拌机(23)以及用于投入对应药剂的CaCl2泵(24)、PAC泵(25)、PAM泵(26);所述初次絮泥沉淀池(3)包括若干相邻且隔断的沉淀室(31),所述沉淀室(31)上端敞口且两相邻所述沉淀室(31)上端成阶梯状;所述氧化池(5)和还原池(5a)配置有药剂泵(515)和药剂罐(516)所述厌氧池(7)内低氧环境且所述厌氧池(7)和曝气池(8)内均放入有活性污泥;所述氧化池(5)和还原池(5a)之间设有第一中间池(6),所述还原池(5a)与二次絮泥沉淀池(3a)之间设有第二中间池(6a);所述二次絮泥沉淀池(3a)与厌氧池(7)之间设有第三中间池(6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集水池(1)包括进液油池(12)、出液水池(13)以及分隔两者的隔油板(11);所述隔油板(11)的两侧以及底边均与出液水池(13)的侧壁以及底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油板(11)下端开有连通进液油池(12)和出液水池(13)的隔油口(111);所述进液油池(12)连接有连续流出含油废水的进液管(121),所述进液管(121)出口高于隔油口(111),所述第一抽油泵(14)包括插入进液油池(12)的第一抽油管(141);所述第一抽水泵(15)包括插入出液水池(13)的第一抽水管(151),所述第一抽水管(151)高于隔油口(111),所述第一抽水泵(15)在系统工作期间保持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油管(141)为软管且其下端安装有漂浮于进液油池(12)液面上的浮力件(14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水管(151)下端高于隔油口(111)且其低于进液管(121),所述进液油池(12)内液面低于进液管(1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集水池(1)包括相邻设置且上端敞口连通的进液池(1a)、分油池(1b)以及分水池(1c),所述进液池(1a)与分油池(1b)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d)分隔,所述第一隔板(1d)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