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车顶载货台在装卸货物时不可移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的上方设有第二框架,第二框架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下方设有圆球,圆球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杆,横杆的一端与圆球铰接,横杆的另一端经轴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轮相配合的滑轨,圆球的下方设有第二转轮,第二转轮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绳索,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横杆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转轮经空心转轴固定连接,空心转轴上设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方便快捷以及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
本技术涉及轿车载货台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更清洁更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的轿车或者SUV来说,加装电机的同时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池组,新能源汽车想要行驶足够的里程数就要安装足够大的电池组,现阶段电池发展的技术有限,使得电动汽车用电池组体积大且质量大,因此为满足续航要求通常会压缩车内空间。相对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载人和载货空间较小,为了解决电池组占用空间过大而使得汽车载物空间被压缩的问题,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多在车顶置一个载货台,来满足既不占用车内空间又可以实现增加承载能力。传统的汽车载物台多为一个支架固定在车顶上,在支架上放置物品并使用固定绳索固定,这样的载物台不人性化,车顶本身较高不利于人往上放置物品,而且放置完的物品也不容易看到这使得在束缚物品时可能存在束缚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在行驶过程中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车顶载货台在装卸货物时不可移动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的上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可移动,第二框架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下方设有圆球,横板的下底面与圆球的上端球铰,圆球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杆,横杆的一端与圆球铰接,横杆的另一端经轴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轮相配合的滑轨,滑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相连接,圆球的下方设有第二转轮,第二转轮可转动,第二转轮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绳索,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横杆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转轮经空心转轴固定连接,空心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空心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套装在空心转轴上的转动轴,空心转轴与转动轴经花键连接,转动轴可在空心转轴内前后移动,转动轴上套设有置于第二转轮前侧的齿轮,齿轮下方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轮的后侧设有固定在滑轨前端面上的竖板,空心转轴贯穿竖板,竖板与齿轮之间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拉簧,拉簧的一端与竖板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齿轮滑动连接,转动轴的前端贯穿第一框架且置于第一框架外侧的部分套装有转盘,第二框架的下部设有支架腿,第一框架上设有与支架腿相互配合的凹槽。本技术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上下放置并可移动的框架来实现在装卸货物时,可通过转动倾斜实现置于上方的框架预装载货物的一端低于置于下方的框架,实现降低装载高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转动后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图4为转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齿条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空心转轴与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6可知本技术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框架1,第一框架1的上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框架2,第二框架2可移动,第二框架2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横板3,横板3的下方设有圆球4,横板3的下底面与圆球4的上端球铰,圆球4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杆5,横杆5的一端与圆球4铰接,横杆5的另一端经轴连接有第一转轮6,第一转轮6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轮6相配合的滑轨7,滑轨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1相连接,圆球4的下方设有第二转轮8,第二转轮8可转动,第二转轮8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绳索9,绳索9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横杆5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转轮8经空心转轴10固定连接,空心转轴1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1上,空心转轴10的另一端设有套装在空心转轴10上的转动轴1,空心转轴10与转动轴11经花键连接,转动轴11可在空心转轴10内前后移动,转动轴11上套设有置于第二转轮8前侧的齿轮12,齿轮12下方设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齿轮12的后侧设有固定在滑轨7前端面上的竖板22,空心转轴10贯穿竖板22,竖板22与齿轮12之间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拉簧14,拉簧14的一端与竖板22固定连接,拉簧14的另一端与齿轮12滑动连接,转动轴11的前端贯穿第一框架1且置于第一框架1外侧的部分套装有转盘15,第二框架2的下部设有支架腿16,第一框架1上设有与支架腿16相互配合的凹槽17。为了实现降低第二框架2的效果,所述圆球4的下端开设有通槽18,通槽18的宽度大于第二转轮8的厚度,且通槽18与第二转轮8相互配合,通过通槽18与第二转轮8的配合使得在第二框架2下降的过程中能够满足第二转轮8置与通槽18内,保证第二转轮8不与圆球4相互干涉从而满足第二框架2能够下降距离更多。为了实现拉簧14与齿轮12的滑动连接效果,所述齿轮12的后端面设有环形槽19,环形槽19内设有多个小球20,小球20不可脱离环形槽19,每个小球20均与相对应的拉簧14固定连接,通过小球20在环形槽19内来滑动实现拉簧14与齿轮12的滑动连接。为了防止拉簧14在齿轮12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摆动,所述齿轮12与竖板22之间设有伸缩管21,伸缩管21的一端固定在竖板22上,伸缩管21的另一端固定在小球20上,伸缩管21由两个空心圆管套结而成,空心圆管与空心圆管之间不能相互脱离,通过伸缩管21实现齿轮1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能使拉簧14弯曲变形使得装置更加稳定。为了实现横杆5的稳定,所述每个横杆5的下端经轴连接有两个等大的第一转轮6,两个第一转轮6同轴放置,通过两个第一转轮6使得横杆5在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本技术安装在新能源车的车顶,其中第一框架1的下底面与车顶上表面相接处,第一框架1上方的第二框架2通过支架腿16与凹槽17的配合使得第一框架1与第二框架2相互固定,置于第二框架2上的圆球4不与车顶相接触。本技术在工作的时候首先通过向外拉动转盘15,在拉动转盘15的过程中,转盘15带动转动轴11向外侧移动,转动轴11在向外侧移动的过程中转动轴11置于空心转轴10内的部分始终保持在空心转轴10内部,转动轴11在向外运动的时候置于空心转轴10内的部分沿着空心转轴10向外滑动,转动轴11的移动带动齿轮12向外移动,齿轮12向外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拉伸拉簧14与伸缩管21,使得拉簧14处于被拉伸状态,并保证伸缩管21上的两个空心圆管不能相互脱离,在齿轮12向外移动的过程中,齿轮12与其下端相啮合的齿条13相脱离,并使得转盘15向外延伸,保持向外拉伸转盘15的状态并转动转盘15,转盘15的转动经转动轴11动空心转轴10转动,空心转轴10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轮8转动,第二转轮8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转轮8左右两侧的绳索9同时在第二转轮8上缠绕,绳索9在缠绕的过程中不断收紧变短,绳索9在收紧的过程中带动两个横杆5的下端同时向第二转轮8移动,横杆5的下端向第二转轮8移动的工过程中,横杆5下端安装的第一转轮6在横杆的作用下沿着滑轨7向第二转轮8运动,第一转轮6在运动的过程中,因为横杆5的另一端铰接有圆球4,在横杆5向内收紧的过程中,横杆5的上端会顶起圆球4,圆球4固定在横板3上,横板3固定在第二框架2上,因此横杆5的上端向上顶起圆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上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框架(2),第二框架(2)可移动,第二框架(2)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横板(3),横板(3)的下方设有圆球(4),横板(3)的下底面与圆球(4)的上端球铰,圆球(4)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杆(5),横杆(5)的一端与圆球(4)铰接,横杆(5)的另一端经轴连接有第一转轮(6),第一转轮(6)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轮(6)相配合的滑轨(7),滑轨(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1)相连接,圆球(4)的下方设有第二转轮(8),第二转轮(8)可转动,第二转轮(8)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绳索(9),绳索(9)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横杆(5)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转轮(8)经空心转轴(10)固定连接,空心转轴(1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1)上,空心转轴(10)的另一端设有套装在空心转轴(10)上的转动轴(11),空心转轴(10)与转动轴(11)经花键连接,转动轴(11)可在空心转轴(10)内前后移动,转动轴(11)上套设有置于第二转轮(8)前侧的齿轮(12),齿轮(12)下方设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齿轮(12)的后侧设有固定在滑轨(7)前端面上的竖板(22),空心转轴(10)贯穿竖板(22),竖板(22)与齿轮(12)之间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拉簧(14),拉簧(14)的一端与竖板(22)固定连接,拉簧(14)的另一端与齿轮(12)滑动连接,转动轴(11)的前端贯穿第一框架(1)且置于第一框架(1)外侧的部分套装有转盘(15),第二框架(2)的下部设有支架腿(16),第一框架(1)上设有与支架腿(16)相互配合的凹槽(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车顶可旋转载货台,包括水平放置的第一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上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框架(2),第二框架(2)可移动,第二框架(2)的中间固定安装有横板(3),横板(3)的下方设有圆球(4),横板(3)的下底面与圆球(4)的上端球铰,圆球(4)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横杆(5),横杆(5)的一端与圆球(4)铰接,横杆(5)的另一端经轴连接有第一转轮(6),第一转轮(6)的下方设有与第一转轮(6)相配合的滑轨(7),滑轨(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框架(1)相连接,圆球(4)的下方设有第二转轮(8),第二转轮(8)可转动,第二转轮(8)的左右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绳索(9),绳索(9)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横杆(5)的下端相连接,第二转轮(8)经空心转轴(10)固定连接,空心转轴(1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1)上,空心转轴(10)的另一端设有套装在空心转轴(10)上的转动轴(11),空心转轴(10)与转动轴(11)经花键连接,转动轴(11)可在空心转轴(10)内前后移动,转动轴(11)上套设有置于第二转轮(8)前侧的齿轮(12),齿轮(12)下方设有与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齿轮(12)的后侧设有固定在滑轨(7)前端面上的竖板(22),空心转轴(10)贯穿竖板(22),竖板(22)与齿轮(12)之间设有多个圆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三岗,李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绿驰汽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