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34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饭盒,包括中空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的顶部分别开口,所述上壳体(1)底部与所述下壳体(2)顶部相连接;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与所述下壳体(1)底部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导热板(3),所述导热板(3)的顶面与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相接触连接;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与所述导热板(3)之间为导热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温和加热功能,实现保温的作用,可以保证饭盒内的饭菜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使得饭菜美味可口,方便人们的饮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饭盒
本技术涉及饭盒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饭盒。
技术介绍
目前,食物是人们每日的必需品,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很多时候依赖外卖生活,但是,由于当今的外卖餐盒不具备冷藏保鲜和保温功能,使得人们经常因为配送时间问题吃不到可口的饭菜,甚至,由于饭菜温度过低,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饭盒,其可以具有保温功能,可以保证饭盒内的饭菜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使得饭菜美味可口,方便人们的饮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饭盒,其可以具有保温功能,可以保证饭盒内的饭菜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使得饭菜美味可口,方便人们的饮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饭盒,包括中空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分别开口,所述上壳体底部与所述下壳体顶部相连接;所述上壳体底部外表面与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面与所述上壳体底部外表面相接触连接;所述导热板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导热板之间为导热连接。其中,所述导热板的底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顶面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材料填充层,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内填充有预设的导热材料。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通过一个温度控制模块与一个锂电池相连接;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外表面还设置有一个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温度感应器相连接。其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或者脉宽调制PWM控制器。其中,所述上壳体的底部为铝制的底部;所述锂电池位于所述下壳体底部内表面上。其中,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锂电池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稳压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锂电池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电磁继电器。其中,所述下壳体的外壁还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灯,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发光二极管LED灯相连接,用于在通过温度感应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壳体底部外表面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值时,向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灯发出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灯发光。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散热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面与所述散热器顶面之间也设置有一层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其中,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为导热硅胶片;所述导热板为铝制导热板;所述散热器为铝制的散热片。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饭盒,其具有降温和加热功能,实现保温的作用,可以保证饭盒内的饭菜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使得饭菜美味可口,方便人们的饮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的饭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上壳体,2为下壳体,3为导热板,4为半导体制冷片,5为温度感应器,6为散热器,7为锂电池,8为导热材料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饭盒,其为上下双层结构,包括中空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内部为食物区,用于放置需要保温的食物;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的顶部分别开口,所述上壳体1底部与所述下壳体2顶部相连接(例如卡接);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与所述下壳体1底部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导热板3(优选为铝制导热板),所述导热板3的顶面与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相接触连接;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与所述导热板3之间为导热连接,具体为: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顶面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材料填充层8,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8内填充有预设的导热材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通过一个温度控制模块与一个锂电池7相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外表面还设置有一个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温度感应器相连接,用于通过温度感应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的温度(即视同为上壳体1内食物的温度),当该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锂电池7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输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顶面吸收从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传来的热量(即所述上壳体1底部传来的热量),并且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底面向外释放热量,进行散热,从而实现对上壳体1内的食物温度进行制冷降温的目的;而当该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锂电池7向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输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这时电流方向换向),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顶面产生热量,通过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8传递到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从而对上壳体1内的食物温度进行加热,对上壳体1内的食物进行补充热量处理,实现对食物的保温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温度值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置,一般情况下,例如可以为3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技术,其中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充分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耳帖效应(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它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优选为容易导热的材质制成,例如,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为铝制的底部。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锂电池7位于所述下壳体1底部内表面上,以充分利用下壳1内的空间。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可以为包括一个单片机或者一个脉宽调制PWM控制器。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可以以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度控制模块所采用的单片机或者脉宽调制PWM控制器,可以是现有的单片机或者脉宽调制PWM控制器。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锂电池7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稳压模块(例如为一个稳压器),用于对所述锂电池7输出的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具体实现上,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锂电池7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个电磁继电器,所述该电磁继电器控制导通或者断开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所述锂电池7之间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一般的单片机制冷片不能提供这样大的电流,因此必须扩流,即驱动,本技术采用电磁继电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该电磁继电器,让锂电池向半导体制冷片输出电流,使得驱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材料补充到上壳体中,来实现保温作用。具体实现上,所述下壳体1的外壁还可以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灯,这时候,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发光二极管LED灯相连接,用于在通过温度感应器实时检测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值时,向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灯发出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灯发光,从而提示人们,目前上壳体1内的食物温度过高,小心烫伤。在本技术中,具体实现上,为了增强对上壳体1处传来的热量的散热效果,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散热器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的底面与所述散热器6顶面之间也设置有一层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热材料优选为充绿色无害的导热材料,其在导热板3和半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的顶部分别开口,所述上壳体(1)底部与所述下壳体(2)顶部相连接;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与所述下壳体(2)底部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导热板(3),所述导热板(3)的顶面与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相接触连接;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与所述导热板(3)之间为导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的顶部分别开口,所述上壳体(1)底部与所述下壳体(2)顶部相连接;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与所述下壳体(2)底部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设置有横向分布的导热板(3),所述导热板(3)的顶面与所述上壳体(1)底部外表面相接触连接;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正下方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与所述导热板(3)之间为导热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3)的底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顶面之间设置有一层导热材料填充层(8),所述导热材料填充层(8)内填充有预设的导热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4)通过一个温度控制模块与一个锂电池(7)相连接;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外表面还设置有一个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控制模块与温度感应器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或者脉宽调制PWM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林商浩波马新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