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21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加湿箱体,加湿箱体位于培养箱体上方且固定设于培养箱体上侧面,加湿箱体内设有第一紫外线灯、水雾喷头、加热器,加湿箱体通过第一管道与培养箱体连通,第一管道内设有引风扇,培养箱体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把培养箱体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分隔板设有多个透气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透气孔连通;分隔板上表面固定设有培养基;第二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二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湿度控制效果好,防止培养箱体内滋生有害细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灵芝培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灵芝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分是灵芝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之一,在灵芝生长时,需要较高的水分,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中的含水量为65%,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5%,若底于60%,2--3天刚刚生长的幼嫩子实体就会有白色变为灰色而死亡。目前灵芝培养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对箱体内的湿度控制效果差,并且很容易导致水汽在培育箱体内积累,从而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其结构简单,湿度控制效果好,防止培养箱体内滋生有害细菌。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加湿箱体,加湿箱体位于培养箱体上方且固定设于培养箱体上侧面,加湿箱体内设有第一紫外线灯、水雾喷头、加热器,加湿箱体通过第一管道与培养箱体连通,第一管道内设有引风扇,培养箱体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分隔板,分隔板把培养箱体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体积大于第二腔体的体积;分隔板设有多个透气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透气孔连通;分隔板上表面固定设有培养基;第二腔体的侧壁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二腔体连通。进一步地,培养基的底面设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的下端固定于分隔板的上表面。进一步地,分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紫外线灯。进一步地,培养箱体的内底侧壁呈倾斜状态,第二管道倾斜设置,第二管道的倾斜方向与培养箱体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管道的内端管口的下边缘与培育箱体的内底侧壁的较低端的侧面齐平。进一步地,第二管道的倾斜角度与培养箱体内底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进一步地,加湿箱体由耐酸腐蚀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雾喷头喷出水雾,水雾在加湿箱体内经过加热并紫外线消毒后进入培养箱体,使培养箱体内的湿度升高,加湿效果好;分隔板设有透气孔,透气孔连通第二腔体,这可以保持气流流通,第一腔体内的水汽进入第二腔体内,并从第二管道排出培养箱体外,避免水汽在培养箱体内累积。本技术结构简单,湿度控制效果好,防止培养箱体内滋生有害细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培养箱体100,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二管道103,加湿箱体200,加热器201,第一紫外线灯202,水雾喷头203,第一管道204,引风扇205,分隔板300,透气孔301,第二紫外线灯302,培养基400,支撑脚4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本技术公开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00、加湿箱体200,加湿箱体200位于培养箱体100上方且通过焊接固定于培养箱体100上侧面,加湿箱体200内设有第一紫外线灯202、水雾喷头203、加热器201,优选地,水雾喷头203与加热器201对称固定于加湿箱体200相对的两个周侧壁上,加热器201为加热板,这可以提高水雾的加热效率,第一紫外线灯202设于加湿箱体200的顶部侧壁上,水雾喷头203喷出的水雾偏酸性,PH值范围在4至6,加湿箱体200通过第一管道204与培养箱体100连通,第一管道204内设有引风扇205,水雾在加湿箱体200内升温消毒后,引风机把水雾引进培养箱体100内。培养箱体100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分隔板300,分隔板300把培养箱体100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一腔体101的体积大于第二腔体102的体积;分隔板300设有多个透气孔301,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通过透气孔301连通;分隔板300上表面固定设有培养基400;第二腔体102的侧壁设有第二管道103,第二管道103与第二腔体102连通。本技术的水雾喷头203喷出水雾,水雾在加湿箱体200内经过加热并紫外线消毒后进入培养箱体100,使培养箱体100内的湿度升高,加湿效果好;分隔板300设有透气孔301,透气孔301连通第二腔体102,第一腔体101内的水汽进入第二腔体102内,并从第二管道103排出培养箱体100外,第二腔体102可以保持分隔板300下方的空气流通,避免分隔板300及培养箱体100内积水滋生细菌。本技术结构简单,湿度控制效果好,防止培养箱体100内滋生有害细菌。进一步地,培养基400的底面设有多个支撑脚401,支撑脚401的下端固定于分隔板300的上表面,这可以提高培养基400底部的空气流动性,避免培养基400底部滋生细菌。进一步地,分隔板300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紫外线灯302,第二紫外线灯302具有消毒作用,避免滋生细菌,避免空气中的细菌从第二管道103进入培养箱体100内。进一步地,培养箱体100的内底侧壁呈倾斜状态,第二管道103倾斜设置,第二管道103的倾斜方向与培养箱体100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二管道103的内端管口的下边缘与培育箱体的内底侧壁的较低端的侧面齐平,这有利于排掉培育箱体内水汽凝结成的水,避免滋生细菌。进一步地,第二管道103的倾斜角度与培养箱体100内底侧壁的倾斜角度相同,简化制作过程,并且有利于排水。进一步地,加湿箱体200由耐酸腐蚀材料制成,例如硬性塑料材质,避免偏酸性的水雾对加湿箱体200腐蚀。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00)、加湿箱体(200),所述加湿箱体(200)位于所述培养箱体(100)上方且固定设于所述培养箱体(100)上侧面,所述加湿箱体(200)内设有第一紫外线灯(202)、水雾喷头(203)、加热器(201),所述加湿箱体(200)通过第一管道(204)与所述培养箱体(100)连通,所述第一管道(204)内设有引风扇(205),所述培养箱体(100)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分隔板(300),所述分隔板(300)把所述培养箱体(100)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所述第一腔体(101)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102)的体积;所述分隔板(300)设有多个透气孔(301),所述第一腔体(101)与所述第二腔体(102)通过透气孔(301)连通;所述分隔板(300)上表面固定设有培养基(400);所述第二腔体(102)的侧壁设有第二管道(103),所述第二管道(103)与所述第二腔体(10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100)、加湿箱体(200),所述加湿箱体(200)位于所述培养箱体(100)上方且固定设于所述培养箱体(100)上侧面,所述加湿箱体(200)内设有第一紫外线灯(202)、水雾喷头(203)、加热器(201),所述加湿箱体(200)通过第一管道(204)与所述培养箱体(100)连通,所述第一管道(204)内设有引风扇(205),所述培养箱体(100)内设有横向设置的分隔板(300),所述分隔板(300)把所述培养箱体(100)分隔成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所述第一腔体(101)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腔体(102)的体积;所述分隔板(300)设有多个透气孔(301),所述第一腔体(101)与所述第二腔体(102)通过透气孔(301)连通;所述分隔板(300)上表面固定设有培养基(400);所述第二腔体(102)的侧壁设有第二管道(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兰昕
申请(专利权)人:寻乌县思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