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方坤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182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包括大蒜素类天然产物、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和其他组分植物生根促生长剂、乳化剂、渗透剂、溶剂,将这些组分混合得到能使用的乳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众多大量的天然产物特别是中草药的天然产物中进行筛选,得到具有高抗黄龙病病菌活性的两类天然产物,采用天然产物来源的杀菌剂治疗黄龙病,具有高效、实用的特点。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uanglong dise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Yellow Dragon disease, including natural products of allicin, isothiocyanate, and other components of plant root growth promoter, emulsifier, penetrant and solvent, which are mixed to obtain usable emulsifier. Through the above way, th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Huanglong dise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re screened in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products, especially natural product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wo kinds of natural products with high anti-Huanglong disease fungicides are obtained. The fungicides from natural products are used to treat Huanglong diseas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practic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疾病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龙病是一种对柑橘生产有极大危害的病害,其病原菌为一种专一寄生于柑橘韧皮部的革兰氏阴性菌。黄龙病的病原菌随木虱媒介传播,当木虱带有黄龙病病原菌传播到健康的柑橘树上后,病原菌即随着树体的液流,侵染柑橘的根部和枝梢部。柑橘自身的植物免疫体系,难以对抗黄龙病病菌的侵染。感染一年后,柑橘出现树势衰弱,并大量减产。在感染黄龙病病菌3-5年后,树体彻底死亡。针对黄龙病的危害,现有的技术主要是防治传播病菌的媒介昆虫木虱。这种技术方法,虽然可以减缓黄龙病的蔓延,但是无法根除黄龙病。目前,在我国的广东省,虽然大规模防控木虱,但是仍然无法遏制黄龙病的扩散。黄龙病的不断蔓延已经造成大量的柑橘园被迫砍树,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损失。广东的清远、英德一代,尽管农民竭力防控木虱,但经过5年左右的黄龙病的传播,整体的柑橘得病绝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目前大量种植的柑橘品种如砂糖橘、脐橙、沃柑、蜜桔等虽然果实风味好,产量高,但是均为黄龙病易染病品种,易造成黄龙病发病严重。防治黄龙病,除了控制传病的媒介昆虫外,还必须要找到根治黄龙病的方法。现有的技术根治黄龙病的方法有物理处理和药物法两种。首先,物理处理的方法的特点是成本比较低廉,绿色环保,不使用化学药品,但是缺点是效果一般较差,温度掌控不好,容易对树体造成不可逆伤害。该方法只能减缓,而不能根治黄龙病。对于物理处理法,参考文献《柑橘黄龙病热处理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31卷,第23期,页1-9和《田间自然热罩治疗柑橘黄龙病的效果分析》果树学报,2016年,33卷,第9期,页码1139-1147都介绍了使用热处理方法防治黄龙病。对带有黄龙病病菌的树体用具有80%的透光率的半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覆盖成移动温室,利用太阳光光照对田间感染了黄龙病的柑橘树进行热处理,使得柑橘树体在42摄氏度以上忍受高温,高温同时把树体内的病原菌杀死,经过数个星期处理后,发现大部分感病的柑橘树表现出恢复性生产,经过一年后检测发现黄龙病的病菌浓度降低。但是,在这种热处理的方法中,因为染病柑橘的根系的温度无法升高到杀死黄龙病病菌的程度,故而根部的黄龙病病菌无法根除,会随着筛管重新侵染到树的地上部,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复发。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使用抗生素治疗黄龙病。参考文献《柑橘黄龙病防控药剂筛选试验初报》植物保护,2014年,40卷,第2期,页码166-170介绍了四环素和青霉素对黄龙病病菌有杀死效果。《盐酸四环素等药物对柑桔黄龙病治疗效应》植物保护学报,1981年第8卷,第3期介绍了在田间使用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类注射树干,可以减轻或者治疗黄龙病;《MitigatingCitrusHuanglongbingviaEffectiveApplicationofAntimicrobialCompoundsandThermotherapy》Cropprotection,2016年,84卷,页码150-158.中介绍了综合使用热处理方法和注射树干氨苄青霉素的方法可以减轻或者治疗黄龙病,但是至少取得了有限的效果。研究者已经对防治黄龙病的药剂做了大量的筛选工作,并得出四环素类和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是治疗黄龙病的有效抗生素。如专利申请CN201410772793.9公开了使用盐酸四环素注射防治黄龙病的方法。专利申请CN201610215621.0公开了使用四环素、中生菌素和萘乙酸注射防治黄龙病的方法。专利申请CN201610459019.1公开了使用氨苄青霉素和利福平注射防治黄龙病的方法。然而,制约抗生素使用的原因在于药物的传导在树体内不均匀造成的药害以及必须采用树干注射的用药方式,用药不方便。参考文献《盐酸四环素等药物对柑桔黄龙病治疗效应》植物保护学报,1981年第8卷,第3期中使用四环素对柑橘进行注射,高剂量注射使得柑橘树整体落叶,而剂量调低又达不到治疗效果,注射后2年重新发病。青霉素类抗生素虽然对柑橘树没有药害,但对黄龙病的效果一般,注射后并不能根治黄龙病。这是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容易分解,半衰期短,无法长时间在树体内传导。另一方面,由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子结构特点,无法透过植物叶片而被吸收,只能通过注射入树干的方法给药。这种给药方式往往需要在树干上打孔,然后把带有针口的吊瓶打药通过针口打药注射入树体内部。这种给药方式费工费时,成本很高。进一步,抗生素类药物在树体内的传导并不均匀,由于感染黄龙病的树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管束堵塞,在一个部位注射药物不能很好的分散到树体的各个部位,造成治疗盲区,导致黄龙病病菌的复发。这些治疗的盲区特别是柑橘的根部。大量的病原体蛰伏在柑橘的根部导致抗生素作用后的再次发病。农民通常使用的给药方式是喷雾施药或者是灌根施药。这两种施药方式具有作用均匀,高效省工的特点。因此,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开发能够用于喷雾施药或者灌根施药的黄龙病的药剂。为了能够喷雾给药防治黄龙病,专利技术专利CN201410614713公开了一种用于叶面喷施的防治黄龙病的纳米药物的方法,专利使用氨苄青霉素、乳化剂、分散剂等采用超声减压蒸馏的方法制备氨苄青霉素的纳米乳液,用于防治黄龙病。该专利技术虽然由于制备得到的纳米乳液能够部分的穿过细胞膜,但是实际防治效果不理想,并且存在制备复杂,纳米乳液稳定性差,价格昂贵等缺陷,推广于大田使用存在一定困难。这是由于氨苄青霉素的结构中的羧基基团存在,羧基基团解离带负电荷,在透过细胞膜双酯层时仍然存在排斥力的原因,虽然纳米化乳液可以减少这种排斥力的程度,但是这种排斥力仍然是影响其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造成青霉素无法透过植物叶片的原因是因为青霉素结构中羧基的存在。通常的青霉素为青霉素的钠盐或者钾盐。羧基解离为带有负电荷的羧基根离子。当带有电荷的青霉素透过植物的叶片的酯膜磷脂双分子层的结构时,由于电荷的存在,将导致极大的排斥力,使得青霉素分子无法透过。另一方面,由于黄龙病病菌大量存在于柑橘的根系,而黄龙病病菌造成的柑橘筛管堵塞,导致药剂难以充分的传导于柑橘的根系组织,而残留于根系组织的黄龙病病原菌蛰伏其中,待抗生素经过植物体内的代谢而浓度下降后,重新发病侵染根系上部。由于社会普遍对抗生素的滥用的反感。其他的研究者也在积极发现其他来源于天然的天然产物分子用于黄龙病的防治。在专利申请CN201580025797.3中介绍了一种采用芳香醛类化合物如肉桂醛等防治黄龙病的方法。但是,存在活性不高,选择性差的缺陷。无法实际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包括大蒜素类天然产物和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大蒜素类天然产物为含硫类天然产物。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大蒜素类天然产物为二烯丙基三硫醚、二丙基二硫化物、二苯甲基硫化物、二苯甲基二硫化物、二苯甲基四硫化物、二苯甲基三硫化物、双(苯甲基三硫)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为含有R-NCS结构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蒜素类天然产物和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蒜素类天然产物和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素类天然产物为含硫类天然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蒜素类天然产物为二烯丙基三硫醚、二丙基二硫化物、二苯甲基硫化物、二苯甲基二硫化物、二苯甲基四硫化物、二苯甲基三硫化物、双(苯甲基三硫)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为含有R-NCS结构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硫氰酸酯类天然产物为异硫氰酸苄酯、硫素(1-异硫氰酸-4-甲磺酰基丁烷)、糖芥灵、异硫氰酸-4-甲亚硫酰基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黄龙病的组合物还包括植物生根促生长剂、乳化剂、渗透剂和溶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黄龙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方坤
申请(专利权)人:邓方坤新龙康邦北京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