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06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水泥熟料40~50份,石膏8~15份,侧柏炭3~8份,硅酸铝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水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40~50份水泥熟料;步骤二、取3~8份侧柏叶,在无氧环境下焚烧,得到侧柏炭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泥添加了侧柏炭、硅酸铝纤维以及聚丙烯酰胺,有效的提高了水泥的隔热效果,使其很好的适用于温差大的地区;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添加了侧柏炭,使其具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符合目前的环保理念。

A kind of c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emen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cement clinker 40-50 parts, gypsum 8-15 part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3-8 parts, aluminium silicate fiber 2-5 parts, polyacrylamide 2-5 parts.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cement preparation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preparing 40-50 portions of cement clinker; second, taking 3-8 portions of Oriental Arborvitae and burning them in an oxygen-free environment to obtain Oriental arborvitae. The cement of the invention add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charcoal, aluminium silicate fiber and polyacrylamide,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hermal insulation effect of the cement and makes it well applicable to areas with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add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charcoal, which has certain air purification function and conforms to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制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水泥通常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以及特性水泥,通用水泥常用于一般的土木建筑工程,传统的通用水泥隔热性能较差,且不具备净化空气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通用水泥隔热性能较差,且不具备净化空气的功能的缺陷,提供一种水泥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水泥,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水泥熟料40~50份,石膏8~15份,侧柏炭3~8份,硅酸铝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2~5份。进一步的,所述水泥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石灰石80%,铁矿石5%,转炉渣5%,硅砂2%,粘土8%。所述水泥熟料中SiO2的重量百分比为12.3%,Al2O3的重量百分比为2.1%,Fe2O3的重量百分比为25.3%,CaO的重量百分比为42.6%,MgO的重量百分比为6.52%。一种水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40~50份水泥熟料;步骤二、取3~8份侧柏叶,在无氧环境下焚烧,得到侧柏炭;步骤三、将侧柏炭静置6~10小时后混入硅酸铝纤维和聚丙烯酰胺,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侧柏炭、硅酸铝纤维以及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3~8:2~5:2~5;步骤四、将混合物与所述水泥熟料、石膏混合并研磨,得到水泥;所述水泥熟料与石膏的重量比为40~50:8~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制备水泥熟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灰石、铁矿石、转炉渣、硅砂以及粘土混合后粗磨,得到粗磨品;(2)向粗磨品中加入清水搅拌,并浸泡4~6小时后过滤,得到含水混合物;(3)将含水混合物细磨,得到含水料浆;(4)将含水料浆经真空吸滤机脱水,得到混合滤渣;(5)将混合滤渣烘干并研磨,得到生料粉;(6)将生料粉分解,并送入回转窑中煅烧,得到水泥熟料;所述水泥熟料中石灰石、铁矿石、转炉渣、硅砂以及粘土的重量比为80:5:5:2:8。所述步骤(6)中煅烧温度为1050℃~1300℃,煅烧时间为30~50min。所述生料粉的粒度为20~45μm。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水泥添加了侧柏炭、硅酸铝纤维以及聚丙烯酰胺,有效的提高了水泥的隔热效果,使其很好的适用于温差大的地区;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添加了侧柏炭,使其具一定的空气净化功能,符合目前的环保理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水泥,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水泥熟料40~50份,石膏8~15份,侧柏炭3~8份,硅酸铝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2~5份。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水泥熟料为40份,石膏为8份,侧柏炭为3份,硅酸铝纤维为2份,聚丙烯酰胺为2份。本专利技术的水泥中添加了硅酸铝纤维,从而很好的降低了水泥的导热率。侧柏炭则可以起净化空气的作用,聚丙烯酰胺可以确保水泥的粘结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水泥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石灰石80%,铁矿石5%,转炉渣5%,硅砂2%,粘土8%。所述水泥熟料中SiO2的重量百分比为12.3%,Al2O3的重量百分比为2.1%,Fe2O3的重量百分比为25.3%,CaO的重量百分比为42.6%,MgO的重量百分比为6.52%。本实施例的水泥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制备40~50份水泥熟料;本实施例中制备40份水泥熟料,水泥熟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灰石、铁矿石、转炉渣、硅砂以及粘土混合后在立磨中进行粗磨,得到粗磨品。(2)将粗磨品从立磨中取出,并向粗磨品中加入清水进行搅拌,并浸泡4~6小时后过滤,得到含水混合物,清水需浸泡过粗磨品。(3)将含水混合物细磨,得到含水料浆。(4)将含水料浆泵入真空吸滤机脱水,得到混合滤渣。(5)将混合滤渣烘干并研磨,得到生料粉,该生料粉的含水量为1~3%,粒度为20~45μm。(6)将生料粉送入到分解炉中进行分解,并送入回转窑中煅烧,得到水泥熟料;其中,分解温度为800℃,煅烧温度为1050℃~1300℃,煅烧时间为30~50min。制得的水泥熟料中石灰石、铁矿石、转炉渣、硅砂以及粘土的重量比为80:5:5:2:8。其次,水泥熟料制备好后,取3~8份侧柏叶,在无氧焚烧炉中焚烧,得到侧柏炭,本实施例中制得的侧柏炭为3份。侧柏炭制备好后需将侧柏炭在无氧环境下静置6~10小时使其冷却,避免高温侧柏炭与空气反应。再次,待侧柏炭准确后向侧柏炭中混入硅酸铝纤维和聚丙烯酰胺,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侧柏炭、硅酸铝纤维以及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3~8:2~5:2~5,本实施例中混合物中侧柏炭、硅酸铝纤维以及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3:2:2。最后,将混合物与制备好的水泥熟料混合,并加入8~15份石膏进行研磨,最终得到水泥;本实施例中加入的石膏为8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水泥熟料为45份,石膏为12份,侧柏炭为5份,硅酸铝纤维为3.5份,聚丙烯酰胺为3.5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水泥熟料为50份,石膏为15份,侧柏炭为8份,硅酸铝纤维为5份,聚丙烯酰胺为5份。对比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水泥熟料为40份,石膏为8份,侧柏炭为2份,硅酸铝纤维为1份,聚丙烯酰胺为1份。对比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水泥熟料为40份,石膏为8份,侧柏炭为9份,硅酸铝纤维为6份,聚丙烯酰胺为6份。对比例6本实施例为传统水泥,其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石灰石66份,风积沙8份,粉煤灰3份,硫酸渣3份,石膏8份。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3及对比例4~6的水泥制成水泥浆涂于墙面上,涂于墙面上的水泥浆的厚度均为1.5cm,待水泥硬化后,测试6种水泥的隔热效果,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表1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3及对比例4~6的水泥制成150mm×150mm×550mm的梁形试件,并测试不同时段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表2根据表1可以得知,实施例1~3中的水泥的隔热效果优于对比例6中的传统水泥的隔热效果,对比例4中的水泥的隔热效果与对比例6中的传统水泥的隔热效果相差无几,而对比例5中的水泥的隔热效果远优于对比例6中的传统水泥的隔热效果,其隔热效果为6个品种中最优的。根据表2的数据可以得知,对比例5中的水泥其隔热效果最优,但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则为6个品种中最差的;实施例1~3和对比例4中的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与对比例6中的传统水泥相差无几。由此可见,实施例1~3为较优方案,实施例2则为最优方案。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水泥熟料40~50份,石膏8~15份,侧柏炭3~8份,硅酸铝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分的组分:水泥熟料40~50份,石膏8~15份,侧柏炭3~8份,硅酸铝纤维2~5份,聚丙烯酰胺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石灰石80%,铁矿石5%,转炉渣5%,硅砂2%,粘土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熟料中SiO2的重量百分比为12.3%,Al2O3的重量百分比为2.1%,Fe2O3的重量百分比为25.3%,CaO的重量百分比为42.6%,MgO的重量百分比为6.52%。4.一种水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40~50份水泥熟料;步骤二、取3~8份侧柏叶,在无氧环境下焚烧,得到侧柏炭;步骤三、将侧柏炭静置6~10小时后混入硅酸铝纤维和聚丙烯酰胺,得到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侧柏炭、硅酸铝纤维以及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3~8:2~5:2~5;步骤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前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忆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