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85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输送容器,能够减轻物品的损伤。输送容器(1)具备:容器主体(2),其具有主体底部(21)和主体侧壁部(22),所述主体侧壁部(22)从主体底部(21)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该主体底部(21)的上方形成容纳空间(20);和中容器(3),其具有顶板(31),该顶板(31)与主体底部(21)空开间隔地被配置于容纳空间(20)。容器主体(2)具有从主体底部(21)向下方突出的主体脚部(211)。主体脚部(211)被配置在俯视时不与中容器(3)的中容器脚部(34)重合、并且比中容器脚部(34)靠近主体底部(21)的中央部的位置。

Conveying contain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veying container, which can reduce the damage of articles. The conveying container (1) has a main body (2), which has a bottom (21) of the main body and a side wall (22) of the main body. The side wall (22) of the main body extends upward from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bottom (21) of the main body and forms a holding space (20) and a middle container (3) above the bottom (21) of the main body. The top plate (31) and the bottom (21) of the main body are empty. Interval is configured to accommodate space (20). The container body (2) has a body foot (211) project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body (21) to the bottom. The body foot (211) is arranged in a position that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middle container foot (34) of the middle container (3) when looking down, and is closer to the center part of the body bottom (21) than the middle container foot (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用于物品的输送的输送容器。
技术介绍
为了维持物品的品质并向市场提供,需要保护物品免受输送时的碰撞等。例如,表皮比较柔软的草莓、将粉末状原料压缩而形成固形物的化妆品等有可能由于输送时与输送容器的摩擦而损伤,因此,需要采取特别的对策。作为保护果实免受碰撞等的输送容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薄膜状片将果实包围起来的容纳盘。该片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富于伸缩性及柔软性。在形成容纳盘的底部的底板上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突起。片由该多个突起从下方支承,从而片在突起间向下方移位并形成多个凹部。当果实逐个地被容纳到各凹部内后,果实被形成凹部的片包围并被保持成彼此独立的状态。其结果是,果实被保护免受输送时的碰撞等,能够减少损伤的可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2152号公报然而,在输送车辆行驶在路面的微小的凹凸上的情况等时,该车体产生频率较高的振动。即使在输送车辆停车时的情况、或利用船舶输送的情况下,有时也由于发动机的驱动而产生同样的振动。这样的振动还被传递至输送容器。专利文献1所述的容纳盘的片在各凹部的周围的四点处被突起支承。因此,突起间的距离较短,形成在该突起间的凹部的固有振动频率较高。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实施的各种输送试验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当频率较高的振动经由突起而被传递至凹部时,被容纳在凹部内的物品发生谐振。谐振的物品在凹部内微微地振动、或不规则地旋转。由此,发生了这样的不良情况:在物品与片之间反复发生摩擦,物品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轻物品的损伤的输送容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输送容器为被用于物品的输送的输送容器,其中,所述输送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主体底部和主体侧壁部,所述主体侧壁部从该主体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该主体底部的上方形成由该主体侧壁部围绕而成的容纳空间;和中容器,其被配置在容纳空间中。中容器具有:顶板,其设置有物品容纳部;和中容器脚部,其从顶板中比物品容纳部靠外方的部位向下方延伸出,所述中容器仅在中容器脚部处被主体底部从下方支承。容器主体具有从主体底部向下方突出的主体脚部。主体脚部被配置在俯视时不与中容器脚部重合、并且比中容器脚部靠近主体底部的中央部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在输送物品时,容器主体支承中容器的中容器脚部,并且在主体脚部处被纸箱的底面等支承。俯视时,主体脚部不与中容器脚部重合。因此,在主体底部中的主体脚部与中容器脚部之间的部位由于从两方受到的力而挠曲。通过增大主体脚部与中容器脚部的距离,从而能够使该部位的固有振动频率较低。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招致物品的谐振的那样的频率较高的振动从主体脚部向中容器脚部传递。此外,主体脚部被配置在俯视时比中容器脚部靠近主体底部的中央部的位置。因此,与主体脚部被配置在比中容器脚部靠主体底部的外方处的情况相比,能够紧凑地构成容器主体。即,根据上述结构,虽是紧凑的结构,但能够减轻物品的损伤。也可以这样:在物品容纳部设置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向下方凹陷地设置,用于容纳物品,凹部具有:凹部底面;立起侧面,其与该凹部底面的一端连接并朝向顶板延伸;和倾斜侧面,其与该凹部底面的另一端连接并朝向顶板延伸,倾斜侧面与顶板所成的角度小于立起侧面与顶板所成的角度。通常的草莓、枇杷、无花果等的外形是蒂(也称为“花萼”)的附近的部位最大,随着远离蒂而逐渐变小。因此,这些果实的重心位于蒂的附近。当输送时果实的重心移动时,招致该果实谐振。根据上述结构,当草莓、枇杷、无花果等果实被容纳到凹部中时,该果实被凹部底面、立起侧面和倾斜侧面包围。凹部底面从下方支承果实,立起侧面从侧方支承果实的蒂附近的部位。此外,倾斜侧面对果实的外形逐渐变小的部分沿着其外形进行支承。由此,在较宽范围内与果实的外侧面接触而将果实从凹部受到的载荷分散,并且能够在将果实的重心配置在靠近凹部的下方处的状态下支承果实。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果实的重心的移动,并且即使频率高的振动从主体底部被传递到物品容纳部的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果实的谐振和伴随于此的表皮的损伤。在被支承部设置有从顶板向下方延伸出的中容器脚部。中容器也可以仅在中容器脚部处被支承。中容器脚部被设置在顶板中位于比物品容纳部靠外方处的被支承部。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构成为利用离得较远的中容器脚部的上端支承顶板。由此,能够使在该中容器脚部之间振动的物品容纳部的固有振动频率较低。其结果是,即使在频率高的振动从主体底部经由中容器脚部而被传递至物品容纳部的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物品的谐振和伴随于此的损伤。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输送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主体底部和主体侧壁部,所述主体侧壁部从主体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主体底部的上方形成由主体侧壁部围绕而成的容纳空间;和中容器,其具有顶板,所述顶板与主体底部空开间隔地被配置在容纳空间中。顶板具有:果实容纳部;和被支承部,其被设置在比该果实容纳部靠外方的位置。在果实容纳部设置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向下方凹陷地设置,用于容纳果实。凹部具有:凹部底面;立起侧面,其与凹部底面的一端连接并朝向顶板延伸;和倾斜侧面,其与凹部底面的另一端连接并朝向顶板延伸。倾斜侧面与顶板所成的角度小于立起侧面与顶板所成的角度。根据上述结构,当草莓、枇杷、无花果等果实被容纳到凹部中时,该果实被凹部底面、立起侧面和倾斜侧面包围。凹部底面从下方支承果实,立起侧面从侧方支承果实的蒂附近的部位。此外,倾斜侧面对果实的外形逐渐变小的部分沿着其外形进行支承。由此,在较宽范围内与果实的外侧面接触而将果实从凹部受到的载荷分散,并且能够在将果实的重心配置在靠近凹部的下方处的状态下支承果实。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果实的重心的移动,并且即使频率高的振动从主体底部被传递到果实容纳部的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果实的谐振和伴随于此的表皮的损伤。在被支承部设置有从顶板向下方延伸出的中容器脚部。中容器也可以仅在中容器脚部处被支承。中容器脚部被设置在顶板中位于比物品容纳部靠外方处的被支承部。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构成为利用离得较远的中容器脚部的上端支承顶板。由此,能够使在该中容器脚部之间振动的物品容纳部的固有振动频率较低。其结果是,即使在频率高的振动从主体底部经由中容器脚部而被传递至物品容纳部的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物品的谐振和伴随于此的损伤。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输送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主体底部和主体侧壁部,所述主体侧壁部从该主体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主体底部的上方形成由主体侧壁部围绕而成的容纳空间;和中容器,其具有顶板,所述顶板与主体底部空开间隔地被配置在容纳空间中。顶板具有:果实容纳部;和被支承部,其被设置在比该果实容纳部靠外方的位置,在果实容纳部设置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向下方凹陷地设置,用于容纳果实。在被支承部设置有从顶板向下方延伸出的中容器脚部。中容器仅在中容器脚部处被支承。中容器仅在中容器脚部处被支承。中容器脚部被设置在顶板中位于比果实容纳部靠外方处的被支承部。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构成为利用离得较远的中容器脚部的上端支承顶板。由此,能够使在该中容器脚部之间振动的果实容纳部的固有振动频率较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容器,其被用于物品的输送,其中,所述输送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主体底部和主体侧壁部,所述主体侧壁部从该主体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该主体底部的上方形成由该主体侧壁部围绕而成的容纳空间;和中容器,其被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中容器具有:顶板,其设置有物品容纳部;和中容器脚部,其从所述顶板中比所述物品容纳部靠外方的部位向下方延伸出,所述中容器仅在所述中容器脚部处被所述主体底部从下方支承,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从所述主体底部向下方突出的主体脚部,所述主体脚部被配置在俯视时不与所述中容器脚部重合、并且比所述中容器脚部靠近所述主体底部的中央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5 JP 2017-096304;2017.05.15 JP 2017-096301.一种输送容器,其被用于物品的输送,其中,所述输送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主体底部和主体侧壁部,所述主体侧壁部从该主体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该主体底部的上方形成由该主体侧壁部围绕而成的容纳空间;和中容器,其被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中容器具有:顶板,其设置有物品容纳部;和中容器脚部,其从所述顶板中比所述物品容纳部靠外方的部位向下方延伸出,所述中容器仅在所述中容器脚部处被所述主体底部从下方支承,所述容器主体具有从所述主体底部向下方突出的主体脚部,所述主体脚部被配置在俯视时不与所述中容器脚部重合、并且比所述中容器脚部靠近所述主体底部的中央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容器,其中,在所述物品容纳部设置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向下方凹陷地设置,用于容纳物品,所述凹部具有:凹部底面;立起侧面,其与该凹部底面的一端连接并朝向所述顶板延伸;和倾斜侧面,其与该凹部底面的另一端连接并朝向所述顶板延伸,所述倾斜侧面与所述顶板所成的角度小于所述立起侧面与所述顶板所成的角度。3.一种输送容器,其被用于果实的输送,其中,所述输送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主体底部和主体侧壁部,所述主体侧壁部从该主体底部的周缘向上方延伸出,在该主体底部的上方形成由该主体侧壁部围绕而成的容纳空间;和中容器,其具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主体底部空开间隔地被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顶板具有:果实容纳部;和被支承部,其被设置在比该果实容纳部靠外方的位置,在所述果实容纳部设置有多个凹部,所述多个凹部向下方凹陷地设置,用于容纳果实,所述凹部具有:凹部底面;立起侧面,其与该凹部底面的一端连接并朝向所述顶板延伸;和倾斜侧面,其与该凹部底面的另一端连接并朝向所述顶板延伸,所述倾斜侧面与所述顶板所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三知代小池尚生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