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皮尔茨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复数个织造织物层的织造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065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5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复数个织造织物层例如三个织造织物层(21、22、23)的多层传感织造织物(20)。每个织造织物层(21、22、23)包括纬线(24)和经线(25)。任选地,可以提供具有接结纬线(27)和接结经线(28)的接结系统(26)。第一织造织物层(21)和第二织造织物层(22)各自具有在经向(K)上或在纬向(S)上延伸并被布置成交替地彼此相邻的导电条(40)和非导电条(41),其中两个织造织物层(21、22)的条(40、41)交叉。条在织造织物结构内彼此连接。

Fabrics with multiple layers of woven fabric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layer sensing fabric (20) with a plurality of fabric layers, such as three fabric layers (21, 22, 23). Each woven fabric layer (21, 22, 23) includes weft (24) and warp (25). Optionally, a connection system (26) with a junction latitude (27) and a junction longitude (28) can be provided. The first fabric layer (21) and the second fabric layer (22) each have conductive strips (40) and non-conductive strips (41) extending alternately on the warp (K) or weft (S), in which two fabric layers (21, 22) intersect (40, 41). Strip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within the fabric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复数个织造织物层的织造织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三个层的织造织物,所述至少三个层被布置成一个层在另一个层之上并且所述层中的至少两个层是织造织物层。所述织造织物被配置以用于确定作用于织造织物层的力或压力的目的。例如,US4795998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织造织物层的传感织造织物。织造织物层的导电线在交叉部位处交叉。彼此抵靠的线之间的过渡电阻根据作用于该织造织物层的力而改变。因此,可以识别作用于交叉部位之一的力。WO2005/121729A1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电容传感器,所述纺织品电容传感器具有在其整个表面上导电的纺织品作为最下层和非导电的最上层。将平面电极施加至该上层,所述电极与最下层一起分别形成具有可变电容的电容器。非导电弹性材料布置在最上层与最下层之间。如果电极与最下导电层之间的间隔通过作用于纺织品的力而改变,则电容改变,这可以通过相应的电路来确定。DE60102003T2公开了一种导电压敏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导电线被布置成在层中交叉,其中在没有力作用于线的情况下,在交叉点处不产生导电接触。为此目的并入非导电线,所述线在起始状态下保持交叉的导电线之间的间隔。如果力或压力作用于材料,则仅在交叉部位处产生导电接触。从US4659873A中也已知类似的布置。其中,导电织造织物层通过非导电间隔装置例如气隙、非导电线或圆顶形间隔件彼此间隔开。当力作用于所述线时,在织造织物层之间产生导电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被认为是提供一种传感织造织物,所述传感织造织物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连接至外部评估电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织造织物来实现。织造织物具有至少三个层,所述至少三个层被布置成一个层在另一个层之上,其中所述层中的至少两个层是织造织物层。所述层中的一个层形成第一织造织物层并且另一个层形成第二织造织物层。第一织造织物层和第二织造织物层分别包括导电经线和/或纬线。又一中间层提供在第一织造织物层与第二织造织物层之间,并且所述中间层可以通过中间织造织物层形成。中间层还可以包括非织造材料和/或泡沫材料和/或膜和/或针织织物和/或加工织物和/或垫,或者由非织造材料和/或泡沫材料和/或膜和/或针织织物和/或加工织物和/或垫实施。第一织造织物层、第二织造织物层和中间层根据夹层结构的类型来布置。所述层形成包括当力作用于织造织物层时发生改变的电特性的传感器构造。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层优选地直接抵靠第一织造织物层和第二织造织物层。传感器构造可以是电容传感器构造和/或压电传感器构造和/或电阻或压阻传感器构造。如果中间织造织物层例如由形成电介质的非导电材料(例如,形成电介质的非导电线)实施,则实现了根据板式电容器的类型的电容传感器构造。中间层或织造织物层还可以包括包含压电材料的材料或线,结果形成压电传感器构造。此外,中间织造织物层还可能包括导电材料的材料或线,所述材料或线的电阻在力或压力作用于所述线的情况下改变,结果形成电阻或压阻传感器构造。如果仅提供三个织造织物层,则是有利的。如果这些层使用织造技术彼此直接连接,则织造织物可以仅由总共三个层来实施。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情况下,除这三个层之外还可以提供接结(binding)系统,所述接结系统使这三个层或织造织物层彼此紧固。三个层在以经向和纬向跨越的平面中延伸。除通过使用织造技术产生的接结使经线和纬线呈波形(undulation)之外,经线在经向上延伸并且纬线在纬向上延伸。织造织物相对于经向成直角并且相对于纬向成直角的在高度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织造织物在经向和纬向上的尺寸。第一织造织物层和第二织造织物层分别具有被布置成以交替方式彼此相邻的导电条和非导电条。条在经向上或在纬向上延伸。条在第二织造织物层中以横向方式取向,并且优选地相对于第一织造织物层中条的取向成直角地取向。导电条形成网格或矩阵结构。可以说,传感器场分别形成在交叉部位上,结果是根据交叉部位的厚度和数量,可以确定力作用于织造织物或传感器构造的部位或位置。在这种布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评估电路使织造织物在最多两个相邻的织造边缘或侧面处电接触。因此,简化了传感织造织物的使用,特别是如果要向大表面配备所述织造织物的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织造织物也可以被称为传感多层织造织物。其为此目的而被配置成对在特定部位处作用于织造织物的力或压力进行定位。因此,织造织物能够以空间分辨的方式确定力或压力所作用的部位,并且任选地另外还能够表征作用于线的力或压力的量。这样的织造织物可以以许多方式使用。织造织物可以例如铺设在基底上以指示移动物体的位置。因此,例如,可以避免移动物体之间的碰撞或者移动物体与静止障碍物之间的碰撞。另一应用可能性在于使夹持器、机械臂等的外表面与传感织造织物配合,从而可以确定接触和夹持器或机械臂与物体接触的部位。许多其他应用也是可能的。优选地,导电条相对于其在经向上或在纬向上的延伸为横向的宽度小于相邻的非导电条的宽度。该实施方案可以在第一织造织物层中和/或在第二织造织物层中实现。织造织物的可以以传感方式使用的表面比例可以通过使非导电条的宽度最小化来最大化。如果仅提供两个或三个层或织造织物层,则是有利的。可以使用三个层来构造电阻或压阻传感器构造、电容传感器构造或压电传感器构造。传感器构造的物理功能取决于中间层的实施方案。如果中间层包括纱并且例如实施为织造织物层,则传感器构造的物理功能取决于纱材料。在一个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在第一织造织物层或第二织造织物层中在至少一个非导电条中织造导电中间条,所述中间条电绝缘于该织造织物层中的两个相邻导电条。特别地,每个导电中间条可以在第一织造织物层或第二织造织物层中通过贯穿接触(through-contacting)布置连接至相应的其他织造织物层的恰好一个导电条。因此,织造织物可以通过单个织造织物层并且优选地单个织造织物边缘电连接至外部电路。在该织造织物边缘上的连接区域优选地仅在可以连接至例如织造织物的角部的一个织造织物边缘区域上延伸。在该连接区域上可以提供用于插入插头连接的装置。如果在导电条中在条的方向上延伸的导电线(经线或纬线)通过至少一个横向接触布置彼此电连接,则是有利的。因此,确保该条的所有导电经线或纬线彼此直接电连接,并且可以在这些导电经线或纬线中的每一个处分接电压或电流。横向接触布置可以经由与合适的经线厚度和纬线厚度相结合的合适的接结布置来制造,或者例如通过相对于条的方向以横向方式延伸的至少一个导电纬线或经线来制造。第一织造织物层优选地在织造织物的单侧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条远离该侧延伸。以与其类似的方式,第二织造织物层也可以在织造织物的单侧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第二织造织物层的条也可以远离所述侧延伸。如果分别地,第一织造织物层在织造织物的第一侧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并且第二织造织物层在织造织物的第二侧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则是特别有利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优选地彼此邻接并形成织造织物的公共角部。替代地,第一织造织物层和第二织造织物层也可以在织造织物的单个公共侧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在此,可以在这两个织造织物层之一的非导电条中提供用于提供电连接的贯穿接触布置。通过这些贯穿接触布置,可以在第一织造织物层或第二织造织物层中提供与相应的其他织造织物层中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至少三个层的织造织物(20),所述至少三个层被布置成一个层在另一个层之上,其中所述层中的一个层形成包括导电经线(25)和/或纬线(24)的第一织造织物层(21),其中所述层中的另一个层形成包括导电经线(25)和/或纬线(24)的第二织造织物层(22),其中所述层中的又一个层形成布置在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与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之间的中间层(23),其中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和所述中间层(23)形成传感器构造(33),所述传感器构造(33)包括当力作用于所述层(21、22、23)时发生改变的电特性,其中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2)包括在经向(K)上或在纬向(S)上延伸的导电条(40)和非导电条(41),所述条被布置成以交替方式彼此相邻,其中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包括在所述经向(K)上或在所述纬向(S)上延伸的导电条(40)和非导电条(41),所述条被布置成以交替方式彼此相邻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的条(40、41)以横向方式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04 DE 102016106074.71.一种具有至少三个层的织造织物(20),所述至少三个层被布置成一个层在另一个层之上,其中所述层中的一个层形成包括导电经线(25)和/或纬线(24)的第一织造织物层(21),其中所述层中的另一个层形成包括导电经线(25)和/或纬线(24)的第二织造织物层(22),其中所述层中的又一个层形成布置在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与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之间的中间层(23),其中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和所述中间层(23)形成传感器构造(33),所述传感器构造(33)包括当力作用于所述层(21、22、23)时发生改变的电特性,其中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2)包括在经向(K)上或在纬向(S)上延伸的导电条(40)和非导电条(41),所述条被布置成以交替方式彼此相邻,其中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包括在所述经向(K)上或在所述纬向(S)上延伸的导电条(40)和非导电条(41),所述条被布置成以交替方式彼此相邻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的条(40、41)以横向方式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23)是织造织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仅提供有两个或三个织造织物层(21、22、2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在所述织造织物(20)的单侧(42)上经由织造电连接导体(48)电连接至评估电路(34)。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在所述织造织物(20)的单侧(44)上经由织造电连接导体(48)电连接至评估电路(34)。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在所述织造织物(20)的第一侧(42)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34),并且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在所述织造织物(20)的第二侧(44)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34),其中所述第一侧(42)和所述第二侧(44)彼此邻接。7.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和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在所述织造织物(20)的公共侧(42)上电连接至评估电路(34)。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织造织物层(21)或所述第二织造织物层(22)中在至少一个非导电条(41)中织造导电中间条(50),所述中间条电绝缘于该织造织物层(21、22)中的两个相邻导电条(4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造织物,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于尔根·赫特尔卡尔·根纳保罗·霍夫曼梅廷·卡利斯坎丸丁·伊布罗采维奇马蒂亚斯·库切泽拉
申请(专利权)人:皮尔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