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敷容器及涂敷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56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可减轻从向上姿势转变为向下姿势时的药液的冲击力的涂敷容器。其解决方法是一种涂敷容器(10),其具有底壁(20)、胴部(30)、及口部(80),胴部(30)具有基部(40)、缩径部(50)、设置于缩径部(50)与口部(80)之间的过渡部(60)、及背侧颈部(70),该背侧颈部(70)在与口部(80)的中心轴(A)正交的方向上、以中心轴(A)为基准在底壁(20)所处侧的相反侧的位置连接过渡部(60)与口部(80),基部(40)与缩径部(50)的第1腹侧分界(31)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外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缩径部(50)与介置部(60)的第2腹侧分界(32)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内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Coating containers and appliances

The subj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coating container which can reduce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liquid medicine when the upward posture is changed into the downward posture. The solution is a coating container (10), which has a bottom wall (20), a carcass (30), and an orifice (80). The carcass (30) has a base (40), a shrinkage part (50), a transition part (60) between the shrinkage part (50) and the orifice (80), and a dorsal neck (70), which is orthogonal to the central axis (A) of the orifice (80).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ransition part (60) and the orifice part (80), the first ventral boundary (31) between the base part (40) and the shrinkage part (50), and the second ventral boundary (32) between the shrinkage part (50) and the dielectric part (60) are benchmarked by the mandrel (A),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ransition part (60) and the orifice part (80),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ventral boundary (31) between the shrinkage part (50) and the dielectric part (60) is curved in an inward way. The shape of the cur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涂敷容器及涂敷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敷器具。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用于将止痛剂等药液涂敷于皮肤的涂敷器具为人所周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涂敷器具,其具备容纳药液的涂敷容器、及与涂敷容器连接的涂敷部。涂敷器具有:底壁;胴部,具有从底壁的外缘立起的形状;以及口部,与胴部连接。口部在与正交于底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胴部具有:基部,与底壁连接;缩径部,随着从基部向口部延伸而逐渐缩径;以及背侧颈部,在与口部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以所述中心轴为基准在底壁所处侧的相反侧的位置连接缩径部与口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5213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涂敷器具,难以向脊背的中央部及其附近部位(以下称为“中央部等”)涂敷药液。在向脊背的中央部等涂敷药液的情况下,使用者大多是绕过肩膀用该涂敷器具涂敷药液。具体而言,使用者大多是以用拇指、食指及中指这3根手指握持基部中的底壁附近部位的状态且以涂敷部及口部位于底壁下方的向下姿势绕过肩膀使用涂敷器具。此处,上述涂敷器具从涂敷部及口部位于底壁上方的向上姿势转变为所述向下姿势时,涂敷容器内的药液因与缩径部的内表面冲撞而产生波动,其后立即又与背侧颈部的内表面冲撞,而进一步产生波动。此时,由于产生较大冲击力,因此对于用所述3根手指握持基部中的底壁附近部位的握持方法,存在使用者掉落涂敷容器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降低从向上姿势转变为向下姿势时的药液的冲击力的涂敷容器及涂敷器具。作为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敷容器,能够容纳药液,且包括:底壁;胴部,具有从所述底壁的外缘立起的形状;以及口部,连接在所述胴部中所述底壁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上,在与正交于所述底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其中,所述胴部具有:基部,连接于所述底壁;缩径部,随着从所述基部向所述口部延伸而直径逐渐缩小;过渡部,位于所述缩径部与所述口部之间;以及背侧颈部,在与所述口部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以所述中心轴为基准在所述底壁所处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将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口部连接,所述胴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上的所述基部与所述缩径部的第1腹侧分界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外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所述胴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上的所述缩径部与所述过渡部的第2腹侧分界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内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本涂敷容器中,第1腹侧分界的内表面以向外凸出的方式弯曲,第2腹侧分界的内表面以向内凹陷的方式弯曲,因此在该涂敷容器从向上姿势(口部位于底壁上方的姿势)转变为向下姿势(口部位于底壁下方的姿势)时,可抑制药液在这些分界上产生波动。而且,在缩径部与口部之间存在过渡部,可确保从第2腹侧分界至背侧颈部的距离较长,因此在从向上姿势转变为向下姿势时通过第2腹侧分界的药液在该过渡部整流。由此,药液与背侧颈部的内表面冲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得到降低。因此,在以用拇指、食指及中指这3根手指握持基部中底壁附近的部位的状态将涂敷容器从向上姿势变更为向下姿势时,可抑制使用者掉落该涂敷容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口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以在该口部的径向上向外凸出的方式凹陷的槽部。如此一来,通过槽部进一步降低药液的波动,进而抑制从口部流出的药液的紊乱。此外,在所述涂敷容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基部具有背面搭指部,该背面搭指部形成于该基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反侧并且具有在该基部的径向上向外突出的形状或向内凹陷的形状。该方式中,在用拇指、食指及中指这3根手指握持基部中底壁附近的部位时可将食指搭在背面搭指部上,因此在将涂敷容器从向上姿势变更为向下姿势时,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使用者掉落涂敷容器。具体而言,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背面搭指部具有在所述基部的径向上向外突出的形状,所述背面搭指部具有背面下伸出面,该背面下伸出面能够在所述基部的径向上的比所述底壁外缘的更靠外侧的位置上与承载面接触。如此一来,在将涂敷容器放置于桌子等承载面时,在底壁外缘的更靠外侧背面下伸出面接触于承载面,因此与仅底壁的外表面接触于承载面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将涂敷容器放置于承载面时的该涂敷容器的翻倒。此外,在所述涂敷容器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基部具有一对侧面搭指部,该一对侧面搭指部形成于该基部中与连接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及其相反侧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并且具有在该基部的径向上向外突出的形状或向内凹陷的形状。该方式中,在用拇指、食指及中指这3根手指握持基部中底壁附近的部位时可将拇指及中指搭在一对侧面搭指部上,因此在将涂敷容器从向上姿势变更为向下姿势时,能够可靠地抑制使用者掉落涂敷容器。具体而言,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一对侧面搭指部具有在所述基部的径向上向外突出的形状,所述一对侧面搭指部具有侧面下伸出面,该侧面下伸出面能够在所述基部的径向上的比所述底壁外缘的更靠外侧与承载面接触。如此一来,在将涂敷容器放置于桌子等承载面时,在底壁外缘的更靠外侧侧面下伸出面接触于承载面,因此与仅底壁的外表面接触于承载面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将涂敷容器放置于承载面时的该涂敷容器的翻倒。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敷器具,其包括:上述涂敷容器;以及涂敷部,连接在所述涂敷容器的口部,能够涂敷所述涂敷容器内的药液。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能降低从向上姿势转变为向下姿势时的药液的冲击力的涂敷容器及涂敷器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涂敷器具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涂敷器具的后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涂敷容器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背面搭指部及一对搭指部的变形例的图。图6是表示背面搭指部及一对搭指部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涂敷器具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涂敷器具1具备涂敷容器10、及涂敷部90。另外,图3及图4中省略涂敷部90的图示。涂敷容器10具有底壁20、胴部30及口部80。底壁20如图3所示,具有以向内(图3的向上)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胴部30具有从底壁20的外缘立起的形状。胴部30具有沿与底壁20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形状。胴部30具有基部40、缩径部50、过渡部60、及背侧颈部70。基部40与底壁20连接。基部40呈大致圆筒状。基部40的详情将在下文说明。缩径部50随着从基部40向口部80延伸而逐渐缩径。具体而言,缩径部50以如下方式缩径,即靠近口部80,则缩径部50中口部80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图1及图3的左侧)上的部位越靠近缩径部50中口部80开口的一侧的相反侧(图1及图3的右侧)的部位。以下,将胴部30中口部80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称为腹侧,将胴部30中口部80开口的一侧的相反侧称为背侧。腹侧的基部40与缩径部50的第1腹侧分界31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外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过渡部60设置于缩径部50与口部80之间。过渡部60的腹侧的部位具有以向内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该过渡部60的腹侧的部位连接于口部80。腹侧的缩径部50与过渡部60的第2腹侧分界32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内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背侧颈部70在与口部80的中心轴A正交的方向上,以所述中心轴A为基准在底壁20所处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连接过渡部60与口部80。换言之,背侧颈部70在背侧连接过渡部60与口部80。口部80连接在胴部30中底壁20侧的相反侧(图1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敷容器,能够容纳药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胴部,具有从所述底壁的外缘立起的形状;以及口部,连接在所述胴部中所述底壁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上,在与正交于所述底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其中,所述胴部具有:基部,连接于所述底壁;缩径部,随着从所述基部向所述口部延伸而直径逐渐缩小;过渡部,位于所述缩径部与所述口部之间;以及背侧颈部,在与所述口部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以所述中心轴为基准在所述底壁所处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将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口部连接,所述胴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上的所述基部与所述缩径部的第1腹侧分界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外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所述胴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上的所述缩径部与所述过渡部的第2腹侧分界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内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0 JP 2016-0687551.一种涂敷容器,能够容纳药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胴部,具有从所述底壁的外缘立起的形状;以及口部,连接在所述胴部中所述底壁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上,在与正交于所述底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开口,其中,所述胴部具有:基部,连接于所述底壁;缩径部,随着从所述基部向所述口部延伸而直径逐渐缩小;过渡部,位于所述缩径部与所述口部之间;以及背侧颈部,在与所述口部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以所述中心轴为基准在所述底壁所处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上将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口部连接,所述胴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上的所述基部与所述缩径部的第1腹侧分界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外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形状,所述胴部中所述口部开口的一侧的相同侧上的所述缩径部与所述过渡部的第2腹侧分界的内表面具有以向内凹陷的方式弯曲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敷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口部的内周面形成有以在该口部的径向上向外凸出的方式凹陷的槽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敷容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坂直之
申请(专利权)人:小林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