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467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棒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步骤2、通过三段式蓄热式加热炉加热。步骤3、通过提升式吊头机吊起钢锭。步骤4、开坯。步骤5、切头切尾剪。步骤6、进保温辊道。步骤7、粗轧。步骤8、一号飞剪。步骤9、中轧。步骤10、预精轧。步骤11、倍尺剪。步骤12、定尺剪及热锯,根据用户要求实行定尺的剪切。步骤13、冷床。步骤14、检测、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合理的生产流程设计,有效的提高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A Production Method of Stainless Steel Ba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field of stainless steel bars,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production method of stainless steel bar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Step 2. Heating by a three-stage regenerative heating furnace. Step 3. The ingot is lifted by lifting crane. Step 4, bloom. Step 5. Cutting head and tail. Step 6. Enter the thermal insulation roller. Step 7, rough rolling. Step 8, No. 1 flying shear. Step 9, medium rolling. Step 10. Pre-finishing rolling. Step 11. Double-length shears. Step 12: Fixed length shear and hot saw, according to user's requirements to implement fixed length shear. Step 13, cooling bed. Step 14: Detection and storag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tainless steel bar is tha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stainless steel bar ar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production cost is reduced through reasonabl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棒材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实现棒材的精准、高效和稳定生产作业。
技术介绍
棒材一般指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简单图形、长度相对横截面尺寸来说比较大并且通常都是以直条状提供的一种材料产品。棒材一般都可进行机械加工。现有的用于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不锈钢棒材生产效率低、成品质量差等,已不能满足现有不锈钢棒材的高标准生产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其通过合理的生产流程设计,有效的提高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原料钢锭尺寸10.5寸,钢锭及连铸坯尺寸为160²*5.5米,钢种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及双相不锈钢;特殊钢种为2520、201高铬耐腐蚀200系列焊丝和海洋耐腐蚀用钢。步骤2、通过三段式蓄热式加热炉加热,端进则出并根据钢锭装四排钢,连铸坯单排。步骤3、通过提升式吊头机吊起钢锭,用于吊起270²*220²*1400、270²*220²*1900的钢锭。步骤4、开坯,选用共轭孔型650三辊开坯机,用于200系列和300系列钢锭的宽展和延伸的要求。步骤5、切头切尾剪,利用500吨的液压剪用于钢锭的切头尾和连铸坯切头。步骤6、进保温辊道,通过保温辊道对钢头部进入粗轧后对钢的后部进行保温,减少降温速度,以保证整支钢能在允许轧制的温度条件下完成。步骤7、粗轧,通过平立交替的红圈轧机轧制不同规格的线材,轧制不同规格的棒材时,双机架出不同规格的棒材φ30到φ100的棒材。步骤8、一号飞剪,其中利用德国的西马克剪机,以保证各种规格切头尾的作用。步骤9、中轧,利用中轧机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中扎预处理。步骤10、预精轧,利用摩根5代预精轧285作为φ30以下棒材的精轧,能保证棒材的尺寸公差,其中,Φ30以下规格用考克斯轧机。步骤11、倍尺剪,利用倍尺剪对φ55以下规格实行倍尺的剪切,保证前部轧机的正常生产。步骤12、定尺剪及热锯,根据用户要求实行定尺的剪切。步骤13、冷床,采用锯齿形,自动矫直冷床,以减少棒材轧制后再用矫直的作用。步骤14、检测、入库。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中以不锈钢3014、316边角料为原料,通过美国尼通手提光谱检测分类、打包,镍铁合金、镍板、铬铁合金金属为补加材料,使用电弧炉熔炼原料,中频炉熔炼合金材料,熔化结束加入造渣材料,去除部分非金属夹杂物,然后钢液转入AOD炉进行精炼,去除碳、硫、氧等夹杂物,使用台式光谱检测调整钢液的成份,提高钢液纯净度,保障钢坯表面质量内部组织结构,钢坯经自然冷却后,使用台式修磨机进行表面修磨,确保表面质量无疑问,达标转入轧钢工序。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2中以烧不锈钢及双相钢为主,自动控制各区域的温度,以保证不同钢种温度的要求,采用天然气/空气单蓄热一体式烧嘴炉两侧交替供热,在加热的钢坯与水冷管之间,采用材质为Cr25Ni20的耐热滑块,以消除钢坯与水管接触处的黑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合理的生产流程设计,有效的提高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的生产流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原料钢锭尺寸10.5寸,钢锭及连铸坯尺寸为160²*5.5米,钢种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及双相不锈钢;特殊钢种为2520、201高铬耐腐蚀200系列焊丝和海洋耐腐蚀用钢。步骤2、通过三段式蓄热式加热炉加热,端进则出并根据钢锭装四排钢,连铸坯单排。步骤3、通过提升式吊头机吊起钢锭,用于吊起270²*220²*1400、270²*220²*1900的钢锭。步骤4、开坯,选用共轭孔型650三辊开坯机,用于200系列和300系列钢锭的宽展和延伸的要求。步骤5、切头切尾剪,利用500吨的液压剪用于钢锭的切头尾和连铸坯切头。步骤6、进保温辊道,通过保温辊道对钢头部进入粗轧后对钢的后部进行保温,减少降温速度,以保证整支钢能在允许轧制的温度条件下完成。步骤7、粗轧,通过平立交替的红圈轧机轧制不同规格的线材,轧制不同规格的棒材时,双机架出不同规格的棒材φ30到φ100的棒材。步骤8、一号飞剪,其中利用德国的西马克剪机,以保证各种规格切头尾的作用。步骤9、中轧,利用中轧机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中扎预处理。步骤10、预精轧,利用摩根5代预精轧285作为φ30以下棒材的精轧,能保证棒材的尺寸公差,其中,Φ30以下规格用考克斯轧机。步骤11、倍尺剪,利用倍尺剪对φ55以下规格实行倍尺的剪切,保证前部轧机的正常生产。步骤12、定尺剪及热锯,根据用户要求实行定尺的剪切。步骤13、冷床,采用锯齿形,自动矫直冷床,以减少棒材轧制后再用矫直的作用。步骤14、检测、入库。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1中以不锈钢3014、316边角料为原料,通过美国尼通手提光谱检测分类、打包,镍铁合金、镍板、铬铁合金金属为补加材料,使用电弧炉熔炼原料,中频炉熔炼合金材料,熔化结束加入造渣材料,去除部分非金属夹杂物,然后钢液转入AOD炉进行精炼,去除碳、硫、氧等夹杂物,使用台式光谱检测调整钢液的成份,提高钢液纯净度,保障钢坯表面质量内部组织结构,钢坯经自然冷却后,使用台式修磨机进行表面修磨,确保表面质量无疑问,达标转入轧钢工序。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步骤2中以烧不锈钢及双相钢为主,自动控制各区域的温度,以保证不同钢种温度的要求,采用天然气/空气单蓄热一体式烧嘴炉两侧交替供热,在加热的钢坯与水冷管之间,采用材质为Cr25Ni20的耐热滑块,以消除钢坯与水管接触处的黑印。本专利技术的高速线材的生产方法,步骤2中三段式蓄热式加热炉,端进则出,并根据钢锭装四排钢,连铸坯单排。此加热炉主要以烧不锈钢及双相钢为主,自动控制各区域的温度,以保证不同钢种温度的要求。(1)为保证轧机生产需要对加热质量的要求,此设计方案采用天然气/空气单蓄热一体式烧嘴炉两侧交替供热,来达到炉温均匀、能耗低的目的;(2)根据轧机生产需要及对钢坯加热质量的要求,又是采用蓄热式燃烧方式,确定合理的炉子温度控制段数为三段(即:均热段、加热段、预热段),以保证钢坯加热温度的均匀性,提高加热质量,采用燃料是天然气,热值高,无需蓄热,故采用空气单蓄热式,蓄热室是放置蓄热体的设备,也是热交换的区域。它的外壳是由型钢及钢板焊接而成,内部四壁由轻质高强浇注料和纤维毡砌筑而成,中间堆砌蓄热体。蓄热体采用刚玉莫来石挤压成型的蜂窝体,高温通道由低水泥浇注料和硅酸铝纤维毯砌筑而成。嵌入式蓄热式烧嘴对称布置在炉子两侧,蓄热室为外置式,高温通道与炉墙上烧嘴砖的喷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蓄热后高温气体喷入炉内,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将空气预热到1000℃左右,使排放烟气温度小于180℃,最大限度地利用烟气余热,大幅度降低燃耗;(3)生产原料坯,规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原料钢锭尺寸10.5寸,钢锭及连铸坯尺寸为160²*5.5米,钢种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及双相不锈钢;特殊钢种为2520、201高铬耐腐蚀200系列焊丝和海洋耐腐蚀用钢;步骤2、通过三段式蓄热式加热炉加热,端进则出并根据钢锭装四排钢,连铸坯单排;步骤3、通过提升式吊头机吊起钢锭,用于吊起270²*220²*1400、270²*220²*1900的钢锭;步骤4、开坯,选用共轭孔型650三辊开坯机,用于200系列和300系列钢锭的宽展和延伸的要求;步骤5、切头切尾剪,利用500吨的液压剪用于钢锭的切头尾和连铸坯切头;步骤6、进保温辊道,通过保温辊道对钢头部进入粗轧后对钢的后部进行保温,减少降温速度,以保证整支钢能在允许轧制的温度条件下完成;步骤7、粗轧,通过平立交替的红圈轧机轧制不同规格的线材,轧制不同规格的棒材时,双机架出不同规格的棒材φ30到φ100的棒材;步骤8、一号飞剪,其中利用德国的西马克剪机,以保证各种规格切头尾的作用;步骤9、中轧,利用中轧机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中扎预处理;步骤10、预精轧,利用摩根5代预精轧285作为φ30以下棒材的精轧,能保证棒材的尺寸公差,其中,Φ30以下规格用考克斯轧机;步骤11、倍尺剪,利用倍尺剪对φ55以下规格实行倍尺的剪切,保证前部轧机的正常生产;步骤12、定尺剪及热锯,根据用户要求实行定尺的剪切;步骤13、冷床,采用锯齿形,自动矫直冷床,以减少棒材轧制后再用矫直的作用;步骤14、检测、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棒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准备,原料钢锭尺寸10.5寸,钢锭及连铸坯尺寸为160²*5.5米,钢种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及双相不锈钢;特殊钢种为2520、201高铬耐腐蚀200系列焊丝和海洋耐腐蚀用钢;步骤2、通过三段式蓄热式加热炉加热,端进则出并根据钢锭装四排钢,连铸坯单排;步骤3、通过提升式吊头机吊起钢锭,用于吊起270²*220²*1400、270²*220²*1900的钢锭;步骤4、开坯,选用共轭孔型650三辊开坯机,用于200系列和300系列钢锭的宽展和延伸的要求;步骤5、切头切尾剪,利用500吨的液压剪用于钢锭的切头尾和连铸坯切头;步骤6、进保温辊道,通过保温辊道对钢头部进入粗轧后对钢的后部进行保温,减少降温速度,以保证整支钢能在允许轧制的温度条件下完成;步骤7、粗轧,通过平立交替的红圈轧机轧制不同规格的线材,轧制不同规格的棒材时,双机架出不同规格的棒材φ30到φ100的棒材;步骤8、一号飞剪,其中利用德国的西马克剪机,以保证各种规格切头尾的作用;步骤9、中轧,利用中轧机对不同规格的线材进行中扎预处理;步骤10、预精轧,利用摩根5代预精轧285作为φ30以下棒材的精轧,能保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爱明曾连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明璐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