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456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0.8‑1.7%、纳米铜0.5‑3.5%、二壬基萘磺酸钡4.1‑4.6%、聚四氟乙烯3.5‑6.3%、过氧化苯甲酰0.2‑0.7%、对甲苯磺酸0.2‑3%、2,4‑二叔丁基苯酚2‑4%、季戊四醇0.02‑0.05%、聚乙二醇1.7‑1.9%、硫化烷基酚钙0.2‑1.3%、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1‑1.4%、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7‑1.9%、余量为基础油;在加热至70~80℃的温度下搅拌1.5~2.5h,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高温抗磨性能,同时在提高极压抗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名牌产品,使润滑油性能更持久地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A Method for Preparing Extreme Pressure Antiwear Lubricating 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extreme pressure and anti-wear lubricating oil.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weighing benzotriazole 0.8 1.7%, nano-copper 0.5 3.5%, barium dinonylnaphthalene sulfonate 4.1 4.6%,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3.5 6.3%, benzoyl peroxide 0.2 0.7%, p-toluene sulfonic acid 0.2 3%, 2,4 bis. Tert-Butylphenol 2 4%, pentaerythritol 0.02 0.05%, polyethylene glycol 1.7 1.9%, calcium alkylphenol sulfide 0.2 1.3%, N, N'dialkyl aminomethyl benzotriazole 1.1 1.4%, heptadecyl imidazoline dienyl butyrate 1.7 1.9%, the remaining amount of base oil; stirring for 1.5-2.5 h at 70-80 C to test the synthesis Later, it will be finished.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antioxidant perform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antiwear performance of lubricating oil, and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similar famous brand products at home and abroad in improving extreme pressure antiwear performance, so as to keep the lubricating oil performance in the best working state more dura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小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①抗磨减摩,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②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③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窜气;④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⑤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⑥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缓和冲击及减震;⑦动能传递,液压系统、遥控电动机及摩擦无级变速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及世界各国为了满足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已经制订了一些润滑剂产品的新技术标准,润滑剂新产品也在不断出现。但在实际应用中,我国的润滑油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明显,一些关键原料、复合添加剂基本依赖进口,工业用油中的合成油脂也主要依赖进口,这就是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际差距。例如,极压抗磨润滑油是指含有极压抗磨添加剂能承受重载荷和冲击载荷,降低机械磨损的润滑油。特别适合在极压润滑状态下使用的润滑油。润滑油抗磨添加剂也叫极压抗磨添加剂,是指在高温、高压的边界润滑状态下,能和金属表面形成高熔点化学反应膜,以防止发生熔结、咬粘、刮伤的添加剂。它的作用是分解的产物在摩擦高温下能与金属起反应,生成剪切应力和熔点都比纯金属低的化合物,从而防止接触表面咬合和焊熔,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极压抗磨剂主要用于工业齿轮油、液压油、导轨油、切削油等有极压要求的润滑油中,以提高油品的极压抗磨性能。但是二硫代磷酸锌(ZnDTP)长期以来一直用作发动机油中的耐磨添加剂和抗氧化剂、自动传动流体、液压液体等。随着对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发动机油中可允许浓度的磷随着发动机油中磷含量进一步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0.8-1.7%、纳米铜0.5-3.5%、二壬基萘磺酸钡4.1-4.6%、聚四氟乙烯3.5-6.3%、过氧化苯甲酰0.2-0.7%、对甲苯磺酸0.2-3%、2,4-二叔丁基苯酚2-4%、季戊四醇0.02-0.05%、聚乙二醇1.7-1.9%、硫化烷基酚钙0.2-1.3%、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1-1.4%、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7-1.9%、余量为基础油;在加热至70~80℃的温度下搅拌1.5~2.5h,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所述基础油中API分类的Ⅴ类油。所述纳米铜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所述聚乙二醇的碳原子数为7<n<20。所述温度加热到7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高温抗磨性能,同时在提高极压抗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国内外同类名牌产品,使润滑油性能更持久地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0.8%、纳米铜0.5%、二壬基萘磺酸钡4.1%、聚四氟乙烯3.5%、过氧化苯甲酰0.2%、对甲苯磺酸0.2%、2,4-二叔丁基苯酚2%、季戊四醇0.02%、聚乙二醇1.7%、硫化烷基酚钙0.2%、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1%、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7%、余量为基础油;在加热至70℃的温度下搅拌1.5~2.5h,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所述基础油中API分类的Ⅴ类油。所述纳米铜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所述聚乙二醇的碳原子数为7<n<20。实施例2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1.7%、纳米铜3.5%、二壬基萘磺酸钡4.6%、聚四氟乙烯6.3%、过氧化苯甲酰0.7%、对甲苯磺酸3%、2,4-二叔丁基苯酚4%、季戊四醇0.05%、聚乙二醇1.9%、硫化烷基酚钙1.3%、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4%、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9%、余量为基础油;在加热至80℃的温度下搅拌1.5~2.5h,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所述基础油中API分类的Ⅴ类油。所述纳米铜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所述聚乙二醇的碳原子数为7<n<20。实施例3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1.4%、纳米铜2%、二壬基萘磺酸钡4.4%、聚四氟乙烯4%、过氧化苯甲酰0.5%、对甲苯磺酸2%、2,4-二叔丁基苯酚3%、季戊四醇0.04%、聚乙二醇1.8%、硫化烷基酚钙1%、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2%、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8%、余量为基础油;在加热至75℃的温度下搅拌1.5~2.5h,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所述基础油中API分类的Ⅴ类油。所述纳米铜的粒径范围为10~100nm。所述聚乙二醇的碳原子数为7<n<20。经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极压抗磨性能是国内外同类油品的2.2-3.5倍。本专利技术比一般同类润滑油能降低摩擦系数60%以上,延长机械检修周期1~2倍,延长使用寿命3~4倍,降低能耗约10%,降低噪声,有利于节约能源和有效保护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0.8‑1.7%、纳米铜0.5‑3.5%、二壬基萘磺酸钡4.1‑4.6%、聚四氟乙烯3.5‑6.3%、过氧化苯甲酰0.2‑0.7%、对甲苯磺酸0.2‑3%、2,4‑二叔丁基苯酚2‑4%、季戊四醇0.02‑0.05%、聚乙二醇1.7‑1.9%、硫化烷基酚钙0.2‑1.3%、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1‑1.4%、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7‑1.9%、余量为基础油;在加热至70~80℃的温度下搅拌1.5~2.5h,检验合格后即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压抗磨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苯并三氮唑0.8-1.7%、纳米铜0.5-3.5%、二壬基萘磺酸钡4.1-4.6%、聚四氟乙烯3.5-6.3%、过氧化苯甲酰0.2-0.7%、对甲苯磺酸0.2-3%、2,4-二叔丁基苯酚2-4%、季戊四醇0.02-0.05%、聚乙二醇1.7-1.9%、硫化烷基酚钙0.2-1.3%、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1.1-1.4%、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1.7-1.9%、余量为基础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云凌天阳金可心夏戊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佑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