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下方的外壳内部设有处理仓,所述处理仓下方的外壳底端连接有烘干仓,所述进料仓与处理仓连通设置,所述处理仓与烘干仓连通设置,所述进料仓的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呈60°至75°设置,所述处理仓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呈45°至60°设置,本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把垃圾从进料仓加入,然后经过处理仓的粉碎处理,最后在对垃圾进行烘干,从而使得堆放的垃圾不易腐败,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能够对垃圾进行就地处理,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逐年升高,各大城市都在逐步完善和建立餐厨垃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餐厨垃圾由于其含水率高、有机质和油脂比例高的特点,容易腐烂发酵,滋生细菌,具有资源和污染源的双重特性,目前大多采用粉碎直排法、填埋法、饲料法、传统堆肥等方法进行处理,虽然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是需要先把垃圾堆放到一定的区域,然后定时的把垃圾收走然后在进行集中处理,因此使得垃圾堆放的时间较长,从而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能够把垃圾直接的就地消化处理,那么就能够极大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然而目前的市面上缺少相应的处理装置,从而不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能够对垃圾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在把固态的垃圾进行粉碎烘干,能够把垃圾直接的就地消化处理,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设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下方的外壳内部设有处理仓,所述处理仓下方的外壳底端连接有烘干仓,所述进料仓与处理仓连通设置,所述处理仓与烘干仓连通设置,所述进料仓的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呈60°至75°设置,所述处理仓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二引导板,所述第二引导板呈45°至60°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处理仓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碾压结构和粉碎结构,所述烘干仓的内部设有输送装置,所述烘干仓上对应输送装置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且延伸至烘干仓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装置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烘干仓对应输送装置的输送带侧面设有刮板,所述输送装置上方的烘干仓内部设有电热管,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和电热管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导板下方的进料仓内部设有储水池,所述进料仓内部的储水池底端设有第一排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引导板下方的处理仓内部也设有储水池,所述处理仓内部的储水池侧面设有第二排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进料仓的内部,所述进料仓内部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对应进料仓和处理仓的连通位置处设有引流架,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碾压结构包括第一碾压辊和第二碾压辊,所述第一碾压辊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外壳的一侧并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碾压辊的另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外壳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碾压辊的另一端也贯穿且延伸至外壳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外部设有保护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碎结构包括第一粉碎辊和第二粉碎辊,所述第一粉碎辊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外壳的一侧并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第四电机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粉碎辊的另一端也贯穿且延伸至外壳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粉碎辊的另一端也贯穿且延伸至外壳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四齿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对应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位置处也设有保护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上设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内转动连接有密封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把垃圾从进料仓加入,然后经过处理仓的粉碎处理,最后在对垃圾进行烘干,从而使得堆放的垃圾不易腐败,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能够对垃圾进行就地处理,便于人们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进料仓、3处理仓、4第一引导板、5第二引导板、6烘干仓、7输送装置、8第一电机、9控制开关组、10刮板、11储水池、12第一排水管、13第二排水管、14第二电机、15引流架、16第一碾压辊、17第二碾压辊、18第三电机、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第一粉碎辊、22第二粉碎辊、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第四电机、26保护壳、27注液管、28密封塞、29电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顶端设有进料仓2,进料仓2下方的外壳1内部设有处理仓3,处理仓3下方的外壳1底端连接有烘干仓6,进料仓2与处理仓3连通设置,处理仓3与烘干仓6连通设置,进料仓2的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板4,第一引导板4呈60°至75°设置,处理仓3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二引导板5,第二引导板5呈45°至60°设置,第一引导板4和第二引导板5上均设有通孔,第一引导板4下方的进料仓2内部设有储水池11,进料仓2内部的储水池11底端设有第一排水管12,把第一排水管12与污水管道进行连接,便于对分离的污水进行排放,第二引导板5下方的处理仓3内部也设有储水池11,处理仓3内部的储水池11侧面设有第二排水管13,把第二排水管13也与污水管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对污水进行排放,外壳1的顶端设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进料仓2的内部,进料仓2内部的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上对应进料仓2和处理仓3的连通位置处设有引流架15,通过对第二电机14的工作进行控制,由此带动引流架15转动,从而便于把垃圾从进料仓2输送到处理仓3中,处理仓3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碾压结构和粉碎结构,碾压结构包括第一碾压辊16和第二碾压辊17,第一碾压辊16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外壳1的一侧并连接有第三电机18,第一碾压辊16的另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外壳1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一齿轮19,第二碾压辊17的另一端也贯穿且延伸至外壳1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二齿轮20,第一齿轮19与第二齿轮20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9与第二齿轮20的外部设有保护壳26,通过第三电机18工作在第一齿轮19与第二齿轮20的作业下,从而使得第一碾压辊16和第二碾压辊17进行相对的转动,从而对垃圾进行辊压,粉碎结构包括第一粉碎辊21和第二粉碎辊22,第一粉碎辊21的一端贯穿且延伸至外壳1的一侧并连接有第四电机25,第一粉碎辊21的另一端也贯穿且延伸至外壳1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三齿轮23,第二粉碎辊22的另一端也贯穿且延伸至外壳1的另一侧并连接有第四齿轮24,第四电机25工作带动第三齿轮23和第四齿轮2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粉碎辊21和第二粉碎辊22进行相对的转动,从而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端设有进料仓(2),所述进料仓(2)下方的外壳(1)内部设有处理仓(3),所述处理仓(3)下方的外壳(1)底端连接有烘干仓(6),所述进料仓(2)与处理仓(3)连通设置,所述处理仓(3)与烘干仓(6)连通设置,所述进料仓(2)的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板(4),所述第一引导板(4)呈60°至75°设置,所述处理仓(3)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二引导板(5),所述第二引导板(5)呈45°至60°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板(4)和第二引导板(5)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处理仓(3)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碾压结构和粉碎结构,所述烘干仓(6)的内部设有输送装置(7),所述烘干仓(6)上对应输送装置(7)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且延伸至烘干仓(6)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装置(7)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烘干仓(6)对应输送装置(7)的输送带侧面设有刮板(10),所述输送装置(7)上方的烘干仓(6)内部设有电热管(29),所述外壳(1)的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9),所述控制开关组(9)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8)和电热管(29)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端设有进料仓(2),所述进料仓(2)下方的外壳(1)内部设有处理仓(3),所述处理仓(3)下方的外壳(1)底端连接有烘干仓(6),所述进料仓(2)与处理仓(3)连通设置,所述处理仓(3)与烘干仓(6)连通设置,所述进料仓(2)的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板(4),所述第一引导板(4)呈60°至75°设置,所述处理仓(3)的内部底端设有第二引导板(5),所述第二引导板(5)呈45°至60°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板(4)和第二引导板(5)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处理仓(3)的内部由上到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碾压结构和粉碎结构,所述烘干仓(6)的内部设有输送装置(7),所述烘干仓(6)上对应输送装置(7)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且延伸至烘干仓(6)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与输送装置(7)的转动轴连接,所述烘干仓(6)对应输送装置(7)的输送带侧面设有刮板(10),所述输送装置(7)上方的烘干仓(6)内部设有电热管(29),所述外壳(1)的侧面设有控制开关组(9),所述控制开关组(9)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机(8)和电热管(29)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板(4)下方的进料仓(2)内部设有储水池(11),所述进料仓(2)内部的储水池(11)底端设有第一排水管(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板(5)下方的处理仓(3)内部也设有储水池(11),所述处理仓(3)内部的储水池(11)侧面设有第二排水管(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的就地消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进料仓(2)的内部,所述进料仓(2)内部的第二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玉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贵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