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38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2)催芽;(3)选地;(4)移栽薯种;(5)施肥管理;(6)引缚;(7)水分管理;(8)病虫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种植的淮山具有结薯直且均匀、单产量高、品质优的优点,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淮山也称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胆碱等,药食两用,具有健脾、助消化、补虚劳、益气的功效,是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现有的淮山种植技术大都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挖坑深栽培,栽培出的淮山块根不均匀、发芽率低、生长较慢、产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淮山这一特色产业的大面积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种植的淮山具有结薯直且均匀、单产量高、品质优的优点,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取母株产量较高、粗细均匀、健康、丰满的薯块作薯种;(2)催芽:将薯种切成8-10cm的薯块,种薯切口浸泡于消毒液中30-45min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并晾干,将种淮山堆在育苗床上,铺湿沙3-5cm厚,浇34-38℃的水后覆膜保温,保持育苗床温度为22-26℃,当种芋出芽1-1.5cm时即可移栽;(3)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通气透水、保水性好、土质疏松的土壤或砂土壤,深翻土地,然后平整土地,开沟做畦;(4)移栽薯种:采用双行播种种植,密度间距40-50cm,株距20-25cm;(5)施肥管理:在薯种发芽阶段每亩土壤施用40-45kg促苗肥,在生长阶段每亩土壤施用60-75kg接力肥,在淮山成熟阶段每亩土壤施用80-100kg膨大肥;(6)引缚:淮山苗长10-15cm时,在畦平面上搭建支架立柱,将淮山苗主藤牵引束缚固定在支架立柱上,每株仅留一根主藤,剪去其余侧枝、侧芽;藤长1.8-2.5m后摘除顶芽;以后只要主藤上长出侧芽,都要及时摘除;(7)水分管理:采用常用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7月至8月的薯块快速膨胀期,保持土壤湿润。(8)病虫害防治:防治斜纹夜蛾及炭疽病为主;具体是指每亩用15-20%虫酰肼悬浮剂1100-1200倍或2-5%甲氰辛1200-1300倍液喷洒防治斜纹夜蛾,每隔10-15天喷洒1次,共防治2-3次;每亩用20-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炭疽病,每隔12-15天喷洒1次,共防治1-2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促苗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0-180份腐熟的人粪尿和50-80份沼液;所述接力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120份腐熟花生麸、50-60份豆粕、30-40份蚕沙、40-50份尿素、3-6份山梨酸钾、5-8份酵母硒、2-6份硫酸锌、2-5份硫酸钾、1-3份氨基酸和1-3份硫酸镁;所述膨大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120份牛粪、20-30份碳酸氢铵、15-25份硫酸二氢钾、10-15份硫酸铜、5-10份过磷酸钙和5-10份聚丙烯酰胺,采收前20~30天部分淮山叶开始有落黄时停止施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促苗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60-170份腐熟的人粪尿和60-70份沼液;所述接力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5-115份腐熟花生麸、52-58份豆粕、32-38份蚕沙、42-48份尿素、4-5份山梨酸钾、6-7份酵母硒、3-5份硫酸锌、3-4份硫酸钾、1.5-2.5份氨基酸和1.5-2.5份硫酸镁;所述膨大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5-115份牛粪、22-28份碳酸氢铵、17-20份硫酸二氢钾、12-14份硫酸铜、过磷酸钙6-8份和7-9份聚丙烯酰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所述促苗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65份腐熟的人粪尿和65份沼液;所述接力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10份腐熟花生麸、55份豆粕、35份蚕沙、45份尿素、4.5份山梨酸钾、6.5份酵母硒、4份硫酸锌、3.5份硫酸钾、2份氨基酸和2份硫酸镁;所述膨大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10份牛粪、25份碳酸氢铵、18份硫酸二氢钾、13份硫酸铜、7份过磷酸钙和8份聚丙烯酰胺。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液为浓度为1.5-1.8%的多菌灵溶液与浓度为0.2-0.4%的高锰酸钾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进一步的,畦平面宽120-130cm,畦高30-4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土地选择科学,施肥合理,有利于淮山的吸收,并促进其快速、茁壮生长,根茎形态良好,产量高。所种植的淮山具有结薯直且均匀、单产量高、品质优的优点,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种植。2、本专利技术采用品质优良的淮山薯块作为薯种,种芋催芽时,用浓度为1.5-1.8%的多菌灵溶液与浓度为0.2-0.4%的高锰酸钾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种芋,可以使淮山繁殖快速有效,并能使母体植株具有的优良性状得到保存,种大大提高了薯种的成活率。本专利技术还根据淮山生长的规律,在薯种发芽阶段施用促苗肥,所述促苗肥够促进新稍和叶片的生长,能迅速长出粗壮藤苗,且对淮山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生长阶段施用接力肥,所述接力肥含有氮磷钾肥,能够补充淮山生长的基本需要,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充足,使淮山能够快速形成茎块,且接力肥使用适量不会造成其过多的浪费,同时具有丰富的有机物,为淮山的根茎提供了更丰富的营养,使得所得淮山品质较好,且丰富的有机物能够使土壤的肥力经久不衰;在淮山成熟阶段施用膨大肥,能够促进淮山块茎的膨大,有效提高了淮山种植产量,确保了增产增收。在种植过程中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引缚并摘除淮山的侧枝、侧芽,可以防止藤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进一步达到淮山高产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能更清楚的描述技术方案,而不能作为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实施例1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取母株产量较高、粗细均匀、健康、丰满的薯块作薯种;(2)催芽:将薯种切成8cm的薯块,种薯切口浸泡于消毒液中30min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并晾干,所述消毒液为浓度为1.5%的多菌灵溶液与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将种淮山堆在育苗床上,铺湿沙3cm厚,浇34℃的水后覆膜保温,保持育苗床温度为22℃,当种芋出芽1cm时即可移栽;(3)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通气透水、保水性好、土质疏松的土壤或砂土壤,深翻土地,然后平整土地,开沟做畦,畦平面宽120cm,畦高30cm;(4)移栽薯种:采用双行播种种植,密度间距40cm,株距20cm;(5)施肥管理:在薯种发芽阶段每亩土壤施用40kg促苗肥,在生长阶段每亩土壤施用60kg接力肥,在淮山成熟阶段每亩土壤施用80kg膨大肥;所述促苗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0份腐熟的人粪尿和50份沼液;所述接力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份腐熟花生麸、50份豆粕、30份蚕沙、40份尿素、3份山梨酸钾、5份酵母硒、2份硫酸锌、2份硫酸钾、1份氨基酸和1份硫酸镁;所述膨大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份牛粪、20份碳酸氢铵、15份硫酸二氢钾、10份硫酸铜、5份过磷酸钙和5份聚丙烯酰胺;(6)引缚:淮山苗长10cm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取母株产量较高、粗细均匀、健康、丰满的薯块作薯种;(2)催芽:将薯种切成8‑10cm的薯块,种薯切口浸泡于消毒液中30‑45min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并晾干,将种淮山堆在育苗床上,铺湿沙3‑5cm厚,浇34‑38℃的水后覆膜保温,保持育苗床温度为22‑26℃,当种芋出芽1‑1.5cm时即可移栽;(3)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通气透水、保水性好、土质疏松的土壤或砂土壤,深翻土地,然后平整土地,开沟做畦;(4)移栽薯种:采用双行播种种植,密度间距40‑50cm,株距20‑25cm;(5)施肥管理:在薯种发芽阶段每亩土壤施用40‑45kg促苗肥,在生长阶段每亩土壤施用60‑75kg接力肥,在淮山成熟阶段每亩土壤施用80‑100kg膨大肥;(6)引缚:淮山苗长10‑15cm时,在畦平面上搭建支架立柱,将淮山苗主藤牵引束缚固定在支架立柱上,每株仅留一根主藤,剪去其余侧枝、侧芽;藤长1.8‑2.5m后摘除顶芽;以后只要主藤上长出侧芽,都要及时摘除;(7)水分管理:采用常用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7月至8月的薯块快速膨胀期,保持土壤湿润;(8)病虫害防治:防治斜纹夜蛾及炭疽病为主;具体是指每亩用15‑20%虫酰肼悬浮剂1100‑1200倍或2‑5%甲氰辛1200‑1300倍液喷洒防治斜纹夜蛾,每隔10‑15天喷洒1次,共防治2‑3次;每亩用20‑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炭疽病,每隔12‑15天喷洒1次,共防治1‑2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选取母株产量较高、粗细均匀、健康、丰满的薯块作薯种;(2)催芽:将薯种切成8-10cm的薯块,种薯切口浸泡于消毒液中30-45min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并晾干,将种淮山堆在育苗床上,铺湿沙3-5cm厚,浇34-38℃的水后覆膜保温,保持育苗床温度为22-26℃,当种芋出芽1-1.5cm时即可移栽;(3)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方便、通气透水、保水性好、土质疏松的土壤或砂土壤,深翻土地,然后平整土地,开沟做畦;(4)移栽薯种:采用双行播种种植,密度间距40-50cm,株距20-25cm;(5)施肥管理:在薯种发芽阶段每亩土壤施用40-45kg促苗肥,在生长阶段每亩土壤施用60-75kg接力肥,在淮山成熟阶段每亩土壤施用80-100kg膨大肥;(6)引缚:淮山苗长10-15cm时,在畦平面上搭建支架立柱,将淮山苗主藤牵引束缚固定在支架立柱上,每株仅留一根主藤,剪去其余侧枝、侧芽;藤长1.8-2.5m后摘除顶芽;以后只要主藤上长出侧芽,都要及时摘除;(7)水分管理:采用常用的水分管理方法,久旱灌水,两季及时排水,7月至8月的薯块快速膨胀期,保持土壤湿润;(8)病虫害防治:防治斜纹夜蛾及炭疽病为主;具体是指每亩用15-20%虫酰肼悬浮剂1100-1200倍或2-5%甲氰辛1200-1300倍液喷洒防治斜纹夜蛾,每隔10-15天喷洒1次,共防治2-3次;每亩用20-25%咪鲜胺乳油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炭疽病,每隔12-15天喷洒1次,共防治1-2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淮山高产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促苗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50-180份腐熟的人粪尿和50-80份沼液;所述接力肥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100-120份腐熟花生麸、50-60份豆粕、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佳琪谢剑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浙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