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立国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369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03
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与农业栽培有关,其特征是:1、在春节,将地耙磨整平,使用宽度70厘米,厚度0.01MM的黑色地膜覆膜,膜边用土压实,膜与膜之间的间距约为30厘米,然后播种;2、当玉米长至4‑5叶时和秋天草多时,喷洒除草剂除草;按一般玉米栽培管理直至收获;3、玉米收获后,不清除玉米根,也不清除地膜,准备第二年继续使用;4、冬季做好防护,防止牲畜践踏,损坏地膜;5、第二年早春季节浇水,约4天后,地的含水量约60%时,利用微耕机在空垄浅翻,并耙磨;6、按当地播种季节,利用与第一年相同间距的滚动式玉米播种器在两玉米根之间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与农业有关,具体是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地膜都是一次性使用,使农业生产成本相对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相对降低,同时,废旧地膜对环境的污染也增加,国家回收废旧地膜的成本也较高。如果能将地膜二次使用,不但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收入,而且能减少废旧地膜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减少废旧地膜对环境的污染,该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该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膜不能二次利用,农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地膜对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该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沙土地玉米、高粱栽培,其特征是:1、第一年春节,将地耙磨整平,使用宽度70厘米,厚度0.01毫米的黑色地膜覆膜,膜边用土压实,膜与膜之间的间距约为45-50厘米,然后播种;2、当玉米长至4-5叶时,杂草长至3-5厘米时,喷洒除草剂除草;并按一般玉米栽培管理直至收获;3、玉米收获后,不清除玉米根,也不清除地膜,准备第二年继续使用;4、冬季做好防护,防止牲畜践踏,损坏地膜;5、第二年早春季节,先用直径40-60厘米,长度约1米的压地辊对第一年的玉米根进行镇压、碾碎,然后浇水,浇水约4天后,地的含水量约60%时,利用微耕机在空垄浅翻,并耙磨;6、按当地播种季节,利用滚动式玉米播种器在第一年的两行玉米根外侧或者按一内侧、一外侧的方式错行播种;7、播种后,覆土镇压:即用长度约50厘米,直径约15-20厘米的压地辊压实播种眼,且正向播种操作,反向压实操作;反向操作时播种器带出的土正好被压在播种眼上,防止水份蒸发,有利于出苗。附图说明图1是该专利技术中第7步骤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播种器,2、地膜,3、压地辊,4、播种眼,5、玉米根。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年春节,将地耙磨整平,使用宽度70厘米,厚度0.01毫米的黑色地膜2覆膜,膜边用土压实,膜与膜之间的间距约为45-50厘米,然后播种;2、当玉米长至4-5叶时,杂草长至3-5厘米时,喷洒除草剂除草;按一般玉米栽培管理直至收获;3、玉米收获后,不清除玉米根5,也不清除地膜2,准备第二年继续使用;4、冬季做好防护,防止牲畜践踏,损坏地膜2;5、第二年早春季节,先用直径40-60厘米,长度约1米的压地辊对第一年的玉米根进行镇压、碾碎,然后浇水,浇水约4天后,地的含水量约60%时,利用微耕机在空垄浅翻,并耙磨;6、按当地播种季节,利用滚动式玉米播种器1在第一年的两行玉米根5外侧或者按一内侧、一外侧的方式错行播种;7、播种后,覆土镇压:即用长度约50厘米,直径约15-20厘米的压地辊3压实播种眼4,且正向播种操作,反向压实操作;下面再通过具体种植实例进行进一步说明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人2017年种植高粱120亩,采用宽度70厘米、厚度0.01毫米的黑色地膜,行距1米,铺膜面宽度50厘米,每个膜面种植高粱2行,采用该方法种植,每亩收入1700元人民币,略高于当地种植玉米高粱的经济收入。20418年本人采用地膜二次利用方法,在原有膜面上种植玉米2行,株距25厘米,长势非常良好,并带动周边农民利用该方法种植玉米40亩,农民反映良好。以本人种植的120亩高粱为例,节约成本如下:1、地膜二次使用每亩地第二年节约工时成本约200元:具体为:节约小四轮耙拉地膜(捡拾地膜)及人工费15元/亩,节约机耕费、机械平地费:95元/亩,节约打埂费:5元/亩,节约地膜费50元/亩,节约铺膜人工费35元/亩。2、地膜二次使用每亩地第二年节约水资源费、水费约11.9元:我的家庭农场土地地势较高,采用深井提灌和渠水提灌,当地的水费、水资源费:0.17元/立方米,传统地膜第一次使用,机耕地渗水量大,地膜二次利用后,用水量减少,2017年第一年每亩地浇一次水100立方米,2018年地膜二次利用,每亩地浇一次水90立方米,每年浇7次水,每亩地节水70立方米,每立方米水费、水资源费0.17元。每亩地节约资金:(100-90)×7×0.17=11.9(元)3、地膜二次使用每亩地第二年节约提灌电费约8.74元:每度电出水3立方米,一年节约水70立方米,每度电费0.375元。(70÷3)×0.375元=8.74(元)4、地膜二次使用每亩地第二年节约水资源约70立方米:2017年第一年每亩地浇一次水100立方米,2018年地膜二次利用后,渗水量减小,每亩地浇一次水用水量约90立方米,每次节水约10立方米,每年浇7次水,每亩地每年节水约:(100-90)×7=70(立方米)。5、社会效益;1、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因机耕平地人工捡膜飞起的沙尘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2、有利于节约用水,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沙土地玉米、高粱栽培,其特征是:1、第一年春节,将地耙磨整平,使用宽度70厘米,厚度0.01毫米的黑色地膜(2)覆膜,膜边用土压实,膜与膜之间的间距约为45‑50厘米,然后播种;2、当玉米长至4‑5叶时,杂草长至3‑5厘米时,喷洒除草剂除草;按一般玉米栽培管理直至收获;3、玉米收获后,不清除玉米根(5),也不清除地膜(2),准备第二年继续使用;4、冬季做好防护,防止牲畜践踏,损坏地膜(2);5、第二年早春季节,先用直径40‑60厘米,长度约1米的压地辊对第一年的玉米根进行镇压、碾碎,然后浇水,浇水约4天后,地的含水量约60%时,利用微耕机在空垄浅翻,并耙磨;6、按当地播种季节,利用滚动式玉米播种器(1)在第一年的两行玉米根(5)外侧或者按一内侧、一外侧的方式错行播种;7、播种后,覆土镇压:即用长度约50厘米,直径约15‑20厘米的压地辊(3)压实播种眼(4),且正向播种操作,反向压实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沙土地的地膜二次利用方法,主要适用于沙土地玉米、高粱栽培,其特征是:1、第一年春节,将地耙磨整平,使用宽度70厘米,厚度0.01毫米的黑色地膜(2)覆膜,膜边用土压实,膜与膜之间的间距约为45-50厘米,然后播种;2、当玉米长至4-5叶时,杂草长至3-5厘米时,喷洒除草剂除草;按一般玉米栽培管理直至收获;3、玉米收获后,不清除玉米根(5),也不清除地膜(2),准备第二年继续使用;4、冬季做好防护,防止牲畜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杨立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