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25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包括电枢和压接工装,电枢位于压接工装的中部,压接工装包括机架部件、驱动装置、压板和垫板,驱动装置位于机架部件的上方,压板位于驱动装置的下端,垫板位于压板下方;本装置采用机架部件、驱动装置、压板和垫板配合的方式对电枢的连接件进行压接,保证电枢的连接件受力的均匀性,保证线圈引出线连接的可靠性,并且降低了电枢的高度,加大了电机端盖和电枢之间爬电距离,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同时将压板的宽度等于顶板的宽度,可以在顶板下的任意位置对连接件进行压接,减少了连接件压接定位的时间,提高了连接件压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电枢加工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枢是电机的核心部件,电枢包括电枢铁心和电枢绕组,电枢绕组的绕制和安装是电枢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电枢绕组先由铜线绕制成单个的线圈,线圈嵌入到电枢铁心内,再把匝与匝之间的线圈连接线连接在一起,用绝缘胶套套好就组成了电枢绕组,目前常用电枢绕组线圈常采用引出线捆扎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专利“CN102210083”电动机的电枢及电动机公开了电枢绕组的连接方式为线圈的连接部扭转连接,该连接方式容易导致线圈引出线脱落,并且电枢的高度比较高,电枢和电机端盖之间的距离比较近,电机端盖和电枢之间爬电距离比较小,安全性比较差,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尝试采用连接件对线圈引出线进行连接,由于连接件需要对线圈引出线压紧,常用压紧方式为人工锤击连接件,这样的方式使连接件受力不均匀,只能对部分线圈引出线进行压紧,并且很容易损伤电枢的侧面,影响电枢的质量,同时连接件的外观由于受力不均匀具有不规则的凹坑,严重影响电枢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目前电枢线圈引出线连接方式采用人工锤击连接件的方式进行连接,导致连接件受力不均匀,只能对部分线圈引出线进行压紧,并且很容易损伤电枢的侧面,同时连接件的外观具有不规则的凹坑,严重影响电枢的质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枢和压接工装,所述电枢位于压接工装的中部,所述压接工装包括机架部件、驱动装置、压板和垫板,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机架部件的上方,所述压板位于驱动装置的下端,所述垫板位于压板下方,所述垫板与压板配合实现对电枢的压接工作;所述机架部件包括顶板、立柱和底板,所述顶板通过立柱安装在底板上,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穿过顶板到达顶板的下方,所述压板位于顶板的下方。在此基础上,所述压板的宽度与顶板的宽度相同,从而保证在顶板下任意位置可以进行压接工作。在此基础上,所述压板包括定位孔,所述立柱位于定位孔内,所述立柱对压板进行导向。在此基础上,所述压板的侧面设置有尼龙防护板,所述尼龙防护板避免电枢的上部与压板接触。在此基础上,所述底板为长方形,所述立柱位于底板长方形的一端,从而使底板包括两个工位。在此基础上,所述底板包括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槽位于底板的中心线上,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定位滑槽对电枢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所述定位滑槽的侧面设置有尼龙垫片,所述尼龙垫片用于防止电枢划伤。在此基础上,所述电枢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和连接件,所述电枢绕组内嵌在电枢铁芯内,所述连接件对电枢绕组的线圈引出线进行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机架部件、驱动装置、压板和垫板配合的方式对电枢的连接件进行压接,保证电枢连接件受力的均匀性,保证线圈引出线连接的可靠性,并且降低了电枢的高度,增加了电枢和电机端盖之间的距离,加大了电机端盖和电枢之间爬电距离,提高了电机的安全性,同时将压板的宽度等于顶板的宽度,可以在顶板下的任意位置对连接件进行压接,减少了连接件压接定位的时间,提高了连接件压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压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枢,11、电枢铁芯,12、电枢绕组,13、连接件,2、压接工装,21、机架部件,211、顶板,212、立柱,213、底板,2131、定位滑槽,2132、尼龙垫片,22、驱动装置,23、压板,231、定位孔,232、尼龙防护板,24、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示意性的示出了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本技术披露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枢1和压接工装2,电枢1位于压接工装2的中部,压接工装2对电枢1进行压接工作;电枢1包括电枢铁芯11、电枢绕组12和连接件13,电枢铁芯11为圆形的定子铁芯,电枢绕组12内嵌在电枢铁芯11内,电枢绕组12的每个线圈设有一个引出线,引出线从连接件13的两端穿入连接件13的内部,并伸出连接件13的另一端,连接件13通过压接工装2变形进行压紧固定,从而将电枢绕组12连接起来,保证了电枢绕组12连接的可靠性,并且保证了连接件13的外观质量,提高了电枢1的整体质量;如图2所示,压接工装2包括机架部件21、驱动装置22、压板23和垫板24,驱动装置22位于机架部件21的上方,压板23位于驱动装置22的下端,压板23跟随驱动装置22上下移动,垫板24位于压板23的下方,垫板24与压板23配合实现连接件13变形对电枢绕组12的压接工作;机架部件21为框架式结构,包括顶板211、立柱212和底板213,顶板211通过立柱212安装在底板213上,顶板211的上端安装驱动装置22,驱动装置22穿过顶板211到达顶板211的下端,压板23位于顶板211的下方,顶板211为长方形的板类零件,其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大小与驱动装置22端部相匹配,便于驱动装置22穿过顶板211到达顶板211的下部,在通孔的四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大小和位置与驱动装置22的安装位置相匹配,用于对驱动装置22进行固定安装,螺栓穿过驱动装置22旋入安装孔内,从而将驱动装置22安装在顶板211的上表面,在顶板211的四个角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对顶板211进行固定,固定孔与立柱212配合,从而将顶板211固定在立柱212的上端面;立柱212为圆柱形的轴类零件,位于顶板211和底板213之间,将顶板211和底板213连接起来,保证顶板211和底板213的相互平行,在立柱212的两个端面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顶板211或底板213旋入螺纹孔内,从而将顶板211、立柱212和底板213连接起来,立柱212的外圆柱外表面具有一定的精度和硬度,与压板23配合对压板23进行导向,防止压板23受力偏置损伤驱动装置22,在立柱212的下方设置有底板213,底板213为长方形的板类零件,其长方形的一端具有四个安装孔,用于安装立柱212,立柱212位于底板213的一端,电枢1首先放置在底板213未安装立柱212的一端,调整好大致的压接位置,然后推入到顶板211下方进行压紧,从而使底板213具有工作工位和准备工位两个工位,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底板213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滑槽2131,定位滑槽2131位于底板213的中心线上,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布置,定位滑槽2131对电枢1进行支撑和定位,定位滑槽2131为长方向的槽口,当电枢1放置到底板213上时,电枢1上的电枢绕组12位于定位滑槽2131的内部,电枢1上的电枢铁芯11与底板213上表面接触,从而避免电枢绕组12在压接工装2工作时收到损伤,并且在定位滑槽2131的的侧面设置有尼龙垫片2132,尼龙垫片2132均匀覆盖在定位滑槽2131的侧面,避免电枢绕组12和底板213接触,损伤电枢绕组12,影响电枢1的质量,在底板213的四个角设置有长方向的安装孔,用于将压接工装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枢(1)和压接工装(2),所述电枢(1)位于压接工装(2)的中部,所述压接工装(2)包括机架部件(21)、驱动装置(22)、压板(23)和垫板(24),所述驱动装置(22)位于机架部件(21)的上方,所述压板(23)位于驱动装置(22)的下端,所述垫板(24)位于压板(23)下方,所述垫板(24)与压板(23)配合实现对电枢(1)的压接工作;所述机架部件(21)包括顶板(211)、立柱(212)和底板(213),所述顶板(211)通过立柱(212)安装在底板(213)上,所述顶板(211)的上表面安装驱动装置(22),所述驱动装置(22)穿过顶板(211)到达顶板(211)的下方,所述压板(23)位于顶板(211)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枢(1)和压接工装(2),所述电枢(1)位于压接工装(2)的中部,所述压接工装(2)包括机架部件(21)、驱动装置(22)、压板(23)和垫板(24),所述驱动装置(22)位于机架部件(21)的上方,所述压板(23)位于驱动装置(22)的下端,所述垫板(24)位于压板(23)下方,所述垫板(24)与压板(23)配合实现对电枢(1)的压接工作;所述机架部件(21)包括顶板(211)、立柱(212)和底板(213),所述顶板(211)通过立柱(212)安装在底板(213)上,所述顶板(211)的上表面安装驱动装置(22),所述驱动装置(22)穿过顶板(211)到达顶板(211)的下方,所述压板(23)位于顶板(211)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3)的宽度与顶板(211)的宽度相同,从而保证在顶板(211)下任意位置可以进行压接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枢连接件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3)包括定位孔(231),所述立柱(212)位于定位孔(231)内,所述立柱(212)对压板(23)进行导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培挺刘生祥贾正宽曹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奥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