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957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4:04
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属于桥梁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底座、立柱、弹簧、滑动触头、位移贴片、纽扣电池、显示屏、位移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桥梁支座相对高度的变化,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判断出桥梁支座的使用情况,具有使用简易方便,而且测试精确,造价低廉的优势,有效克服了现有的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支座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力特点是只能承受压力和一定的剪力,而不能承受拉力。如果桥梁支座脱空,即意味着桥梁支座与上部结构之间没有接触,改变了桥梁的受力状态,桥梁梁体变得不稳定,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产生竖向振动,破坏桥面结构,或造成墩台帽的破坏和开裂等病害。如果桥梁支座的位置发生了较大的滑移时,会出现支座在小面积下受到较大的压力,支座出现翘起,支座的抗剪能力大大减小,可能会引起桥梁的倾覆等严重危害。因此,对桥梁需要进行必要的桥梁支座检测,检测支座的使用状态。对于支座的检测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检测方式,包括刀片法、梁支座检查镜、桥梁检测车等方法,即主要是以人工判断的方式判断支座的使用状态。例如刀片法,如果能在支座与桥梁之间插入刀片,则证明桥梁与支座之间的缝隙已经足够宽,可以判定支座处于脱空的状态。另一种检测方式是结合传感器检测的检测方式,将测试结果采用数据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检测更加精确,更加方便。例如在支座的安装过程中,采用平板式压力传感器预先测定支座顶面的压力,基于此于计算支座的位置和高度调整。在桥梁支座的后期监测中,人们开始采用传感器实现了数字监控,有使用液压传感器进行后期监测的,有采用光纤光栅对支座的变形位移实时监控的,还有使用高精度FBG位移传感器等。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目前在实现桥梁支座的信息化主要方向是将支座与传感器合理结合在一起。就目前为止,针对受力部分数据的收集所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传感器莫过于压力传感器。但是目前国内的检测方式大多并没有安装相应的传感器检测设备,并且传感器检测方式存在传感器价格昂贵等缺点,目前尚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在检测桥梁支座使用情况时所遇到的传统检测方式误差太大、精度不高;以及现有传感器检测技术价格昂贵,对于已建成桥梁不易布置、花费巨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底座、立柱、弹簧、滑动触头、位移传感器、纽扣电池、显示屏、位移贴片;所述壳体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壳体外壁上部开设有限位槽,下部内置有弹簧支板;所述滑动触头设置在壳体内部上端,滑动触头包括尖端触头、压缩部、支撑部、限位块,其中,所述尖端触头与支撑部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部一端与支撑部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该自由端上还设置有一滑轮;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支撑部外壁上;所述支撑部底部还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立柱设置在壳体内部下端,其一端穿过弹簧支板,另一端设置在滑动触头的连接槽内,并且立柱中部设置有弹簧挡杆;所述弹簧套设在立柱上,并且弹簧一端与弹簧支板连接,弹簧另一端与弹簧挡杆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壁上,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显示屏及纽扣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与纽扣电池电性连接,且二者均设置在壳体外壁上;所述位移贴片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传感器接触。进一步,所述位移传感器为容栅位移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检测桥梁支座相对高度的变化,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判断出桥梁支座的使用情况,具有使用简易方便,而且测试精确,造价低廉的优势,有效克服了现有的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底座、3-立柱、4-弹簧、5-滑动触头、6-位移传感器、7-显示屏、8-纽扣电池、9-位移贴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底座2、立柱3、弹簧4、滑动触头5、位移传感器6、显示屏7、纽扣电池8、位移贴片9;所述壳体1与底座2固定连接,且壳体1外壁上部开设有限位槽101,下部内置有弹簧支板102;所述滑动触头5设置在壳体1内部上端,滑动触头5包括尖端触头501、压缩部502、支撑部503、限位块504,其中,所述尖端触头501与支撑部50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部502一端与支撑部50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该自由端上还设置有一滑轮;所述限位块504设置在支撑部503外壁上;所述支撑部503底部还开设有连接槽5031;所述立柱3设置在壳体1内部下端,其一端穿过弹簧支板102,另一端设置在滑动触头5的连接槽5031内,并且立柱3中部设置有弹簧挡杆301;所述弹簧4套设在立柱3上,并且弹簧4一端与弹簧支板102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弹簧挡杆301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6设置在壳体1内壁上,位移传感器6分别与显示屏7及纽扣电池8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7与纽扣电池8电性连接,且二者均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所述位移贴片9一端与立柱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传感器6接触。所述位移传感器6为容栅位移传感器。以下简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该装置在使用时将底座水平放置于桥梁的下部结构表面,稳定后,按下滑动触头5。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4释放,推动立柱3移动,并带动与立柱固定的位移贴片9与容栅位移传感器6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得传感器的电容发生变化,获得相应的位移数据。当尖端触头5与桥梁的上部结构底面接触后,读出传感器读数,得到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实际距离,从而判断出支座的使用状态。本技术专利技术通过检测桥梁支座相对高度的变化,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判断出桥梁支座的使用情况。此方案不仅使用简易方便,而且测试精确,造价低廉,有效的克服了之前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底座(2)、立柱(3)、弹簧(4)、滑动触头(5)、位移传感器(6)、显示屏(7)、纽扣电池(8)、位移贴片(9);所述壳体(1)与底座(2)固定连接,且壳体(1)外壁上部开设有限位槽(101),下部内置有弹簧支板(102);所述滑动触头(5)设置在壳体(1)内部上端,滑动触头(5)包括尖端触头(501)、压缩部(502)、支撑部(503)、限位块(504),其中,所述尖端触头(501)与支撑部(50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部(502)一端与支撑部(50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该自由端上还设置有一滑轮;所述限位块(504)设置在支撑部(503)外壁上;所述支撑部(503)底部还开设有连接槽(5301);所述立柱(3)设置在壳体(1)内部下端,其一端穿过弹簧支板(102),另一端设置在滑动触头(5)的连接槽(5301)内,并且立柱(3)中部设置有弹簧挡杆(301);所述弹簧(4)套设在立柱(3)上,并且弹簧(4)一端与弹簧支板(102)连接,弹簧(4)另一端与弹簧挡杆(301)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6)设置在壳体(1)内壁上,位移传感器(6)分别与显示屏(7)及纽扣电池(8)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7)与纽扣电池(8)电性连接,且二者均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所述位移贴片(9)一端与立柱(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传感器(6)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支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底座(2)、立柱(3)、弹簧(4)、滑动触头(5)、位移传感器(6)、显示屏(7)、纽扣电池(8)、位移贴片(9);所述壳体(1)与底座(2)固定连接,且壳体(1)外壁上部开设有限位槽(101),下部内置有弹簧支板(102);所述滑动触头(5)设置在壳体(1)内部上端,滑动触头(5)包括尖端触头(501)、压缩部(502)、支撑部(503)、限位块(504),其中,所述尖端触头(501)与支撑部(50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部(502)一端与支撑部(503)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该自由端上还设置有一滑轮;所述限位块(504)设置在支撑部(503)外壁上;所述支撑部(503)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绪喜梁恩浩徐锐蔡佳宏徐影周仪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