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机房,包括支撑框架、底板、防静电地板、墙板、顶板和温度调节装置,底板的边缘与支撑框架底部相连接,防静电地板铺设在底板上,墙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四个侧面,顶板与支撑框架的顶部相连接,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内,室外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外,通过制作如同集装箱的空间,并在空间内设置隔温、防静电以及温度控制的装置,使得集装箱内的空间形成一个适合服务器等电器电子设备存放及使用的空间,且集装箱式的空间便于通过车辆进行运输,在在没有适合搭建机房的建筑物时,为服务器等电器电子设备提供机房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机房
本技术涉及机房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式机房。
技术介绍
机房,是一种用于通信、电力等行业存放服务器或其他电气电子设备的一个空间,而机房通常被设置在已有建筑物的房间内,若需要设置在一个没有建筑物的区域,例如新建工地或野外时,则需要为机房重新搭建建筑物,以将设备搬运至指定地点进行使用,建筑物的搭建成本较高,且电气电子设备大多设计精密,对工作环境中的温度、静电等因素的控制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式机房,通过制作如同集装箱的空间,并在空间内设置隔温、防静电以及温度控制装置,便于进行机房空间的制作以及转运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底板、防静电地板、墙板、顶板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板的边缘与支撑框架底部相连接;所述防静电地板铺设在底板上,并通过导电体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墙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四个侧面,并在支撑框架内围成空间,墙板包括隔热板和支撑板,隔热板朝向支撑框架的内侧,支撑板朝向支撑框架的外侧;所述顶板与支撑框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内,室外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外。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制作如同集装箱的空间,并在空间内设置隔温、防静电以及温度控制的装置,使得集装箱内的空间形成一个适合服务器等电器电子设备存放及使用的空间,且集装箱式的空间便于通过车辆进行运输,在没有适合搭建机房的建筑物时,为服务器等电器电子设备提供机房空间。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水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隔水气囊布设在支撑框架底部的四周,所述充气装置与隔水气囊管路连接,用于使隔水气囊充气膨胀,并包覆在支撑框架底部的四周。通过在支撑框架底部的四周设置隔水气囊,并将充气装置与隔水气囊管路连接,通过充气装置为隔水气囊充气,在周边环境出现积水时,将隔水气囊包覆在支撑框架底部的四周,防止积水进入支撑框架的内部空间,并造成电子电气设备损坏。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框架上。通过在支撑框架上设置水浸传感器,可即时对积水进行监测。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的侧边设有榫卯结构,隔热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相连接。通过在隔热板的侧边设置榫卯结构,便于将隔热板分为多个,使得隔热板之间可通过榫卯结构进行拼接,便于隔热板的装配。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防静电地板之间设有保温层。通过在底板与防静电地板之间设置保温层,便于底板与地面进行隔温处理,进一步提高内部空间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走线架。通过在支撑框架内设置走线架,便于机房内服务器等电子电器设备进行线路布置。进一步地,还包括室外机支撑架,所述室外机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框架的顶部,两端与支撑框架顶部相连接。通过在支撑框架的顶部设置室外机支撑架,将室外机安装在室外机支撑架上,避免将室外机直接安装在侧板或顶板上,长期使用后墙板和顶板受力造成板面变形。进一步地,所述室外机的表面设有保护网。通过在室外机的表面设置防护网,防止在野外使用过程中有动物或飞沙走石等异物撞击或进入室外机,造成室外机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隔热板拼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支撑框架;102、走线架;103、室外机支撑架;201、底板;202、防静电地板;203、保温层;301、墙板;302、支撑板;303、隔热板;401、顶板;501、温度调节装置;502、室内机;503、室外机;5031、保护网;601、隔水气囊;602、充气装置;603、水浸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支撑框架101呈矩形结构,底板201设置在支撑框架101的底部,墙板301设置在支撑框架101的四个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墙板上设有一个供人进出的门,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一侧墙板替换为集装箱的双开门,便于将电子电器设备放置于机房内)。墙板301在支撑框架101内围成空间,墙板301包括支撑板302和隔热板303,支撑板302设置在支撑框架101朝向空间外的一侧,隔热板303设置在支撑框架101朝向空间内的一侧。顶板401与支撑框架101的顶部相连接(本实施例中顶板401的内侧也设置有隔热板,通过在顶板设置隔热板可进一步提高集装箱式机房内部的隔温效果)。室外机支撑架103横跨支撑框架101的顶部设置,并设置在顶板401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顶部设有连接件,室外机支撑架螺栓与连接件相连接)。温度调节装置501的室外机503设置在室外机支撑架103上,保护网5031设置在室外机503的表面。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集装箱式机房的底部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底板201、保温层203和防静电地板202。底板201的四周边缘与支撑框架101的底部相连接,防静电地板202通过连接接地扁铁与地面相接触(本实施例中防静电地板通过接地扁铁进行接地处理,接地扁铁便于在集装箱制作过程中进行预先安装,也可通过使用导线进行接地处理)。隔水气囊601设置在支撑框架101的底部四周,并朝向支撑框架101的外侧。充气装置602与隔水气囊601管路连接,水浸传感器603设置在支撑框架10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水浸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底部,当集装箱式机房的底部有积水时即可做出反应,在某些实施例中,水浸传感器也可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立柱上,通过将水浸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框架的立柱上,可调节水浸传感器位于立柱上的高度,对不同深度的积水做出感应)。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隔热板拼装结构示意图,墙板301的隔热板303两侧分别设有榫卯结构,多个隔热板303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连接。请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集装箱式机房的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走线架102水平架设在支撑框架101内。温度调节装置501的室内机502设置在墙板301朝向支撑框架101内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装置选用挂壁式空调,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集装箱式机房内的控温效果,也可选用设置在墙板上的吊顶式空调)。根据上述结构,在具体操作时,集装箱式机房通过车辆进行转运至指定地点后,在机房内安放电子电器设备,并将设备的导线装配在走线架上,避免将导线铺设在地面上造成地面布置杂乱,铺设在底板上的防静电地板将静电通过接地扁铁与地面导通,将静电通向地面,避免静电滞留在机房内影响电子电器设备的工作,隔热板通过两侧的榫卯结构进行拼接,拼接后装配在墙板朝向支撑框架内的一侧,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上的保温层和墙板上的隔热板围成保温空间,避免外界环境对机房内的温度造成影响。温度调节装置的室外机通过室外机支撑架架设在支撑框架的顶部,通过架设室外机支撑架,防止室外机直接安装在顶板或墙板上长期使用造成顶板或墙板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式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底板、防静电地板、墙板、顶板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板的边缘与支撑框架底部相连接;所述防静电地板铺设在底板上,并通过导电体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墙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四个侧面,并在支撑框架内围成空间,墙板包括隔热板和支撑板,隔热板朝向支撑框架的内侧,支撑板朝向支撑框架的外侧;所述顶板与支撑框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内,室外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底板、防静电地板、墙板、顶板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支撑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板的边缘与支撑框架底部相连接;所述防静电地板铺设在底板上,并通过导电体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墙板设置在支撑框架四个侧面,并在支撑框架内围成空间,墙板包括隔热板和支撑板,隔热板朝向支撑框架的内侧,支撑板朝向支撑框架的外侧;所述顶板与支撑框架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内,室外机设置于支撑框架与墙板围成的空间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机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水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隔水气囊布设在支撑框架底部的四周,所述充气装置与隔水气囊管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积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未来家冠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