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包括一次处理系统和二次处理系统;一次处理系统中,待处理河道的两侧均设有雨污箱涵,所述雨污箱涵的内侧上部设有溢流排水口,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固定安装于溢流排水口处,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通过凝聚剂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二次处理系统中的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微纳米发生器、曝气管路和微纳米曝气头,所述微纳米曝气头均匀分配至待处理河道中,所述微纳米发生器用于产生富氧微纳米流体,所述微纳米发生器通过曝气管路与微纳米曝气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简单,工程施工量少,施工工期短,投资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河道水体治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我国河道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河道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水利蓄水、行洪作用的同时也提供休闲、娱乐、景观等功能要求。我国河道水环境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控源截污、水体原位处理、水体异位旁路处理、底泥处理等。近几年,建设部门对城市内排入河道的污染水体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控源截污措施。最终水体排入河道的排水口主要包括雨污分流制排水口和合流制排水口,排水口治理是控源截污一系列措施中的重要环节。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分开设置,排入河道的污染水体主要是初期雨水。对于不能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箱涵等措施。少雨季节,污水未充满箱涵,从箱涵底部流入污水集中处理厂;多雨季节,雨污水充满箱涵,从箱涵上部溢流排水口流入河道。由于旱季少雨季节雨水量小,箱涵内污水流速慢,污水中颗粒污染物会沉积到箱涵底部;多雨季节,箱涵内快速水流冲击箱涵底部沉积污染物,随雨污水一并排入河道。对于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初期雨水排水口和雨污合流箱涵的溢流排水口,采取必要措施解决漂浮垃圾、污染组分高度富集的固体及胶体颗粒物污染问题非常必要。漂浮垃圾若不及时清除会遮挡阳光,抑制光合作用,自身腐败过程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水体恶化。大量富含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组分的固体及胶体颗粒物排入河道,破坏河道原有微生物生态平衡,超出河道自净能力会导致河道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甚至导致河水水体发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有效解决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初期雨水、雨污合流箱涵溢流排水等带入大量污染物从而导致河道二次污染的问题,可有效拦截大颗粒漂浮垃圾、富含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组分的固体及胶体颗粒物直接排入河道,有效降低雨季河道污染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包括排水口直接原位处理的一次处理系统和污水河道原位处理的二次处理系统;所述一次处理系统包括雨污箱涵、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凝聚剂加药装置和凝聚剂加药管路,待处理河道的两侧均设有雨污箱涵,所述雨污箱涵的内侧上部设有溢流排水口,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固定安装于溢流排水口处,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通过凝聚剂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处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曝气系统和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所述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微纳米发生器、曝气管路和微纳米曝气头,所述微纳米曝气头均匀分配至待处理河道中,所述微纳米发生器用于产生富氧微纳米流体,所述微纳米发生器通过曝气管路与微纳米曝气头连接;所述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包括微生物加药装置和微生物加药管路,所述微生物加药装置通过微生物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包括箱体,依次设于箱体内的第一级格栅网、第二级格栅网、折流隔板、混合絮凝区和溢流三角堰板,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通过凝聚剂加药管路与第一级格栅网的前端连接,所述微生物加药装置通过微生物加药管路与第一级格栅网的前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通过螺栓方式固定于雨污箱涵的溢流排水口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格栅网的孔径为5mm,所述第二级格栅网的孔径为2mm,且第一级格栅网和第二级格栅网的数量均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内的凝聚剂选用无机矿物合成中性粉末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为喷射式干粉投加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加药装置为隔膜泵式构造。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发生器为文丘里管式构造,所述微纳米曝气头为水力剪切式构造。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曝气头布置于溢流排水口的下游2m河道位置,微纳米曝气头的喷射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且微纳米曝气头设置于河道平水期水位液下10cm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无需旁路循环等措施,原位快速处理河道排污问题;2、本技术有效解决雨季排水口造成的悬浮物、颗粒物、有机物及氮、磷等污染组分对河道造成的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3、本技术实施简单,工程施工量少,施工工期短,投资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待处理河道,2、雨污箱涵,3、溢流排水口,4、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5、微纳米发生器,6、曝气管路,7、微纳米曝气头,8、微生物加药装置,9、微生物加药管路,10、凝聚剂加药装置,11、凝聚剂加药管路,41、第一级格栅网,42、第二级格栅网,43、折流隔板,44、混合絮凝区,45、溢流三角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包括排水口直接原位处理的一次处理系统和污水河道原位处理的二次处理系统。所述一次处理系统包括雨污箱涵2、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4、凝聚剂加药装置10和凝聚剂加药管路11,待处理河道1的两侧均设有雨污箱涵2,雨污箱涵2的内侧上部设有溢流排水口3,少雨季节,污水未充满雨污箱涵2,从箱涵底部流入污水集中处理厂;多雨季节,雨污水充满雨污箱涵2,从雨污箱涵2上部溢流排水口3流入河道。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4固定安装于溢流排水口3处,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4的尺寸可以完全涵盖住溢流排水口3,通过膨胀螺栓+钢丝拉绳连接在雨污箱涵2的侧立面。所述二次处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曝气系统和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所述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微纳米发生器5、曝气管路6和微纳米曝气头7,所述微纳米曝气头7均匀分配至待处理河道1中,所述微纳米发生器5用于产生富氧微纳米流体,所述微纳米发生器5通过曝气管路6与微纳米曝气头7连接。所述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包括微生物加药装置8和微生物加药管路9,所述微生物加药装置8通过微生物加药管路9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4连接。参阅图3所示,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4包括箱体,依次设于箱体内的第一级格栅网41、第二级格栅网42、折流隔板43、混合絮凝区44和溢流三角堰板45。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4主要用于拦截溢流排水口3所排污水中所含的垃圾、大颗粒漂浮固体污染物。污水首先经过第一级格栅网41,第一级格栅网孔径5mm,可以拦截直径大于5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口直接原位处理的一次处理系统和污水河道原位处理的二次处理系统;所述一次处理系统包括雨污箱涵、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凝聚剂加药装置和凝聚剂加药管路,待处理河道的两侧均设有雨污箱涵,所述雨污箱涵的内侧上部设有溢流排水口,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固定安装于溢流排水口处,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通过凝聚剂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处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曝气系统和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所述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微纳米发生器、曝气管路和微纳米曝气头,所述微纳米曝气头均匀分配至待处理河道中,所述微纳米发生器用于产生富氧微纳米流体,所述微纳米发生器通过曝气管路与微纳米曝气头连接;所述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包括微生物加药装置和微生物加药管路,所述微生物加药装置通过微生物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口直接原位处理的一次处理系统和污水河道原位处理的二次处理系统;所述一次处理系统包括雨污箱涵、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凝聚剂加药装置和凝聚剂加药管路,待处理河道的两侧均设有雨污箱涵,所述雨污箱涵的内侧上部设有溢流排水口,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固定安装于溢流排水口处,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通过凝聚剂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处理系统包括微纳米曝气系统和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所述微纳米曝气系统包括微纳米发生器、曝气管路和微纳米曝气头,所述微纳米曝气头均匀分配至待处理河道中,所述微纳米发生器用于产生富氧微纳米流体,所述微纳米发生器通过曝气管路与微纳米曝气头连接;所述微生物菌种投加系统包括微生物加药装置和微生物加药管路,所述微生物加药装置通过微生物加药管路与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排水口的原位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拦截格栅和混合絮凝箱集成装置包括箱体,依次设于箱体内的第一级格栅网、第二级格栅网、折流隔板、混合絮凝区和溢流三角堰板,所述凝聚剂加药装置通过凝聚剂加药管路与第一级格栅网的前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泉生,傅小强,刘玉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恩环境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