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包括底床;两个排屑槽框,设于所述底床的左右两侧;所述排屑槽框设有框体为长形框,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底床的前后方向;槽口对应位于大理石的下方,且沿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冲水接口设于排屑槽框的边侧,用以外接冲水装置;出水口设于排屑槽框的底部;收容槽框设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底床结构强度更高,避免机床内部积屑;排屑槽框采用不锈钢,具有大斜面及冲水装置,使加工产生的切削更及时快捷的排到后侧的收容槽框中;收容槽框及承屑框空间不受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
本技术涉及大理石加工等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
技术介绍
大理石构件适用于现场的工作环境,并高度恒久长期保有产品本身精度的特性,更能确定工作环境中加工与检测的精度与工作产品品质。特别是用於高精度的测量方面。大理石构件一般用于测量仪器的工作台,大理石构件床身,大理石构件具有精度高,不变形,强度大,硬度高等优点。大理石构件加工时,通常需要进行裁切,打孔等工序,因此需要用到大理石加工机床。现有的大理石加工机床具有排屑结构,然而,现有的排屑结构存在如下的缺陷:在大理石底床上直接开出屑孔,出屑孔一般较小,底床平面都是平面,排屑效果差,底床上易堆积切屑。收容槽框在机台下方,收容槽框空间小,容屑能力差。而且收容槽框设计不合理,出水容易造成污染,循环利用需要在后续工序中处理,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技术缺陷。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包括底床,其的中部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用以固定所需加工的大理石;两个排屑槽框,设于所述底床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所述排屑槽框设有框体,为长形框,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底床的前后方向;槽口,对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且沿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冲水接口,设于所述排屑槽框的边侧,用以外接冲水装置;出水口,设于所述排屑槽框的底部;收容槽框,设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用以收容从所述出水口排出的屑体和水。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还包括挡板,其一侧连接于所述排屑框槽的远离加工平台的一侧。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为斜面板,该斜面板与所述排屑槽框的槽口的夹角为钝角。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框设于所述框体的前端或后端的下方。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框体与所述底床的上表面具有一倾斜度,所述框体由一端向所述槽框所在一端往下倾斜。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倾斜度为15°-45°。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排屑槽框之间设有连接槽框,连接于两个所述排屑槽框位于所述收容槽框的一端。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框包括两个第一框体,每一所述第一框体对应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第二框体,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框体之间;过滤网,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框体的底面设有排水口。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收容槽框的底部设有滚轮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底床下方没有特定预留排屑槽框的安装空间及没有开设排屑孔,底床结构强度更高;采用排屑槽框两侧采用不锈钢拼接成具有斜度面的挡板,避免机床内部积屑;排屑槽框采用不锈钢,具有大斜面及冲水装置,使加工产生的切削更及时快捷的排到后侧的收容槽框中;收容槽框及承屑框空间不受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图二。其中,1底床;2排屑槽框;3收容槽框;4连接槽框;5挡板;6加工平台;21框体;22槽口;23冲水接口;24出水口;31第一框体;32第二框体;33过滤网;34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包括底床1、排屑槽框2、收容槽框3以及连接槽框4。底床1的中部设有加工平台6,加工平台6用以固定所需加工的大理石。该加工平台6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对此不再赘述。两个排屑槽框2设于所述底床1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其中,排屑槽框2设有框体21、槽口22、冲水接口23、出水口24。框体21为长形框,其长度方向为底床1的前后方向;槽口22对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且沿所述框体21的长度方向设置;冲水接口23设于所述排屑槽框2的边侧,用以外接冲水装置;出水口24设于所述排屑槽框2的底部;收容槽框3设于所述出水口24的下方,用以收容从所述出水口24排出的屑体和水。本实施例中,收容槽框3设于框体21的前端或后端的下方。框体21与底床1的上表面具有一倾斜度,即框体21由一端向所述槽框所在一端往下倾斜。所述倾斜度为15°-45°。为了不干扰大理石加工,因此,倾斜度根据大理石与底床1之间的空间来设定,一般设定为30°。这种结构,能够利用重力结合水流的冲击力度,加快大理石粉屑的冲刷,使大理石粉屑迅速地被冲刷到收容槽框3中去。因此,出水口24设于框体21的对应有收容槽框3的一端,而冲水接口23设于框体21的另一端。挡板5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排屑框槽的远离加工平台6的一侧。挡板5为斜面板,该斜面板与所述排屑槽框2的槽口22的夹角为钝角。即挡板5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大理石加工时,大理石粉屑飞溅排屑槽框2之间设有连接槽框4,连接于两个所述排屑槽框2位于所述收容槽框3的一端。连接槽框4一方面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带有大理石粉屑的水流能够在连接槽框4出有回旋的余地,不至于冲出排屑槽框2。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两个排屑槽框2的稳定。收容槽框3包括两个第一框体31、第二框体32、过滤网33和滚轮34,每一所述第一框体31对应位于所述出水口24的下方;第二框体3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框体31之间;过滤网33设于所述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之间,过滤网33用市面上常用的过滤网33即可。第二框体32的底面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至一排水泵,有利于水的循环利用。滚轮34设于收容槽框3的底部四个边角处,用以收容槽框3的移进移出。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床,其的中部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用以固定所需加工的大理石;两个排屑槽框,设于所述底床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所述排屑槽框设有框体,为长形框,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底床的前后方向;槽口,对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且沿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冲水接口,设于所述排屑槽框的边侧,用以外接冲水装置;出水口,设于所述排屑槽框的底部;收容槽框,设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用以收容从所述出水口排出的屑体和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床,其的中部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用以固定所需加工的大理石;两个排屑槽框,设于所述底床的左右两侧,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所述排屑槽框设有框体,为长形框,其长度方向为所述底床的前后方向;槽口,对应位于所述大理石的下方,且沿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冲水接口,设于所述排屑槽框的边侧,用以外接冲水装置;出水口,设于所述排屑槽框的底部;收容槽框,设于所述出水口的下方,用以收容从所述出水口排出的屑体和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其一侧连接于所述排屑框槽的远离加工平台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斜面板,该斜面板与所述排屑槽框的槽口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理石加工机床排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框设于所述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