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有专利>正文

带密封圈的自动排污止逆密封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84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密封圈的自动排污止逆密封盖,由盖体(6)和筛板(2)组成,其特征是:盖体(6)顶部周边设有向内侧凸出沿边,在向内侧凸出的沿边的下部,设有弹性的密封圈(1),在密封圈(1)的下部,设有一个活动的密封板(3),在密封板(3)的一侧,设有铰孔(4),在盖体(6)内部与铰孔(4)对应的位置,设有支铰,把支铰与铰孔(4)相互铰连,在铰孔(4)的附近,设有复位弹性体(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泄管的排污盖,特别是一种带密封圈的自动排污止逆密封盖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家庭及公共设置液体排泄管道口的排污盖只是一个筛板,其缺点是昆虫、废气、污液、病毒、细菌容易从排泄管内部爬出或溢出,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制作出一种带密封圈的自动排污止逆密封盖,安装在排泄管口的上部,既可以自动排泄污液,又可以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有效地防止污染源从排泄管内爬出或溢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排泄管口的形状制作一个与其相配合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筛板,盖体顶部周边设有向内侧凸出沿边,在向内侧凸出的沿边的下部,设有弹性的密封圈。密封圈可以是橡胶、合成橡胶或弹性塑料制品。在密封圈的下部,设有一个活动的密封板。在密封板的一侧,设有铰孔。在盖体内部与铰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支铰。把支铰与铰孔相互铰连,使密封板在支铰的作用下,可以作扇形移动。在铰孔的附近,设有复位弹性体。复位弹性体可以是弹簧或弹性片。把上述的盖体安装在排泄管道口的顶部。当污水、污液经过筛板向下流入盖体内部时,在液体的自重的作用下,压迫密封板的一侧向下作扇形移动,液体随之向下流入排泄管中排走。当液体排走后,在复位弹性体的作用下,密封板以铰孔为中心轴,向上转动,直到密封板紧密接触密封圈为止。当由于某种原因排泄管内部液体上涨时,液体被有止逆功能的密封板、密封圈阻止。平时,昆虫、废气也同样不能从排泄管内爬出或释放出来。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附图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结构。根据排泄管口的形状制作一个与其相配合的盖体6,盖体6的顶部设有筛板2,盖体6顶部周边设有向内侧凸出沿边,在向内侧凸出的沿边的下部,设有弹性的密封圈1。密封圈1是合成橡胶制品。在密封圈1的下部,设有一个活动的密封板3。在密封板3的一侧,设有铰孔4。在盖体6内部与铰孔4对应的位置,设有支铰。把支铰与铰孔4相互铰连,使密封板3在支铰的作用下,可以作扇形移动。在铰孔4的附近,设有复位弹性体5。复位弹性体5是弹簧。权利要求1.带密封圈的自动排污止逆密封盖,由盖体(6)和筛板(2)组成,其特征是盖体(6)顶部周边设有向内侧凸出沿边,在向内侧凸出的沿边的下部,设有弹性的密封圈(1),在密封圈(1)的下部,设有一个活动的密封板(3),在密封板(3)的一侧,设有铰孔(4),在盖体(6)内部与铰孔(4)对应的位置,设有支铰,把支铰与铰孔(4)相互铰连,在铰孔(4)的附近,设有复位弹性体(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密封圈的自动排污止逆密封盖的结构,根据排泄管口的形状制作一个与其相配合的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筛板,在盖体向内侧凸出的沿边的下部,设有弹性的密封圈。在密封圈的下部,设有一个活动的密封板。在密封板的一侧,设有铰孔和复位弹性体。污液压迫密封板向下流入排泄管后,在复位弹性体的作用下,密封板紧密接触密封圈。当排泄管内部液体上涨时,液体被有止逆功能的密封板、密封圈阻止。平时,昆虫、废气也同样不能从排泄管内爬出或释放出来。上述结构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文档编号E03F5/06GK2630336SQ03264879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长有, 张凤英 申请人:陈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有张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