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71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电流通路,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并排设置在壳体中的多个电连接件,电连接件具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能够与第一端进行电连接,第二端部能够与第二端进行电连接。本申请中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能够有效解决电动车动力回路电流容量不足的问题,由于连接器中设置有多个电连接件,能够实现双回路的连接形式,起到了将大电流进行分散的作用,使得与其相连接的导电线缆粗细适中,解决了连接器及与其相连的导电线缆因安装空间有限造成连接不可靠、发热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
本技术涉及电路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电池续航技术、电动车行驶速度等技术壁垒不断被突破,使得电动车动力回路中的电流量呈不断增大趋势。电流量不断增加造成用于导电的导线的截面面积不断增大,市面上现有的电路连接器一般不能用于电流600A以上的电路上,并且由于现有的电路连接器通常只有一个导电插头,并通过一个导线进行电流传输,这就造成导线的过粗,其弯曲半径尺寸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导线的电气安全性能,非常容易导致连接器连接处的温升异常,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流容量大、连接可靠性高、工作过程不易过热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流式电路连接器,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电流通路,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具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一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二端进行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部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和/或,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开口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绝缘结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绝缘结构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电路连接器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温控信号传输结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一端嵌入所述电连接件中,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温控信号传输结构相连。优选地,所述温控信号传输结构包括温控信号插针,所述温控信号插针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结构中,所述温控信号插针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优选地,所述电路连接器还包括互锁信号探测结构,所述互锁信号探测结构与所述电连接件并排设置。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安装结构;和/或,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端上的相应结构进行锁紧。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或者呈一定角度。为达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上述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本申请中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及具有其的电气箱能够有效解决电动车动力回路电流容量不足的问题,由于连接器中设置有多个电连接件,能够实现双回路的连接形式,起到了将大电流进行分散的作用,使得与其相连接的导电线缆粗细适中,解决了连接器及与其相连的导电线缆因安装空间有限造成连接不可靠、发热严重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较好地避免受空间影响,导电线缆安装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主视图;图2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俯视图;图3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左视图;图4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5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6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温度控制与互锁控制相结合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第一开口端;12、第二开口端;2、安装结构;21、法兰盘;22、固定孔;3、锁紧结构;31、锁紧卡槽;4、绝缘结构;5、电连接件;51、引线端部;52、插接端部;6、温度检测装置;7、温度信号线;8、温控信号传输结构;81、温控信号插针;9、互锁信号探针;10、互锁信号线;100、短路环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多个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流式电路连接器,能够应用在比如电动汽车等需要进行大电流传输的电路中,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在第一端(图中未示出)与第二端(图中未示出)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设置在电气箱中,用于连接电气箱中供大电流通过的线束(位于电路的第一端)和插头(位于电路的第二端),以在线束和插头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如图1和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电路连接器包括壳体1和并排设置在壳体1中的多个电连接件5,其中,壳体1及电连接件5共同形成与插头相连接的插接端部52(后面有具体介绍),也即插接端部52是与插头进行插接配合的插座,以使连接器与插头之间能够形成快速插拔,方便快速进行电路连接,也方便后期对连接器、插头或电路进行检修和配件更换。电连接件5的数量可以根据电路连接器连接的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以及电路连接器使用的空间进行调整。如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的数量为两个,既能够起到将大电流进行分流的效果,又不会因电连接件5的数量过多而占用过多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电连接件5具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是用于与电气箱中进行电流传输的线束形成固定连接的引线端部51,引线端部51与线束通过焊接或紧固件等机械固定方式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连接,提高电流传输过程的可靠性,避免引线端部51和线束之间发生松脱引起安全事故,提高用电安全性。第二端部是用于与电气箱上设置的与电连接件5相匹配的插头相连接的插接端部52,插头能够快速插入插接端部52中,并能够从其中快速拔出。插头插入到插接端部52中后,壳体1能够保护插头和插接端部52中的结构免受外界环境中的水、粉尘等因素的干扰,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引线端部51与插接端部52的延伸方向相反或者呈一定角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引线端部51与插接端部52布置在一条直线上,能够有效减小电连接件5的整体尺寸,从而使得电连接件5应用的范围更广。在另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引线端部51与插接端部52之间的连线呈L形,构成直角安装型连接器,能够用于连接位于不同平面上的电路,使得电路连接器能够被应用在更多复杂多变的电路中。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壳体1呈管状,其构成插接端部52的外壳。管状的壳体1的两端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端11和第二开口端12,电连接件5的引线端部51从壳体1的第一开口端11伸出至壳体1的外部,电连接件5的插接端部52位于壳体1的内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电连接件5的引线端部51和插接端部52的位置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的引线端部51和插接端部52都可以位于壳体1的内部,以使得连接器与电气箱中的线束和插头的连接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连接件5的引线端部51位于壳体1的内部,插接端部52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式电路连接器,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具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一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二端进行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式电路连接器,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并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多个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具有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一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能够与所述第二端进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部从所述壳体的第一开口端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和/或,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开口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绝缘结构,所述电连接件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绝缘结构伸出至所述壳体的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式电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接器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和温控信号传输结构,所述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玲熊辉孙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