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停南专利>正文

水稻不割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稻不割脱粒装置,由脱粒仓、脱粒轮、助推轮、螺旋轮等构成,脱粒轮安在脱粒仓内,助推轮通过支架安在脱粒仓入口前方,螺旋轮通过支架安在脱粒仓下部前方,脱粒轮、螺旋轮均为螺旋弹簧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稻不割脱粒装置与旋耕机配套使用,由旋耕机提供动力,特别适应于山区以及不成片田亩作业。(*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具,尤其是一种水稻不割脱粒装置。传统的水稻脱粒是先将水稻割断,然后脱粒,这种方式工序繁琐,劳动强度较大。现在有些地区提倡水稻不割脱粒,它是集脱粒、耕整为一道工序,同时进行,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降低劳动强度的水稻不割脱粒装置。本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水稻不割脱粒装置由脱粒仓、脱粒轮、助推轮等构成,脱粒仓上方开有脱粒仓入口,脱粒仓入口壳体端部设有防滑齿,脱粒轮安装在脱粒仓内,助推轮通过支架安装在脱粒仓入口前方,在脱粒仓下部前方通过支架安有螺旋轮。脱粒轮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上设有加强杆,以提高脱粒轮强度,脱粒轮及加强杆上还设有脱粒钉,脱粒轮的两端为转轴,螺旋轮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两端为转轴。水稻不割脱粒装置是与旋耕机配套使用,脱粒轮,助推轮、螺旋轮的运动均是以旋耕机提供动力,通过传送带与旋耕机相连。本技术的水稻不割脱粒装置助推轮将水稻推入脱粒仓入口,脱粒轮的旋转,将水稻脱粒,脱粒轮采用螺旋弹簧状轮可有效地使逆向而入脱粒仓的稻穗不产生正面碰撞,使脱粒在有序平缓的状态下完成,螺旋轮的旋转使稻杆从脱粒仓挤抽出来,向已收获的一边伏倒。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大大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脱粒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螺旋轮结构示意图。水稻不割脱粒装置由脱粒仓1,脱粒轮3、助推轮4等构成,脱粒仓1上方开有脱粒仓入口8,脱粒仓入口8壳体端部设有防滑齿5,脱粒轮3安装在脱粒仓1内,脱粒轮3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上设有加强杆19,脱粒轮3及加强杆19上均设有脱粒钉11,脱粒轮3的两端为转轴9,助推轮4通过支架2安装在脱粒仓入口8前方,支架2的一端固定在脱粒仓1上,在脱粒仓1下部前方通过支架7安装螺旋轮6,支架7的一端固定在脱粒仓1上,螺旋轮6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两端为转轴12。本技术的水稻不割脱粒装置与旋耕机配套使用,脱粒轮3、助推轮4、螺旋轮6均通过传送带与旋耕机相连,其工作原理是助推轮4将水稻推入脱粒仓入口8,防滑齿的作用是使水稻稻杆不产生滑动,稻杆上的稻穗经脱粒仓1内的脱粒轮3作用脱粒,然后稻杆在螺旋轮6的作用下从脱粒仓1内挤抽出来,向已收获的一边伏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稻不割脱粒装置由脱粒仓(1)、脱粒轮(3)、助推轮(4)等构成,脱粒仓(1)上方开有脱粒仓入口(8),脱粒轮(3)安装在脱粒仓(1)内,其特征在于:脱粒仓入口(8)壳体端部设有防滑齿(5),脱粒轮(3)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上设有加强杆(10),脱粒轮(3)及加强杆(10)上均设有脱粒钉(11),脱粒轮(3)的两端为转轴(9),助推轮(4)通过支架(2)安装在脱粒仓入口(8)前方,支架(2)的一端固定在脱粒仓(1)上,在脱粒仓(1)下部前方通过支架(7)安有螺旋轮(6),支架(7)的一端固定在脱粒仓(1)上,螺旋轮(6)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两端为转轴(12)。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不割脱粒装置由脱粒仓(1)、脱粒轮(3)、助推轮(4)等构成,脱粒仓(1)上方开有脱粒仓入口(3),脱粒轮(3)安装在脱粒仓(1)内,其特征在于脱粒仓入口(8)壳体端部设有防滑齿(5),脱粒轮(3)为螺旋弹簧状轮,其上设有加强杆(19),脱粒轮(3)及加强杆(10)上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停南
申请(专利权)人:刘停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