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与应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增强增韧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它是通过对钙镁晶须的表面处理、混合、熔融、混炼、造粒等步骤组成的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管材环刚度,又能保持壁厚或适度降低壁厚,且保持管材其它物理力学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应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增强增韧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晶须(whisker)指长径比L/D大于10的呈短纤维米或亚微米级单晶体。通常L约为10um~1000um,D约为0.01um~10um,是一维优势发育形成的小单晶体,其晶体缺陷很少,是目前已知强度最大的固体,其强度接近于理论值。它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机械强度高,能弹性地承受较大的应变而无永久变形,高温强度损失小,有高的尺寸精度和稳定性;对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性影响小,加工性能优良,经表面改性处理的晶须,在基材中分散均匀并与基材结合牢固,对改善和均化复合材料中的应力分布,提高复合材料承受应力的能力和保持复合材料的结构形状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同时晶须增强的复合材料可以再生循环使用。但是由于传统的制备工艺与技术的限制,使生产出来的晶须价格昂贵,难以实现工业民用化的生产与应用,也不能将晶须作为聚合物母料在市场上推广。硅钙镁晶须是我公司自主开发和生产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它是采用天然硅酸盐矿物岩石经过配料,并通过超细技术与水热合成技术制得,成本较其它晶须要低,硅钙镁晶须的具体性能参数如下显微型貌单晶纤维直径范围0.5~2.0um 平均直径≤1um纤维长度16~60um平均纤维长度≥40um长径比20~80含湿量0.1~0.4%随着市政需求的增大和对管材技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满足管材长期使用可靠性的要求下,要求压力管材能有更高的耐长期静液压强度,埋地排水管则要求有更高的环刚度和强韧性。管材生产厂商普遍采用增加壁厚提高埋地排水管管材的环刚度和强度,这无疑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管材环刚度,又能保持壁厚或适度降低壁厚,且保持管材其它物理力学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为a、晶须的表面处理在制备硅钙镁晶须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湿态预活化,在干燥晶须时加入偶联剂进行气相第二次活化得到活性晶须;b、混合将基体树脂、增容剂、色母料、润滑剂按照比例均匀混合成为混合料;c、熔融将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由主喂料进入机筒前段在筒体温度与螺纹元件的剪切作用熔融;d、混炼将活性晶须由双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加入,与已经完全熔融的混合料共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在螺纹元件的输送与剪切作用下使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完全均匀的分散; e、造粒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的物料被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经过模面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母料;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晶须是硅钙镁晶须、表面活性剂为二甲基二烃基胺盐、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三者的配料比例为硅钙镁晶须∶二甲基二烃基胺盐∶硅烷偶联剂=100∶0.2~0.5∶0.8~1.2。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中所述的增强材料是活性硅钙镁晶须、基体树脂是高密度聚乙烯、增容剂是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润滑剂是EBS、色母料是黑色母粒,五者的比为60∶30∶6∶3∶1。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实施方式一种利用钙镁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增强增韧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为a、钙镁晶须的表面处理在制备晶须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湿态预活化,在干燥晶须时加入偶联剂进行气相第二次活化得到活性晶须,三者的比例为100∶0.2∶1.2;b、混合将活性硅钙镁晶须、基体树脂、增容剂、润滑剂、色母料按照比例为60∶30∶6∶3∶1均匀混合成为混合料;c、熔融将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由主喂料进入机筒前段在筒体温度与螺纹元件的剪切作用熔融;d、混炼将活性晶须由双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加入,与已经完全熔融混合料共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在螺纹元件的输送与剪切作用下使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完全均匀的分散;e、造粒将活性钙镁晶须与熔融混合料的物料被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经过模面切粒,得到聚烯烃母料。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为a、晶须的表面处理在制备硅钙镁晶须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湿态预活化,在干燥晶须时加入偶联剂进行气相第二次活化得到活性晶须;b、混合将基体树脂、增容剂、色母料、润滑剂按照比例均匀混合成为混合料;c、熔融将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由主喂料进入机筒前段在筒体温度与螺纹元件的剪切作用熔融;d、混炼将活性晶须由双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加入,与已经完全熔融的混合料共同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在螺纹元件的输送与剪切作用下使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完全均匀的分散;e、造粒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的物料被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经过模面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母料;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晶须是硅钙镁晶须、表面活性剂为二甲基二烃基胺盐、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三者的配料比例为硅钙镁晶须∶二甲基二烃基胺盐∶硅烷偶联剂=100∶0.2~0.5∶0.8~1.2。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材料是活性硅钙镁晶须、基体树脂是高密度聚乙烯、增容剂是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润滑剂是EBS、色母料是黑色母粒,五者的比为60∶30∶6∶3∶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应用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增强增韧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它是通过对钙镁晶须的表面处理、混合、熔融、混炼、造粒等步骤组成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管材环刚度,又能保持壁厚或适度降低壁厚,且保持管材其它物理力学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文档编号E03F3/04GK1781981SQ20041008135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贵恒, 汪建军, 钱忠良, 雷斌, 尹显庸 申请人:绵阳市仁智奇微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晶须制备埋地排水管用改性聚烯烃母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为:a、晶须的表面处理:在制备硅钙镁晶须的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湿态预活化,在干燥晶须时加入偶联剂进行气相第二次活化得到活性晶须;b、混合:将基体树脂、增 容剂、色母料、润滑剂按照比例均匀混合成为混合料;c、熔融:将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由主喂料进入机筒前段在筒体温度与螺纹元件的剪切作用熔融;d、混炼:将活性晶须由双螺杆挤出机的中段加入,与已经完全熔融的混合料共同进入双螺杆挤出 机的中段,在螺纹元件的输送与剪切作用下使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完全均匀的分散;e、造粒:活性晶须与熔融混合料的物料被输送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机头,经过模面切粒,得到改性聚烯烃母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恒,汪建军,钱忠良,雷斌,尹显庸,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仁智奇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